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红玫  黾子 《新天地》2016,(10):22-23
父亲去世那一年,妈妈才65岁.我姐弟俩远在异国他乡,眼看妈妈生活孤寂,家里家外独自一人,心中牵挂不已.我带着她旅游散心,她心不在焉,还念叨着:“一个人玩,没劲.”不久发生一件事,让我们感到她孤身一人的无助:一天晚上,妈妈独自在家,附近的楼层发生了火灾,她惊慌地跑到户外,不敢进屋,也迈不开步跑开.她说:“如果有两个人,就不会那样.”看到妈妈一日日消沉,我特别想给妈妈再找个老伴,让妈妈重展笑颜.  相似文献   

2.
汪济 《社区》2004,(2):61-61
1岁:穿着开裆裤学说话,老爹老妈以此为荣。2岁:跑得比奶奶快,就想看她在后面端着碗追我的样子。3岁:希望妈妈可以不再带我去女浴室。4岁:幼儿园很好玩,有很多女孩子,嘟嘟最漂亮,因为她戴眼镜。5岁:天天下午盯在电视上,盼望可以成为变形金刚。嘟嘟是谁,她那么丑,还戴眼镜。6岁:妈妈让我一个人睡,我为什么要一个人睡?他们却不。7岁:我终于可以上学了,有一只大书包,里边塞满了零食。8岁:我可以不去上学,不系红领巾,不做作业吗?9岁:我跟小胖打了一架,撕坏了他的衣服,以后他不再抢我的球。10岁:老爹在游戏机前把我揪出来,并扬言以后再去那种地方…  相似文献   

3.
佛心     
初秋时节,我与几个新结识的朋友一道从成都乘车去游览峨眉山。 我们乘坐的是一辆小面包车,一路上大家尽情欢笑。有一个叫叶子的小女孩,很快就成了车上的中心人物。5岁的叶子居然可以声情并茂地背诵李清照的《声声慢》。背诵完毕,掌声雷动,妈妈便又让她背诵苏轼的《赤壁怀古》,但叶子说:“我没情绪背这首词。”大家哄笑起来。妈妈再强求,叶子便斜睨着妈妈说:“唉,你真不懂得孩子的心!”妈妈和整车的人都笑翻了,但叶子不笑,很忧郁地看着车窗外面。  相似文献   

4.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火锅调味品。路过超市,发现不远的垃圾箱旁有个老奶奶,她的手似乎很不灵活,总是在不停地抖动。这时她弓着背、弯着腰从垃圾箱里往外拨拉着塑料瓶子,神情是那样的专注。  相似文献   

5.
牵挂     
女儿才在姥姥家住了几天,就忍不住想去看她。下班后,手提着她最爱吃的烤鸭,骑车一路猛蹬往娘家赶。想像着母女相见时,女儿红肿着眼,一头扑到自己的怀里,闹着要回家的情景,便不由得脚下生风,直冲进娘家的小院:“玲儿——妈妈来了!” 4岁的女儿正坐在摊了一地的玩具中间,慢慢地拼着彩图,并没在意我的到来。 “玲儿,妈妈来了。想妈妈了吧!”我一把将女儿揽进怀里,扳着她的身子歪着头问她。 “刚来几天,就叫人家想你。”女儿一脸的不高兴,扭动着身子,从我的怀里挣脱,又去拼她的图。 我呆呆地望着女儿玩耍的背影,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涌上心头,眼睛不由地湿润了。 “嗨!你小时候,说的话还不如她中听呢。那年你好像都十来岁了,我和你爸回老家走了一个多月,回来碰见你  相似文献   

6.
泪花灿烂     
伊朵 《可乐》2008,(11):40-41
两难选择我的人生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我不知道,我将来的生活是该选择新男友周家生,还是选择九岁的女儿妞妞。妞妞显然并不知道她妈妈正经受着困苦的抉择。深夜,我刚把客厅门推开,她就跑了出  相似文献   

