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贾母——宝黛爱情悲剧的罪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母是贾府里名位最尊、辈份最高的太上夫人,是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里的真正掌权人。在宝黛爱情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贾母自始至终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客观效果看,她促成和加强了宝黛爱情,但是在宝黛爱情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贾母却从本阶级的礼教、道德标准和本家族集团利益出发,冷酷而残忍地作出娶钗去黛的决定,使宝黛爱情以悲剧告终  相似文献   

2.
贾母是荣国公贾源的嫡子贾代善之妻,金陵世家史侯之女,《红楼梦》中宁、荣两府上下几百口的老太太、老祖宗。王昆仑先生在《红楼梦人物论中》说她是“宗法家庭的宝塔顶”,其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不言而喻,但她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人性,允许某些年轻人个性的自由发展,绝不是所谓的“封建卫道士”。一宝玉不愿读经书、作八股,得到了贾母的同情和庇护。第二十五回,宝玉中了邪,生命垂危,赵姨娘得意乱说。贾母痛斥赵姨娘说:“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素日都不是你们挑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吓破了……这会子逼死了,你们遂了心,我饶那一个?”①…  相似文献   

3.
马瑞芳 《文史哲》2005,(4):54-60
《红楼梦》中秦可卿出丧的写作参照是《金瓶梅》中李瓶儿出丧。表现在相似的临终嘱托、棺木越规、僭越规矩等。而《聊斋志异》中金和尚出丧是前二者的过渡环节,即变繁琐为简练,变自然撷拾为理性归纳的中间环节。金和尚和秦可卿的相似之处是:都出身微贱;都生活在不合礼法的氛围中;二者都有异姓儿;作者对他们的丧事描写都采用了春秋笔法。曹雪芹笔下跟秦可卿出丧形成鲜明对比的可能是贾母之丧。秦可卿是辈分最低的重孙媳,贾母是辈分最高的老祖宗,身份形成强烈对比;秦可卿之丧在贾府极盛时,奢华无限,贾母之丧在贾府败落时,寒酸异常,丧事规格形成尖锐对比。从现存脂评找不到曹雪芹写过贾母之丧的痕迹,但没写过不等于没打算写。根据前八十回的蛛丝马迹推测,曹雪芹笔下可能出现这样的情节:贾母去世时,贾府大厦已倾,贾母不仅不可能有风光大丧,甚至棺木都成了问题。这时,刘姥姥登场,出钱葬贾母并用二进大观园时的贾母赠衣为其装殓。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为这样的描写预埋了伏线:刘姥姥跟贾母有着非同寻常的“天上缘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是打秋风者,二进荣国府因跟贾母投缘,变成贾母的贵客和“老亲戚”;贾母和刘姥姥的依依惜别,很像是贾府败落时刘姥姥葬贾母的伏笔。当年贾母惜老怜贫,刘姥姥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帮助贾母本人和她的家族。贾母能入土为安,跟秦可卿当年提醒凤姐安排祖茔有关。这样一来,贾母之死和秦可卿之丧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系统、合情合理的对比,就小说构思艺术而言,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4.
妙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里有位女子,名列“金陵十二钗”第六,她既不是四大家族的成员,又不是四大家族的亲戚;她颇有点傲视贾府,甚至敢于怠慢贾母,却又不能不依附于贾府;除了贾宝玉等很少几个人以外,几乎谁都有些讨嫌她,却又谁也不敢开罪她;说她是尼姑,她又确乎是位小姐,说她是小姐,她又确实是个尼姑。这位女子,就是妙玉。反映在她身上的这些现象,是“金陵十二钗”中少见的,甚至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因此,如何理解这一形象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红楼梦〉人物形象的立体美》一文(见拙著《〈红楼梦〉艺术美》)里,我曾认为,贾母的性格包含了三个层次:以老祖母的慈爱为底色,又融合进了贵族气,并且染着“末世”的特点。但在该文中、我未能对贾母的性格展开论述,因而总难免有语焉不祥之憾。故再撰此文以增益之,拓展之。  相似文献   

6.
金麒麟的出现,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索观宝玉的通灵宝玉,张道士托回盘子时,内有众道士表礼。在楼上看戏时,宝玉将贺礼一件件拿给贾母看,赤金点翠的麒麟于是出现。贾母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象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她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忙将那麒麟拿起来揣在怀里。又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众人都不大理论,唯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  相似文献   

