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试从“政治·经济与难民”这一视角探讨当今世界难民危机的现状以及产生的根源。由某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裂变,经济改革失败而带来的新型跨国难民群的大规模迁徙,导致了整个国际社会的环境恶化,冲突增加,内乱频频,这些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为使世界和平免受挑战和威胁,本文提出以下建设性建议:1.对全球居民进行文明环境的教育;2.发展第三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3.注意环境影响及其相互关系;4.排除世界发展道路上的“瓶颈”障碍。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难民法的产生与发展“难民”(refugee)是一个源于法语的词汇,它的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为躲避危险或迫害而逃离家园远走异国他乡的人。若以此含义来界定,那么难民就是古已有之的事情。然而,现代意义上的难民的大规模产生则是20世纪的事。在着手对难民进行救援的同时,国际社会也对难民身份的界定、难民的权利以及如何对难民进行保护开始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通过创立国际法律或条约对此作出规范。20年代,为争取各国支持难民高级专员的工作并承认“南森护照”,国际联盟开始颁布一些关于颁发难民身份证的专门协定,如《向…  相似文献   

3.
闫金红 《北方论丛》2012,(2):110-1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难民。为了满足冷战需求,诋毁社会主义国家形象,显示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量接收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难民成为美国在这一时期的首要选择。从1948年第一部难民法的出台,到20世纪50年代颁布的一系列难民法案,无不建立在美国强烈的反共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由此不难看出,难民政策与美国的对外强权战略一致并为其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欧洲难民问题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洲难民的主体是来自东欧国家、非洲、中亚等地区的难民。欧洲难民问题对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非传统安全、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国家政治格局而造就的欧洲民族间的冲突、<凡尔赛和约>后的欧洲国家间领土的新划分、"十月革命"与发生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饥荒、种族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和反犹、排犹主义政策在中东欧、东南欧国家的实施,是战后欧洲难民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战后欧洲难民问题主要表现为德国难民的回归问题、俄罗斯难民问题和欧洲犹太难民问题.一战后的欧洲难民问题直接导致了国际难民组织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以睁开眼睛看世界而闻名。其对外部世界的探求,客观上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风尚,促进了西学的进一步东渐,对鸦片战争以后社会的逐步变革也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林则徐十分重视向熟悉外部世界的人士请教。到广州后不久,即在其幕下延揽了一批熟悉世界情势的人才。他们中有下级官吏、归国华侨、教会学校的学生,甚至还有在外国饭馆里工作过的厨师以及在外国人开办的医局里工作过的中国人。这些人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向来受到鄙视,但林则徐却以礼相待,通过他们了解夷情,以达到尽收外国之…  相似文献   

7.
从1975年开始,进入香港的越南难民和船民逐年增多,对香港社会造成了很大影响。港英当局根据难民结构、自身情况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其越南难民和船民政策。难民遣返问题是处理越南难民问题的关键环节,香港和越南政府围绕争议进行了积极协商和合作,使问题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通过实施"扩大本地收容计划"允许难民和船民申请居港权,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发生了严重的难民危机,其难民不仅数量大、分布广,而且疏散时间非常集中。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为解决难民危机采取了诸多颇有成效的措施,为难民提供了基本的居住和生活条件。然而,受战时俄国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影响,难民安置和救助工作面临种种困境。尤其是战争后期,资金短缺问题越来越棘手,多地发生了难民暴乱。为缓解财政压力,筹集更多的救助资金,各类慈善组织积极地为难民开展募捐活动,政府则积极动员难民参加劳动,但最终也未能帮助俄国政府彻底解决难民安置资金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闽边区成为国共激烈争战的战场,涌现出大量难民.针对不同性质的难民,南京国民政府采用了急赈、冬赈、设立收容所等消极赈济,工赈、农赈等积极赈济,以及“免政”等不同方式或政策分别加以救济.其明显特点和作用有:国共争战难民救济的需要催生了地方现代的社会救济事业;战时难民救济工作的重心在于救急;难民救济工作尽管并非尽善尽美,但是,多种救济举措的施行,毕竟给部分难民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不仅保证了他们基本的生活权利,而且为全体难民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这为战时社会的延续和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重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市民社会理论是哈贝马斯普遍性政治哲学之创构的焦点。哈贝马斯界定和讲述世界市民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界定和讲述市民社会的方式相重合,但由于涉及不同的语境和问题,这两个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存在诸多殊异。具体地说,在世界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中,哈贝马斯主要凸显的是全球化语境下民族国家及其同时链接到的主权、人权等问题,是要求在世界公民的视野中进行全球治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全球化削弱民族国家权力从而使民族国家步步走向消亡之论断的一种辩护,这些内容在他之前讲述市民社会时未曾论及。世界市民社会理论即便有一定范围内的经验作为支撑与验证,在涉及民族主权、人权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时,它却经不起精察洞问的考量与推敲,因而必须受到质询。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面对由日本侵华所带来的严重的难民问题,国共两党从抗战大局出发,分别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对难民进行救济和安置,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国民政府自身的局限性,影响了其难民安置措施的实施效果。中国共产党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下,依靠人民群众将难民转化为抗战力量。  相似文献   

