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娜 《南方论刊》2012,(11):38-40
中国是重人情,讲究礼尚往来的民族。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情消费在农村愈演愈烈,名目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功利性越来越强,日益变味异化。农村非理性人情消费深受传统文化、攀比心理、盲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为此,要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树立文明的人情消费观念,实现农民的自我约束,抵制不良的人情消费,推动农村人情消费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司法与人情的关系非常密切.整个司法过程都渗透着浓厚的"人情".法官从审理到裁决的整个过程都与人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情与司法之间的这种联系在法官的思维方式、判决书的制作与会审等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古代中国的法官在相当程度上正是依照儒家的基本精神,运用自己的理性,结合天理与国法,在尊重法律的基础上,权衡"人情"因素解决司法实践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从人际传播视角考察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以江苏省农村地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从角色关系以及请客目的的角度,考察农村居民消费的行动理性。研究发现:农村居民人情消费的行动理性主要体现在基于维持和发展社会关系的目的理性及基于平衡性维持的形式理性,其乡土人情消费的目的是达到良好的人际传播效果,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重从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表现及其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为力求有效遏制不良风气,使农村人情消费回归于理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情消费正从原来的"礼尚往来"向一种畸形化的方向发展。这一变化的发生,使人情消费在农村社会关系生产、村落成员情感维系中的作用不断丧失,农村中的个人和社会均陷入难以自拔的怪圈。农村中人情消费的异化既与我国农村社会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分不开,同时,也与我国农村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和人情消费的面子观继续发挥作用密切相联。这种消费方式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否则它将极大地腐蚀农村的社会风气,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农村人情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人情消费日益变味走调,给农民带来极大的负担。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改变农村人情消费不文明的现象有外生性变迁和内生性变迁两种途径,外生性变迁需要政府加强管理和引导,内生性变迁需要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积极作用,努力促成农村人情消费文明。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5):223-228
人情社会是以血缘为基础、以情感为表达方式、以情理为判断机制的熟人社会,它是国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寄托。在国人的思维定式中,情感优于理性,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合情",因而人情社会的逻辑是"合情合理"。然而,现代性危机下,情感出现异化,情感的物质性、利益化和工具化倾向成为常态,现代人的安身立命陷入困境之中。摆脱困境,就要使情感回归本位,促成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与传统社会的人情主义有效融合,发挥情感、契约、制度、法治的积极影响,共建现代人的情感家园。  相似文献   

8.
基于选择理论的农民人情消费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人情消费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但是一些理性选择行为正在为一些非理性选择行为所代替。农民人情消费对农民社会发展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此,应加强思想道德的宣传和教育,使农民对人情消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发挥乡村政府机构的引导作用,树立良好的人情风尚;引导和帮助农民学会理财,形成理性的人情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情是中国社会普遍的民俗现象。近年来,中国农村人情出现了一种变异现象,但这种人情变异并不是全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它在以人情作为社会最主要连接纽带的原子化农村地区最容易发生,而在以血缘作为社会基本结合方式的宗族型农村地区较少发生。原子化农村地区的人情变异主要表现为人情的周期、规模、金额、对象、名目、仪式等方面的总体性变化,其实质是规范人情现象的法则由村落公共规则蜕变为个体偏好,个体偏好大行其道从而直接导致人情的变异。而规则之所以蜕变,根源在于原子化农村地区缺乏超出个体家庭之上的结构性力量,公共规则因而缺少生存和支撑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对人情社会的巩固和社会资源分配权的过度集中都易导致人情关系的盛行。人情关系盛行下的个人权力再分配逻辑可分为三种:基于"报恩"、基于"施人情"、基于"礼尚往来"。这种逻辑下的权力再分配易带来个人权力的"泛化"、"圈子"现象严重和寻租行为。减弱人情对理性社会运转规则的影响关键在于首先要培养个人正确的人情观念,其次要明晰人情文化与理性社会的界限,再次要加强必要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人情消费作为农村社会的一种传统人际交往方式,一直是农村社会稳定的粘稠剂。随着时代变迁,在传统性因素和现代性因素的双重冲击下,农村人情消费的"情感性"动机逐渐弱化而"功利性"动机日趋上升,农村人情消费开始呈现出一种"关系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一是村民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决定是否随礼及随礼的数额;二是为了"拉关系"、"攀关系"而进行人情消费。通过分析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关系化"的现状及原因,以期对引导农村居民形成合理健康的人情消费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渎职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犯罪,在犯罪原因上,人情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关系和道德伦理,人情成为人们社会交往中的基本观念和自觉遵守的准则。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情观的内涵及生成原因,分析人情在日常社会交往中的运作,进而探讨渎职犯罪中人情因素的表现和积极、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为了预防渎职犯罪,建议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坚守人情底线,而法律也要增加亲和力。  相似文献   