7.
关于林黛玉之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林黛玉“一进贾府,便陷身于干手千眼的佛禁之中,无时无处都使她不得安宁。”又认为贾母对林戴玉是“虚伪的爱”等等,显然是一种脱离文本实际之见。如众所知,林黛玉进京是贾府太上皇老太太亲自下了“务去”(小说第3回)的意旨,谁敢怠慢?林黛玉父母早丧,小小年纪,孤身一人,离乡背井,寄人篱下,其身世确是够孤苦悲凉的了,然而不幸中之幸的是她居然拥有这么一处“赫赫不可一世”的贵族之家的亲戚,在通常情况下,仍不失为一位金枝玉叶颐指气使的贵族小姐。只要我们注意到林黛玉进贾府是如何受到各种优厚待遇,初次见面外祖…  相似文献   

8.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一个次要人物,全书一百二十回,涉及到她的也就几回,虽着墨甚少,但形象却鲜明突出,给人以卓然不群的深刻印象.赵姨娘出身贫寒,原是贾府的一个丫环,后被贾政收房成为贾政的妾,她为贯政生了一儿一女,即贾环和姑娘探春,但是她并未因此而提高在贾府的地位,他仍旧是主子们的奴才,主子们活动时她在旁干些拉帘,铺椅褥之类的事;但也是奴才们的“半个主子”.她可以使用两个小丫头等,而实际上她还比不上任何一个高等的丫头,如鸳鸯,袭人、紫娟等,她受众人的排挤和欺辱,贾母、王夫人,凤姐等上层主子可以任意啐她,骂她,她的亲生女儿探春与她疏远,甚至不认她,小丫头们也不惧她,会群起而攻之,总之她在贾府是极没时运的人.作者是怀着厌恶情绪来刻画这一个人物的,说她是“愚妾”,“蝎蝎整整的”,一说话行事就出洋相,就嫉妒.历来的评论家也认为她是“十足的反面人物”,“心术不正,面目可赠的人”(《明清小说鉴费辞典》第779页),被认为是“阴微卑贱的小人,不但目光短浅,胸襟狭窄”,而且“处处有坏心肠,起鬼点子,是个自己无能而又时刻害别人,心地极其阴暗,险恶的女人”(《红楼梦新评》)百盾).一句话,她不是一个好人.有人说:“戴蓝色眼镜的人看出来,世界没有一件不是蓝的.”这句话很有意味,说明我们对  相似文献   

9.
在今传本《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是一桩谜案。小说第五回写宁荣二府女眷于会芳园内设宴赏梅,“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这时,秦可卿应声而出,主动地向贾母领受照护“宝二叔”的任务。这是秦可卿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首次登场,与广大读者见面。第七回,王熙凤应尤氏之邀,领宝玉到宁府喝酒抹骨牌,秦可卿再次出场,并把自己的小兄弟秦钟介绍给久想一见的贾宝玉。从这次公开出场中,读者还丝毫看不出秦可卿有病在身的任何征兆。但是,到了第十回,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同贾璜家的谈话中却说:  相似文献   

10.
依据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进行讨论的版本是程高本《红楼梦》。林黛玉的死不是因为婚姻问题,不是因为她误会宝玉负心,也不是因为贾母、王熙凤等人设计的"调包计"。程高本中对林黛玉之死的描写也不符合曹雪芹原著的风格。林黛玉的死有许多原因,眼泪还债的原因是前世注定,具体的原因主要是林黛玉多心多疑、多愁善感等性格因素,以及林黛玉爱情至上,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爱情理想。林黛玉自身的身体弱不禁风的加速了眼泪报恩的进度。林黛玉之死虽然是悲剧,但是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贾府败落的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死亡也是林黛玉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读了一些有关资料,觉得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有三个方面值得介绍。 曹寅是个优秀的剧作家。《红楼梦》第五十四回,曹雪芹借贾母之口,描绘了几出富有特色的传奇剧目,其中有《续琵琶》的《制拍》。它的作者是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九十九回以后,是宝玉叛逆形象的“尾”部。这个“尾”部中,有关宝玉的重要情节是他的中举和出家。出家是宝玉的民主要求同封建关系的矛盾走向解决的唯一途径;中举则是他走向出家前的合理的曲折过程。二宝成婚后,贾府大故迭起:王子腾病亡,贾府被抄,贾赦被贬,贾母逝世;贾府经济上枯竭,家人闹事,强盗打劫;贾府上  相似文献   