7.
《北方人》2006,(7)
徐莲芝已经是七十来岁的人了,却不像大多数老人一样颐养天年。因为她是中国治疗艾滋病的顶尖权威,人称中国艾滋病首席医生。病人们爱戴她,亲切地叫她徐妈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夫人称她是防治艾滋病的世界级功臣。徐莲芝说:我们虽然为病人解除了一点痛苦,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眼看着"艾滋狼"在疯狂地吃人,作为医生却无可奈何,没有比这更让人痛苦的了。由于妈妈的病痛和弟弟的夭折,徐莲芝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她说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既是自己的工作和责任,也是幸福和快乐。正是这种信念,使得她对如狼似虎的艾滋病无所畏惧。在我小的时候,妈妈的身体不好,饱受病痛的折磨,以致若干年后我回忆起妈妈时,总是看见她在大把地吃药,听见她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6,(1)
我想,我一生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我的妈妈。她给了我生命,也教我怎样做人。妈妈的一生非常坎坷,可她从不在我面前表现出一丝软弱。妈妈16岁从女中参加革命,因为是地主出身,到了革命队伍里也要背负政治压力。比如入团、入党等等,都不能和出身好的同志相比。可妈妈从不自卑,她说自己的路要自  相似文献   

9.
我的妈妈是一个爱说谎的好妈妈。 春天,妈妈对我说:“咱们没钱去旅游,妈妈就带你去郊游吧。”我们走了很远的路来到美丽的自然怀抱。这里有高的山,清的水,绿的草,红的花。我采摘树叶标本,观察昆虫觅食,研究季节的变更,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回来的路上,我走不动了。妈妈背起我,遇到小沟,她艰难地背我跳过去;在泥泞的田埂上,她小心翼翼地不被滑倒。汗水湿透她的脊背,我说:“妈妈,你累了,放我下来吧。”妈妈笑着说:“我不累,我轻松得很呢。”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有了孩子,屈颖妍就辞掉香港《壹周刊》副总编的职务。当了全职妈妈。她没想到,对付3个孩子,比办好一本杂志要难得多。"妈妈,为什么你老不笑?"在大女儿上幼儿园阶段,屈颖妍一直很快乐。结果,大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问:"谁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只有她女儿和一个男孩儿举手,绝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在幼儿园或者课外补习班学过了。在香港,补习班非常普遍,连幼儿园的3岁娃娃都上。香港人把这种现象称作"催谷",催着稻谷早早成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老师说:一分耕耘(gēngyún),一分收获。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那才值得我们去学习。每天清早,当我下楼梯的时候,我经常碰到一位清洁工阿姨,她大约四十多岁,矮小的身材,背稍微有点儿驼,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每次我看见她,她都在低着头,用一把大扫帚(zhōu)轻轻地打扫着,额头上经常渗(shèn)着汗珠。而我,总会主动跑上去问好,说一句:“阿姨,您辛苦啦!”阿姨也笑着回答我:“这是我应该做的。”就这样,清洁工阿姨的一言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妈妈也曾告诉我,像清洁工阿姨这样尽心尽力、辛勤劳动的人多不胜数,但是他们都没有半…  相似文献   

12.
妈妈的绝招     
妈妈是个非常开朗、幽默的人。她经常 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不知不觉间就把我 弄得心服口服。 星期六,7点时,妈妈叫我起床。我偏不 起。妈妈又轻声叫了几遍,我还是按兵不动。妈妈这 回可生气了,她突然提高了嗓门儿,像一声炸雷。不 好!风云突变!我这才起床穿衣。  相似文献   

13.
刘晓应 《老友》2014,(5):20-21
正1978年秋天,我在牡丹江一个小镇医院外科工作,与日本遗孤的女儿、护士雪儿成了好友。雪儿比我年长4岁。雪儿的妈妈,我始终没有看见过。我只是在端详雪儿那双漂亮眼睛的过程中,时常猜测雪儿妈妈的样子。雪儿的眼睛很大,眼睛和眉形都很长,向上挑着,让人一看就觉得她在笑。她的眼睛把那鼓溜溜的脸蛋点缀得十分动人。  相似文献   