12.
大量难民涌入租界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难民从上海近郊、江湾、闸北、虹口、南市、徐家汇等地,涌入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这一天,外白渡桥上,难民蜂涌如潮,道路为主阻塞。随着战区逐渐扩大到宝山、嘉定、太仓等县以及日机的狂轰滥炸,战区和毗连地区的难民纷至沓来。据调  相似文献   

13.
柳杨 《理论界》2002,(3):30-31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重要标志。一切文化现象都是人的创造。现实的个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纪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组织制度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部分,无不打上个性的烙印,蕴涵着不同形式的人格。一、作为先进文化内在本质的现代人格意蕴人格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严格说来,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品格、素质,还不是历史性的人格,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成的现  相似文献   

14.
儒道两学派道德观的分歧,关键在于要不要人类社会已有的道德文明这个问题上。儒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人伦道德。老子一派因有见于文明社会道德的一些弊端,就主张放弃人抢道德。儒家所肯定的社会道德文明亦有其弊端,这是应该承认的事实,但他们肯定应维护人类历史长期发展而形成的道德文明,这一点从大方向上看是正确的。在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儒家的道德观成为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观念,正表明儒家的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难民西迁的社会影响孙艳魁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的伟大正义战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大批战区人民为了逃避战火,为了抗日,沦为难民流亡到我国的西...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规律的发生机制何怀远近十年来关于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关系问题的讨论,并未能从发生学的角度系统揭示社会规律产生的机制。本文作些初步探索,以求赐教。社会规律发生机制问题上的分歧在社会规律发生机制问题上,有两种具有代表性、而且影响较大的观点。这些观点虽...  相似文献   

17.
论公正的评价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也是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对公正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对公正范畴的内含、公正的本质和公正尺度的确定等问题,却存在许多大相径庭的见解。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公正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因此,应当从哲学价值论高度来诠释公正范畴的确切内含、确立公正评价的尺度与标准。从表面上看,公正适合一切社会现象,我们可以说一个社会是否公正,也可以说一种制度、一部法律是否公正。然而,细究起来会发现,无论何种公正总是就特定社…  相似文献   

18.
申波 《江淮论坛》2014,(1):44-48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当前学界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这主要涉及儒学如何现代转换以适应现代社会,并融入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汉代儒生融合儒法的努力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意义的。从理论上设计儒法合流的,主要是汉代那些儒生,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汉初儒生的特点,在于思想上受荀学的影响较大,不少人还具有相当丰富的政治经验,所以他们有个从迂阔到务实的思想转向,但他们身处过渡的社会环境,所言大多就事论事,没能形成庞大精微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先秦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是天人之辨,而后者必然涉及到力命之争。处于总结阶段的简子,其力命哲学基本上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鲜有论及者又往往语焉不详,未作深入地研究。①事实上,荀子在前人理论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对“命”的双重规定,从人力和必然性、人力和偶然性的关系两个方面展开其力命哲学。一方面,把传统的“天命”还原为客观世界本身具有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深化了对“命”的认识;另一方面,在肯定人能够认识世界并改变世界,弘扬力命之争上的乐观主义的同时,又有见于自由的限度,展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相结…  相似文献   

20.
“道”与“君”的关系是儒生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从儒生自身来说,他们对道的追求表明他们心目中有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并企图以这个超越的理想世界来匡正、改造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实现理想世界的主体又不是儒生自己,而是掌握社会政治权力的君主,超越的道最终必然依附于现实的政治权力,从而使理想世界愈加显得渺茫。这样一来,是“从道”还是“从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