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傣族“苏荒怀”祭牛仪式看云南古代的牛祷习俗玉腊“苏荒怀”,傣语意为祭牛仪式或“叫牛魂”仪式,是西双版纳勐腊傣族农村的一种古老农祭习俗。它不仅产生较早,沿传时间较长,而且在以农耕为主的傣族社会生活和人的观念形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了弄清它的全过程和所...  相似文献   

2.
傣语中的水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文化语言学的观点,首先考察了西双版纳傣族居住的地理环境特征,认为“水”是西双版纳地理环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因素,因而,傣族文化中也具有十分浓厚的“水”情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进而分析了傣语词汇、俗语、诗歌与“水”的联系,试图以此阐明傣语中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辨析傣语中的日月神及其相关词汇可发现傣族继承了中原日月神话的语言基因,其他壮侗语族民族的情况也是如此。通过分析日月起源、多日月、射日月、救日月、日月运行、日月蚀等日月神话叙事,发现傣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共创、共享和共传着相同的母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造成日月神话高度相似的原因之一,从族缘关系看,傣族属于百越族裔,因此与其他壮侗语族民族有着许多同源词汇和高度相似的日月神话;从地缘关系看,傣族地处我国西南沿边,与周边诸多民族世代为邻,在多民族文化“三维交融”过程中共享共传着日月神话母题。神话叙事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之一,从古老的日月神话中可以挖掘傣族先民所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与幸福之源,没有了水,地球就没有了生命,人类文明也丧失了存在根基,人类幸福也就无从谈起。但是,水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从天上、地下缓缓而出,也从高山、高原喷涌而下。水多了,造成洪灾,水少了,造成旱灾,粮食生产受到影响,甚至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所以,在中国古代,水可以“兑卦”表示,意味着水泽、口,人遇水而喜,有喜悦之意,也可以表示为“坎”,意味着沟水,人遇水沟而受阻,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5.
摆是云南傣族村寨仪式生活中最普遍、最重视的一种仪式活动,特别是帕嘎摆时间长、场面大、消费高,主要内容及核心部分是“卤”和“阿祚”。其中做摆助兴过程中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又是最热闹、最吸引人的部分,能达到娱神佛、娱人又娱己的目的,蕴含着东方式的休闲娱乐健康观。  相似文献   

6.
“垄林”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但在实质上,它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纯朴的自然生态观。傣族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相处中,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源,没有水源就没有水稻田,没有水稻田就没有鱼米,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鱼和米,人类就不能繁衍生息。因此,要保护水源,就必须重视保护包括“垄林”在内的生态环境。傣族的“垄林”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文化就是这样形成的。“垄林”文化是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对于防止水患和旱灾,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神话在产生之初,其原始意象就在人们的思维方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使人们在笃信的同时,生发出一系列崇拜仪式和习俗.这些崇拜仪式和习俗传承着神话原始意象本身的文化内涵,延续在后世人们的生活中,文章试以壮族花生人神话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神话的复兴,使艺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形态——象征,即与理性和科学背道而驰的远古神话、仪式。它像诗一样,是一种真理,或者一种相当于真理的东西,谁说出了它,谁就说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也就说出了人类生存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9.
回族是否有神话,这是民间文学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主要有:一些人认为回族有神话。主要依据是,有很多神话流传于回族群众之中,且具有本民族特色;即便是从其他民族中接受过来的,也已得到了回族群众的承认。一些人却说,回族神话的一部分是阿拉伯神话和中国境内若干民族神话相融合的产物,另一部分则是体现着这种融合的文化特征的新创造的神话,回族当然有神话。另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回族没有神话。他们的基本论点是: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期,而回族形成于元、明,随着“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因此回族没有神话。他们承认,《阿丹和好娃》的神话在回族中广泛流传,但它不是回族的神话。  相似文献   

