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八年第四期曾刊载拙作《简论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一文,该文比较集中分析了鲁迅在世时著作出版的情况。本文接续前篇,着重分析鲁迅逝世后著作出版之特点,目的仍着眼于从出版史的角度,说明鲁迅著作出版之演变,探讨不同历史阶段鲁迅出版物之风格,进而认识鲁迅著作的版本特点,作为我们今后出版工作的借鉴。鲁迅生前对自己著作的出版是十分重视的,鲁迅著作传世有自选集、单行著作、编校古籍和书信、日记等,除未出著作全集外,基本具备了完整的著作的体系,而这些著作,大部  相似文献   

2.
鲁迅著译的作品是丰■多采的,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由于鲁迅作品的广泛传抪,鲁迅著作的版本也是种类繁多的。如果从一九○三年在日本东京出版《月界旅行》祘起,到现在的七十多年中,鲁迅著作的出版品达三百多种左右。从著作形式看,有全集、选集、单行本、专题汇编,语录,以至手稿(井彡)印本;从版本区分看,有初版、重版,也有改版、甚至偷版、盗版之分;从装订形式看,有平装、(?)装、线装等;从出版目的看,有纪念版、(尸一)览版,还有普及版、少儿版等;从文字区分看,则有中文版(如汉文版、少数民族文版)和外文版。同时,还有特殊出版物,如盲文版。总之,从我们接触的材料看,几乎每种著作,少则几种,多的达十多种不同的版本。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在继承鲁迅的遗产方(?),不仅要学习鲁迅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神,而且从鲁迅的著作出版物上也十分值得我们重视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鲁迅著译的作品是丰富多采的,数量也是十分庞大的。由于鲁迅作品的广泛传抪,鲁迅著作的版本也是种类繁多的。如果从一九○三年在日本东京出版《月界旅行》算起,到现在的七十多年中,鲁迅著作的出版品达三百多种左右。从著作形式看,有全集、选集、单行本、专题汇编,语录,以至手稿影印本,从版本区分看,有初版、重版,也有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的数量不多的讽刺诗,是现代文学中有开拓意义的诗篇,是革命艺苑中的奇葩。鲁迅是幽默大师,而且最善于幽默的讽刺,他的讽刺诗恰如一幅幅含蓄警辟、冷峻深刻的漫画,可谓“喜笑怒骂”,切中时弊,今天读来,仍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真实而深刻讽刺诗,作为暴露黑暗,针砭时弊的文学形式,正象漫画一样,既要有必要的夸张,又要不失其真实性。“第一要紧事是诚实,要确切的显示事件和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且介亭杂文·漫谈漫画》)讽刺的力量就在于揭示艺术形象所隐藏的客观真实性,再利用这种真实性刺破外在形式上的虚伪性。只要真实地把鞭笞的对象借助形象,用幽默通俗的诗句表现出来,撕开掩盖着丑恶本质的画皮,那么这讽刺就深刻,就有力量,就有投枪匕首  相似文献   

5.
李侗著作的版本,大致可分为《延平答问》版本、《李延平先生文集》版本和拾遗三个系统。基于《延平答问》的宋刻本、明刻本、清刻本和朝鲜、日本刻本,以及《延平文集》的版本,以及后人所编拾遗部分,通过前人的著录、史志以及罕见的李氏家谱的珍贵史料,进行了详尽的考证。  相似文献   

6.
豫章黄先生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四卷别集二十卷简尺二卷词一卷伐檀集二卷年谱三十卷别传一卷宋·黄庭坚撰.伐檀集,宋·黄庶撰.年谱,宋·黄(?)编.别传,明·周季凤撰。明弘治叶天爵刘嘉靖六年(丁亥一五二七年)乔迁余载仕重修本。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六年(丁亥一五二七年)乔迁余载仕重修本,清叶德辉跋(文集卷八至十二配清抄本)。  相似文献   

