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家中,有的人根本不承认阶级这种宏观的社会结构存在,有人则承认社会宏观结构,但是用阶层论代替阶级论。在否定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的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多维性。韦伯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关系并非经济分化的唯一原因,与此相反,这种关系对于产生阶级的各种市场关系起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另外,阶级观念显得太狭隘,仅局限于经济范畴,他强调社会分层的多维性,提出了地位群体观念。二战以后的西方社会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韦伯这种社会学说的影响。西方社会学的社会阶层是根据任何一种不平等现象或社会差别而将人们划分出的等级层次。具体说来,主要是以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影响力、生活水平等标准来划分阶层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新马克思主义者,罗默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怀有坚定的信念,但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用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他倡导的是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平等是市场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取向。市场社会主义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我实现和享受正当福利的平等机会,但它同时也承认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并认为分配正义的天平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具有道德合理性。要实现市场社会主义,应该有能够体现其特征和本质的宪法。该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将私有财产的积累限制在一个许可的限度内,同时还必须对所有受宪法保护的财产进行明确的规定。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更公正、更平等、更民主,这就是它的优越性或比较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3.
我们股份制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和成为什么样子?有的同志主张以西方股份制的道路和模式作为标本,要求把股份制纳入西方规范化轨道。怎样看待这种观点呢? 以现代股份公司为特征的股份经济制度,是随着社会化、现代化的人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股份制是最先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中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的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一样,也适用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我们应该注意汲取和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制经济。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西方股份制不仅带有资本烙印,带有无政府状态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而且是经过几百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程度很高、商品经济极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诸如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等等,都要通过价值规律表现自己.价值规律又要表现在价格上面.价格则由竞争来调节.这就是说,一切内在的经济规律都要通过外部的竞争的强制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客观的经济规律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总要强制地贯彻自己,这种强制力量在商品经济下会表现为竞争的力量.在市场上,商品经营者"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竞争就这样作为外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属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是同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在我国的改革过程中一直不敢正视劳动力市场问题,以劳务市场和人才市场等名称来代替.对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存在讳疾忌医,致使作为我国资源配置最主要方面的劳动力资源,难以顺利进入市场调节的轨道.上述情况的产生,究其原因,从总的方面来说是过去我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东西.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理论的逐步确立,现在这种思想束缚应该被解除了.按理说,我们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承认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就应该承认作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但情况并非如此,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其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弄清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把马克思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做了片面的绝对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资源分配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安定和繁荣的基础。正义的首要原则是平等,而关于平等的要求却存在着基本观念上的分歧。大多数政治哲学都承认某种形式的平等,问题在于给所支持的平等观以准确的界定和论述。平均主义所要求的结果的平等有相当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是历史上众多社会革命的口号和纲领,但却存在实施上的巨大困难,甚至部分实施都可能导致养懒汉、破坏社会创新和劳动的积极性等问题。自由权利的平等观是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强调公民在人格和对待上的平等,尤其是平等的关怀和尊重,反对各种形式的歧视。这种平等观强调机会平等,即前程向人才开放。可以把机会平等区分为理想的机会平等、非竞争性的机会平等和竞争性的机会平等。非竞争性的机会平等仅仅要求:在人生的某些关键领域内,实现福祉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说应该是平等的。竞争性的机会平等出现在种种机会的获得受竞争性的标准调整之时,有资格者通过竞争而获得。竞争性的机会平等变成了分配正义的一种形式。人们间的自然差别不可避免,但资源分配的正义制度要求不因种族、性别、出身、身份等属性上的差别而受到不同待遇,以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来说,就是生产社会性的提高程度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巩固和完善化程度之间、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程度与上层建筑体系巩固、发展和完善化程度之间的矛盾,其中,更基本、更主要的是生产社会性的提高程度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巩固和完善化程度之间的矛盾。首先,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能是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使生产关系体系同生产的社会性相适应。而生产关系体系中各种经济体制究竟采取什么形式,这就要依据社会化生产的实际发展水平来定。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曾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使生产日益社会化,但是这种社会化的现代生产力一开始就与它的占有形式之间相对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力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尖锐的冲突和不相容性就发展起来了。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要求生产关系与它的社会性相适应,也就是要求社会对自己实行社会化的管理。但是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无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一些学者在努力分析马克思对于正义概念的理解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制度是正义的。确实,马克思曾经在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正义概念。但是没有在任何一个意义上,马克思确认资本主义制度是正义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把平等的权利看做是判断正义的基础,而在马克思看来,即使权利是平等的,这也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度就是正义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汹涌向前的商品经济浪潮,把社会科学研究推向了非常尴尬的地位.在本来意义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应当是整个社会对知识的兴趣的提高,文化素质的升华以及社会科学或知识社会日益受到重视和尊崇.然而,这一切毕竟不过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图景罢了.现实的社会发展情形恰恰是:作为知识和文化之重要内核的、为商品经济及现代事业所必需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日益呈现出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进行分析,认为平等和功利是现代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平等与功利是一致的,平等是协调利益关系最基本最有效的原则,也是功利最大化的基础。同时强调,现代社会要求的平等是机会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是我国共同富裕的基础;需要就是利益,人民的需要就是人民的利益,承认和尊重个人需要、个人利益是社会利益得以增进和社会得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论机会平等     
姚大志 《社会科学研究》2024,(1):129-134+212
机会平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所讨论的是后者。狭义机会平等所分配的东西是一些重要而稀缺的机会:因为这些机会是重要的,所以很多人都希望得到它们,并为此相互竞争;因为这些机会是稀缺的,所以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它们,其结果是不平等的。机会平等有三种基本功能:首先,它使人们对稀缺机会的竞争合法化了;其次,它为结果的不平等提供了辩护;最后,它能够使人力资源分配的效率最大化。机会平等能否发挥这三种功能,取决于它能否作为一种程序性的分配正义观念发挥作用;机会平等能否作为程序性的正义观念发挥作用,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公平性。但是,机会平等的公平性是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中泛滥着以蒲鲁东主义为典型代表的机会主义思潮。它鼓吹经济危机以及资本主义其他一切弊端之所以产生,都是由于人们顽固地保持贵金属在流通中的特权地位;只要取消这种特权地位,让商品和商品直接交换,就可以消除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弊端。为了揭露这种通过调和商品内在矛盾来调和阶级矛盾,以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谬论,马克思从  相似文献   