10.
牛郎织女神话中,“偷天衣成亲”自古以来便充满着神秘的诱惑力。在牛郎成年的关键时刻,老牛泄露天机,怂恿牛郎乘天女下凡洗澡之机偷取“天衣”,从而促成了牛郎织女一段美满姻缘。牛郎所偷取的“天衣”到底意味着什么呢?透过我国神话世界的重重迷雾发现,原来“天衣”并非一件普通的外衣,而是与中国许多文化信仰有着密切的圣物,这些文化信仰时常通过神话传说以及风俗仪式体现出来。比如补天神话、寻母救母神话、偷衣婚娶认母神话、图腾神话、各种成人仪式、葬仪、祭祖仪式等。它连接着人与神的不同时空,沟通着人与神的隔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巴塔麻嘎捧尚罗》为例,从三个角度阐述我国傣族创世叙事中所具有的印度神话元素:一是介绍傣族创世叙事中的大量梵语、巴利语借词,包括专有名词、神祇名、度量衡和数字等元素;二是通过分析史诗中英叭、帕雅英诸神的神格及其叙事,探讨其与印度神祇之间的关联;三是阐述傣族创世叙事在何种程度上吸收印度神话中的多层宇宙观、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世界结构以及火水风“三劫”等叙事元素,进而形成世界毁灭又重生的循环时间观。以《巴塔麻嘎捧尚罗》为样本进行剖析可以检视傣族文化的多元文化形态,并为南传佛教如何涵化傣族文化提供一个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12.
水自古都是一面自然之镜。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以古罗马内米湖畔圣树的祭司仪式遗产为开场,在远古的神话原型中确立"水木年华"的传承妙谛。人类学关注水的历史传统,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认知和知识谱系。河流被书写于文明的首页,大水与治水被视作同畴,而水利也就成了人类寄予的理想并进行实践和尝试。中国自古而下的水智慧不独在先哲的表述中体现,也落实在多元族群的生活、生产和生计上,成为中国文化遗产重要的生命表达,日益凸显了传统政治地理学之积弊。文章以水为经,以事为纬,将河流视为包容甚大的自然—文化遗产体系,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13.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铸造了傣族人民个性鲜明的水情结。文化是各个民族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成果的总和,透过傣族人民的水情结,我们将可以领略到该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审美追求和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神话是地方或族群文化的一部分,是与他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将历史与神话分开研究无异于人为地割裂”。在渝西神话中,作者强调“现代民间文学”也是尽可能对“传统民间文学”的一种突破。尤其是“神话是先民的科学和哲学”,这一命题的提出,显示出《渝西神话》已跨出文学的范畴,把神话研究推向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宏大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经过重新阐释的“神话主义”一词,是指现当代社会中对神话的挪用和重新建构:神话被从其原本生存的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移入新的语境中,为不同的观众而展现,并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这一新界定与学术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传统观的转向一脉相承,直接受到世界民俗学界“民俗主义”与“民俗化”等概念的深刻影响。这一概念强调的是神话传统在现当代社会中被挪用和重述的情况,目的在于使学者探究的目光从社区日常生活的语境扩展到在各种新的语境中被展示和重述的神话,将之自觉地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之中,并从理论上加以具体、深入的研究。神话主义与新神话主义在反思神话传统在当代的建构和生命力上有着共同的追求,但是就与神话本体的距离而言,新神话主义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6.
湖北长阳地区的廪君神话与向王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相融,出现了神话、传说的“破圈”融合现象。廪君神话中土家族先祖廪君在开创基业时体现出的艰苦奋斗精神与向王传说中向辅治水的勇敢无畏精神具有相似性,两者在流传过程中发生了相交相融,形成了一个箭垛型人物——向王,廪君神话的内容也就逐渐被附着到上面,最后形成了“廪君向王为一人”的融合叙事。神话与传说的“破圈”融合,反映了当地民众的价值认同,符合当地民众的情感期许,正是民众认同与传播,最后才有了长阳民间叙事中“廪君向王为一人”的融合叙事。通过文化圈理论深入探究可以发现,地理空间上的相近分布与重叠、地方文化在时间上的叠压及当地民众价值认同和情感期许,是促成“破圈”融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西南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传统禳灾仪式及日常践行体现出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灾难认知的表述、实践及再生产过程:洪水神话折射出西南少数民族将灾难放入人、自然与超自然力量三维中进行理解与诠释的认知图示;禳灾仪式既是对灾难的传统应对方式,也提供了灾难认知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及社会场域,其对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灾难认知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转化为人们的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傣族舞蹈家刀美商和她的丈夫王施障,生活上是一封相互恩爱的“钟情鸟”,事业上也是相互激励,相互换扶,并肩前的。他们的婚恋与家庭,不但带有一定的傅奇色彩,而且具有艺术家的风格。彩霞与明星当王施哗第一次见到刀美兰在舞台上表演时,心情异常激动,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句:“她像一颗辉煌的明星,在我的眼前闪亮。”当他和刀美兰相互热恋时,他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于是他又在日纪本上写下了第二句:“她猫如一片绚丽的彩霞,在我的身旁飘落。”刀美兰是1954年参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工队的,不久地参加排演傣族神话小型…  相似文献   

19.
孟谦 《社区》2023,(3):1-1
在中国人的话语中,大多数时候“合”与“联”比“分”与“独”的语意更好。词语表达是价值判断的反映,也是中国人处世态度的写照。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常常采取“合”的态度应对问题,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一个芭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俗语,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有大家的帮忙,齐心合力,事情就能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过去对农业祭祀多是作宗教学研究 ,对稻谷神话多是作文学研究。本文将二者结合起来 ,以不同类型的农耕民族———傣族和布朗族为例 ,从野生稻的驯化 ;原始先民对土地、农具、谷物的崇拜 ;妇女在稻作史上的贡献诸方面 ,释读其仪式和神话的底蕴 ,探索直接与稻作生产历程相联系的稻作祭祀与作为稻作生产变形记录的神话的关系 ,即原始宗教与现实与文学的关系 ,从而揭示出与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农业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