13.
“一从二令三人木”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重新解读《红楼梦》中凤姐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认为凤姐的一“从”即从贾母,而后控制了贾府的内政大权,继而发号施令,为所欲为。二“令”即皇帝查抄贾府的诏令。此是凤姐从荣到辱,由喜转悲的命运转折点。“三人木”即三“休”,贾府被抄之后,凤姐构恶于邢夫人,失托于贾琏,又平添了贾府罪状,成为众矢之的,被贾琏休弃,最后病厄而死  相似文献   

14.
<正> 贾府的兴衰是《红楼梦》主要线索之一,而府中贵妇人的群像便构成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贾府“女主内”掌管家政大权之势尤甚,形成了以贾母为最高权力象征的家族系统,贾母之下有儿媳邢夫人、王夫人,孙媳凤姐、李纨,侄孙媳尤氏,重孙媳秦可卿,还有客居的薛姨妈.女眷们上上下下,来来往往,热闹非凡.这些夫人各有其性格情致,各有其意味风韵,但又是一个独特的整体.  相似文献   

15.
要续好《红楼梦》,演好《红楼梦》,十分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对林黛玉之死怎样安排才合情理。既要符合曹氏原著精神,又要打动读者的心,确乎不易,目前争议较多的有三种情况。一是高氏续书的写法,让宝玉丢失了“通灵玉”,任由凤姐、贾母、王夫人等采用“调包计”摆布,在同一时间内,一边是“苦绛珠魂返离恨天”,一边是“薛宝钗出阁成大礼”,宝钗怀着胜利者的喜悦坐上盼望已久的宝二奶奶的宝座。这样写一悲一喜,对比鲜明,戏剧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里笑话有八九则之多。第五十四回,元宵宴上,贾母讲一个,王熙凤讲了一个半;第七十五回,贾政、贾赦各讲一个,接着尤氏讲半个;前面第十九回,宝玉对黛玉讲了一个;后面第一一七回,邢大舅讲了一个。这几则笑话中,最引人注意的恐怕是贾政那一则。怕老婆,舔老婆的脚丫子,还不敢恶心,这是什么话?一个老是那末一本正经、奉《四书》《五经》为圭臬的封建礼教的忠实信徒,居然讲出了这样一种俗不可耐的笑话,这就是说,贾政不是彻头彻尾的“正”,他对这一类事情也感兴趣,他思想中也有另外一个侧面。而这一面,以前是被严严实  相似文献   

17.
走在你后头     
正他比她大8岁,没什么钱,但她不介意。她看中他的成熟稳重和诚实善良。她自信地以为,只要有他一口吃的,他就绝不会让她饿着。为着这份感觉,她不惜一切嫁给了他。婚后3个月,因为强烈的妊娠反应,他坚持让她辞去了工作。孩子出生后,他又借口家里琐事太多,不让她出去工作。她知道,他是好意。她文凭不高,做的事情都很辛苦,他不想让她吃苦。一晃,20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上了大学,她仍然没有找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喵喵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从小她就拖延交作业,长大了更是拖延交工作任务,大家都知道她总是最后一个。"拖延"成了她的代号,她的口头禅是"别急!你等一等嘛,我也就是拖一拖而已。"她不怎么社交,因为她总想:明天我再联系别人吧;她也不怎么出门,她总是告诉自己下次吧;她更加不怎么尝试新事物。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位女士外号叫做"小炮仗",因为她太容易发脾气了,丁点大的事,她"一点就着"。虽然她为人善良又肯帮忙,但周围的人对她风评不佳,认为她缺少女人味。老公抱怨她不够温柔,儿子也嫌弃她太过强势。这位女士的内心非常憋屈,认为自己为别人做了不少事,却落得被埋怨,她内心十分苦闷。  相似文献   

20.
骑马,射箭,摔跤这三项活动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民族体育运动形式。在这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中,蒙古族妇女都曾是大显神威,名列前茅。 早在十三世纪,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曾记载:国王海都的女儿艾吉阿姆,十分矫健,勇武不败。她的父亲希望她出嫁,但是她婉言谢绝说,除非她遇到一个有本事力能战胜她的贵人,否则她永远也不嫁人,她的父亲给她立了一个凭证,准许按照她自己的愿望选择配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