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广军 《职业》2008,(11):80-81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博学、多才,才能"教书";心理健康、心态平和,才能"育人".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在教育教学和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如果把学生作为洁白无瑕的银幕,那么,教师就好比是清楚的拷贝,拷贝上的一切将毫不掩饰、毫无保留地投映到银幕上.教师的人格特征必将在学生的心灵中,在学生人格上,留下深远而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气质、知识、能力、爱心等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力、辐射力,教学效果就好。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否形成友好、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主要取  相似文献   

3.
中外教育史表明,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苏格拉底、孔子等都是如此.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 "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理想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渗透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其理想信念、学识水平、知识能力、个性情趣、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熔铸而成的,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4.
高鹏 《职业》2016,(15)
本文就如何帮助技校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进行阐述,提出中职教师要了解健康人格的定义和重要性,了解技校学生的特征,梳理健康优良的人格标准,注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把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袁静 《职业》2016,(5):114-115
本文就如何看待语文教材中的婚恋作品进行专题探讨,提出语文老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教材中的婚恋作品与其他优秀作品一样,是人生的教科书,是可以陶冶情趣、美化心灵的灵丹妙药,对塑造真、善、美的人格具有重大作用,它同样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正确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爱情观和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6.
抓住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书育人是培育人格、塑造灵魂的劳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人格,把握学生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之欲、上进之心、自制之能,将教师对教学的主动转化为师生对学习的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文明,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赋予了我们教师新的工作内容,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由于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即我们的学生是拥有思想的鲜活生命,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工作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要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完善的人格.避免采取过激的举动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应该充满爱心地去尊重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来塑造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9.
李军  王志良 《职业》2012,(21):48-49
近年来,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等原因,对父母和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出现了严重的"高焦虑"症状,不能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在生活中不能忍受和战胜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可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学校是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场所,其成败在于师资的水平的高低。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灵健康的维护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因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优良的教师,除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适应不良、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和职业压力等方面.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既有教师主观因素,又有社会和职业方面的客观因素.所以,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郭跃华 《职业》2011,(11):116-117
教书育人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娴熟的教育技巧,同时也需要教师倾注感情,寓严于爱。可以说,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给予的影响。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形的榜样力量,那么,  相似文献   

12.
李英梅 《职业》2008,(15):28
职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知识教育的最佳时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桥梁,是教学成功的保证.作为教师,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运用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走进学生心里.  相似文献   

13.
史春莲 《职业》2012,(26):36
一、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心理冲突 1.主观上的高定位与客观上的低定位的冲突提及教师,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许多赞美之词,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不管言者是出于景仰还是同情,教师均信以为然,但实际上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却并没有这么高. 2.强调自我价值、注重自我发展与外在功利的冲突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长期的脑力劳动中慢慢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人格特点:比较强调自我价值,注重自我发展.他们多少有一些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自己的一大乐事、幸事.  相似文献   

14.
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丽蓉 《职业时空》2008,4(8):22-22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由此可见教师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尤其是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教师被誉为是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的人格是照亮青少年心灵的阳光。人类的知识文化由教师延续,人类的精神文明通过教师的劳动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优良的学识,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某些不?..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的教风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特色、稳定的思想作风与工作风格,是教师的思想文化修养和人格修养的综合体现.职业院校的教风,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业观、创业观的形成.目前,受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职业院校的教风存在一定问题.为了形成职业院校优良的教风,本文就职业院校教风建设的内涵、节点和机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意义 在政治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政治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通过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8.
教师直接承担着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教师的不当行为可能对学生产生精神伤害。在现代教育下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运用合理的方法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人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教师惩戒权,是教师惩罚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是教师根据其职业地位而享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教师使用惩戒权既是教书育人、依法行使教育权、更好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探讨教师教育惩戒权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是否实施惩戒,而是在于教师该如何实施。因此,加强教育立法,完善学生的申诉制度,注意惩戒的公平、合理性,实施惩戒与尊重学生人格相统一,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聂玉洲  朱晓光 《职业》2017,(7):63-65
教师人格特质是教师职业所特有的、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展示出的教师个体所特有的个性特质、气质修养、工作态度、学术作风、管教艺术等显性特质,是教师个体持久的、带有职业倾向性的性格特征,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显著变量,是学生个性的发展、智力发展和学习学习绩效中最为活跃的影响因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便是一种教学资源,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职业人格形态,会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影响着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