13.
考试是一种典型的实现“权利的平等”的手段。但仅靠考试本身并不能达到“机会的公平平等”乃至“民主的平等”。要求考试这样一种甄拔人才的测度工具来承担起“纯粹的程序正义”角色乃至承担起实现社会实质性平等的重大责任,既不符合考试作为一种测度工具的属性,本身也是极不公平的。社会平等需要从正义的社会基本结构中去寻找。只要考试的程序公平,内容合理,方法科学,就可以认为它是公平的,就应该承认它对平等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公正的体系是历史的,没有适应于一切时代的公正的具体内容。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的确立是公正理念的依据。在承认历史性原则的同时,也应承认确实存在着某些超越时代的共同倾向。这种共同倾向基于社会结构中存在着某种相对恒定的成分。现代意义的公正理论依据的是平等、自由、社会合作诸理念。公正原则在具体实施时,应有先后次序,不必同时实施。其依据是人的需要的层次性。确定公正原则的次序性,更便于人们的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5.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归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二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当中有一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的“劳”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这个“劳”,是指“有用劳动”。我们知道,一切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是社会需要的产品,必须是人们能够用来满足某种物质或精神需要的产品。否则,这种产品是无用的,为创造它们所化费的劳动也不会被社会所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如此。当然,在这个问题上,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有重大区别的。例如,资本主义社会黄色唱片是公开销售的,而社会主义社会则不需要这种东西。本文不分析这个问  相似文献   

17.
发源于黑格尔,经由泰勒和霍耐特等发展的承认政治理论强调主体间的承认对个体和群体身份形成的重要性,寻求对其独特性或差异的承认,是一种"身份模式"。它促使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权利要求,提供了思考正义问题的崭新视角,但易产生替代和具体化问题。对此,弗雷泽提出"地位模式",把承认当作社会地位问题,避免对错误承认的心理学化理解,同时也为承认政治解决关于"平等/差异"问题的争论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商品经济之发生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跨度,其悠远的历史过程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萌芽则是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它的过渡性。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序列上考察,这种过渡性体现在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解体上;从商品经济自身的发展阶段来看,它又处于商品经济的低级(或简单)阶段向高级(或发达)阶段的转化之中。本文拟结合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情况,探讨一下这种关系。商品经济按其发展水平可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可分为低级的简单的商品经济与高级的发达的商品经济两…  相似文献   

19.
商品经济这个字眼,在党的三中全会以前成为一个被诅咒的字眼,把它同剥削、盗窃、抢劫几乎等同起来。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如果让商品经济任其发展,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目前,人们的认识有了巨大进步,人们的观念起了巨大变化。商品经济这个字眼几乎家喻户晓起来,“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几乎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发展商品经济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  相似文献   

20.
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进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这是理论界长期存在的一种传统观点。近些年来,这种观点已有所突破,认识到与商品经济对立的是目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它们都属于经济运行形式;与计划经济对立的是资本主义雇佣经济,二者都属于社会经济制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混乱,一方面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当作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对待,而不是把它当作商品经济的别称。另一方面,当现实经济运行发生混乱时,又把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可与计划经济统一或结合的仅仅是作为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一部分的市场调节,而不是商品经济本身,并且认为有一个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对立,二者此消彼长,没有任何统一结合可言。这些理论混乱导致了我们在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