14.
很早我就和妈妈约定要过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妈妈也神秘地告诉我,她已经准备给我一份绿色的感动,但却不告诉我是什么。妈妈的神秘挑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今天终于是"六一"了,我特别兴奋。放学回家后,妈妈已经等着我了。我急忙问妈妈:"妈妈,今天我们怎么过‘六一’?"妈妈拉着我的手说:"你跟我来就知道了。"说  相似文献   

15.
周林贵 《老友》2013,(3):40-40
我的母亲是南昌县人,80多岁了,满头银丝,耳朵稍微有点背,但身体还很硬朗。她记得很清楚,1939年8月29日那一天.日本鬼子放火烧毁了居住着5000多人的整个村庄,架起机枪杀害了无数乡亲。待到天黑下来,她从死人堆里爬起来,辗转流浪至鄱阳县。那一年,她才9岁。  相似文献   

16.
15岁的中国女孩小川看到拥有大专文凭的妈妈为了她,放着好端端的幼儿园园长不当,跑到新加坡餐馆厨房洗碗涮盘,而且最近还因为手臂受伤被迫停工,心里非常难受。她说:“我感觉压力很大,但这一切也是一种动力。就因为知道妈妈的辛苦,所以要为妈妈争气。”由于媒体不时出现中国陪读妈妈的负面新闻,新加坡一些人下意识给陪读妈妈帖上“坏女人”的标签,妈妈所受的委屈,孩子们全看在眼里。小川说:“我的妈妈不是坏女人。”  相似文献   

17.
今天下午,妈妈生病了,可爸爸又不在家,只能由我来照顾她了。我是个平时被照顾惯了的孩子,这可是我第一次照顾别人呀!妈妈躺在床上,我坐在旁边,望着她那张憔悴的脸,我心里非常着急,心想“:平时妈妈要照顾我还要工作,一下子被累病了,我都不知道怎样来照顾妈妈。”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生病时妈妈照顾我的情景,便模仿着去照顾妈妈。我先给妈妈倒了一杯热水,因为烫,我就用毛巾包着,小心翼翼地端到桌子上。接着又去帮妈妈弄热毛巾敷在她的额头上,帮妈妈降温。看到我忙碌的身影,妈妈睁开了昏沉沉的眼睛说:“好孩子,你顶事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我更有…  相似文献   

18.
昨天,我正在看电视,妈妈拎回来一袋毛豆对我说“:菲菲,过来剥毛豆。”我头也没抬,回答道“:我不剥。“”为什么?”妈妈问“。因为我不喜欢吃,所以我不剥。”妈妈有点儿生气了,说“:你不喜欢,可别人喜欢吃呀!”我冲她调皮地一笑说“:那就让喜欢吃的人剥呗!”说着,我就跑到房间换了一条浅蓝色的裤子,准备出去玩一会儿。呀,不好,裤脚边有一个洞!我赶紧找妈妈“:妈妈,我的裤子破了,您给补一补吧!”妈妈回答“:不补。“”为什么?”妈妈一本正经地说“:我不喜欢浅蓝色的裤子。“”您不喜欢,可我喜欢呀!”我可怜巴巴地哀求道。妈妈也冲我一笑说“:…  相似文献   

19.
笨弟弟     
《北方人》2007,(2)
我不记得弟弟是怎么来到我家的了,那时我还不到三岁。有天妈妈问我,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邻居蓉蓉姐才比我大一岁,却机灵很多,她就撺掇我,要妹妹。于是我们就围着妈妈,叽叽喳喳地吵着要妹妹,因为妈妈虽然给我买过小人书,却还没有买过洋娃娃。  相似文献   

20.
姚扶有 《老友》2012,(10):40-40
说到孝敬父母,许多人也许会认为:只要有好酒好肉地待着,好房好楼地养着,大把钞票地供着,就是孝敬了。我则认为,顺遂父母心才是最好的孝敬。我1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妈妈害怕我受委屈,拒绝了再婚。我暗暗下决心,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加倍补偿妈妈,让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