13.
人情与中国式管理的调控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情问题,是现代管理尤其是管理的协调控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中西方管理都面临着某种程度的人情困惑,都试图解决管理中的人情问题。由于情是人的最真实、最活跃的存在,也由于管理组织中人与人间的情感的交往与互动具有必然性,因而在管理过程中,人情既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实在,又是管理的深度的体现、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清理是这种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在机制,于是人情问题在中国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人情构成人的基本需要,对人情味的追求,是中国管理的组织形态的重要特征,情感需要的满足,人情…  相似文献   

14.
人情论     
人情,是当今中西方面临的共同社会问题。人情设计,是我国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民族人情关系设计原理的演绎,抽象出这种设计的普遍社会意义及其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内在逻辑,从而探求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的人情关系,实现民族道德超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情关系:企业发展的文化障碍刘颂以现代企业模式重新构建现行工业组织始终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一过程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在于企业内部形成一整套蕴涵着高度“形式理性”的科学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整体行为上升为科学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下的有效运作。制度化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皖西南洪村的调查,对农村仪式性人情进行了探讨。分析发现在仪式性人情中往往是以家族和家庭为单位的,仪式性人情的表现模式以及完全嵌入到当地的婚姻模式和文化模式当中,并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文章认为,当前的仪式性人情仍然呈现差序格局,但在原有的差序中存在一些变迁。通过对血缘、地缘和业缘三种关系人群在仪式性人情中随礼的表现和约束机制的对比,三类关系也呈现出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不同性质的关系和不同亲密程度的个体在仪式性人情中呈现出有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中国农村家户制的不同特点,分析家户结构是理解中国农村、农民的突破口。现代社会环境中,中国农村家户开始呈现结构规模缩小、人情关系淡化以及经济结构专业化的特点。要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就必须在尊重农民理性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家户制特点,利用其优点形成合力,针对其重点问题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8.
异化了的人情关系经常与腐败、不公平竞争、寻租等问题联系在一起,但人情关系与这些问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文在人情互动圈层分析后指出,人情关系的异化主要出现在半熟人圈,其主要原因是行动缺乏有效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使得人情关系中的自利性激进地表现出来而互利性则出现了弱化。人情关系作为市场的协调机制出现在熟人圈层中,是人们行为互动的结果,它运行的准则是实现行动利益的最大化。在分析了人情关系协调机制的形成和运行后,本文讨论了人情关系协调机制是市场必要的协调机制,但人情关系协调机制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的作用会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19.
法治社会与人情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刚 《社会科学》2002,(11):53-57
人情传统与法制精神并存是当代中国社会一大特点。本文从人情世故、熟人社会、关系社会、面子社会、人治传统与伦理社会等多重角度 ,分析了人情社会的特征 ,揭示人情与法制的冲突已成为现代化进一步深入的障碍 ,进而提出告别人情传统、走向法制社会 ,并提出可供选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任映红 《浙江社会科学》2012,(1):130-135,159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无处不在的人情文化已成为一种人际关系创设与维持的常识与准则.人情作为一种传统习俗,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代代传承而逐渐积淀起来的文化现象,它以非正式的形式规定了农民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在当前的温州农村,浓郁的人情文化显现不少负面效应,如加重农民经济和精神负担、容易形成狭隘封闭的圈子而有损道德建设、交易色彩浓郁有损社会公正、规则意识淡薄而有违法治精神.但是,当前人情文化依然被广大农民所认同,源于它也承担了较多的经济社会功能,人情来往是获得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人情交往有经济协作功能、社会福利与民间互助功能、娱乐团聚和社会评价功能、行为约束和社会稳定功能等,只有辩证地加以分析和引导,才能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