7.
现存最早有关杨时著作的"原始目录",见载于吕本中和胡安国的两篇《杨龟山先生行状》中。通过对此所录和所遗的考察,厘清杨时著作在宋代的流传、明清时期《龟山集》的刊刻与传播、杨时著作的存佚及其版本源流等基本史实,以此弥补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短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著作版本研究的意义刘跃进(国际关系学院学报)一、研究毛泽东著作版本是准确研究毛泽东著作的前提毛泽东著作的不同版本,不仅有纸型、开本、版式、装帧、印刷方式等形式方面的区别,而且有用语、观点、翻译表达等内容方面的不同。这些不同,有的是毛泽东本人在不...  相似文献   

9.
李翱著作年代及版本考李光富李翱是唐朝中期一位较为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文学理论主张创新,反对因袭;他的古文为宋代古文大家所宗法,掀起了新的古文运动;他的哲学开宋代理学之先河。他的《来南录》是我国最早的日记体散文之一。他和韩愈同撰《论语笔解》,从版...  相似文献   

10.
《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一九八一年第四期,有宋学知同志大作《“鲁迅杂文”各称考》,多处涉及到我的短文《谈谈鲁迅的“杂文”概念》(载《华中师院学报》1980年第二期)。为了使讨论进一步展开,我愿意再谈几点想法与宋同志商榷。我写这篇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鲁迅杂文的教学问题。什么是“杂文”,什么是“鲁迅杂文”,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言人人殊,实在不好把握。自己从事教学工作,接触到更多的资料和实际之后,觉得问题更为突出。不解决这个问题,鲁迅杂文的教学,尤其是关于其艺术形式的教学是很难深入的。因此,便在一九七七年上半年写成了《谈谈鲁迅的“杂文”概念》一文。  相似文献   

11.
鲁迅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他在探索真理的道珞上勇于实践,严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在这方面作些回顾会使我们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鲁迅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鲁迅是在实践中探索真理的。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作为中国现代诗人和现代学者,在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丰富的文本文献,其著作的出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版本的演变比较复杂,全集的出版经历了从旧版到新版的演变。《闻一多全集》的编印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不仅有过鲜明的政治意义,尤其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变迁史方面的"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著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与生平研究的重要文献,具有鲜明独特的理论品格。新时代深化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要解决好这样几个重要问题: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与党的早期领导人及同时期领导人著作研究相结合,与党的历史文献研究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相结合,与毛泽东思想发展历史研究相结合。联系毛泽东著作的基本特点及版本修改,探讨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研究的基本原则,推动毛泽东著作及版本的学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作者提出鲁迅先生的文学活动自始至终跃动着一条浪漫主义的血脉。从早期的理论著作《摩罗诗力说》,翻译作品和旧体诗作,到创作高峰期的《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都是浪漫主义居主导地位。就是作为奠定新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呐喊》、《傍徨》,也内烁着某种浪漫主义的精神。后期杂文的浪漫与前期诗文不同,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其浪漫主义的形成,一有社会历史原因,二是源于作家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深入研究毛泽东著作及其版本,对深化毛泽东思想研究,特别是研究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以及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毛泽东著作及其版本,已经成为毛泽东研究领域探索初心使命的一个重要基点,也成为学习和研究党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研究和考据毛泽东著作及其版本要结合党的早期和同时期领导人的著作,要结合党的历史文献,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毛泽东思想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明确地要求艺术按照现实的本来面貌真实地描写现实。这样规定的艺术和现实的关系,既反映了现实的发展规律,又反映了艺术的基本规律,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具有实践的品格,又具有理性的品格,也就是说,它既具有实践的基础,又具有理论的基础。如果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方法的实践基础和理论越深厚,越坚实,越有独特性,那么,他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就将越来越深刻,越有力,越有强烈的个性特色。鲁迅先生现实主义的巨大力量和鲜明特色,即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7.
一,必须重视鲁迅杂文的教学在鲁迅的全部作品中,杂文是他创作的精华之一。鲁迅共写了十六本杂文集,写作时间前后历经十八年,直到逝世前他从未间断过杂文的写作。也正因为鲁迅杂文的杰出成就,使我国五四以后杂文勃兴而享有盛誉。鲁迅杂文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而独具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它是鲁迅伟大思想的结晶,是锐利的战斗武器,也是我国现代  相似文献   

18.
鲁迅曾说过:“我其实是不喜欢作新诗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诗”①。的确,诗歌不是鲁迅的主要斗争武器,他也并非以诗人名世,除散文诗集《野草》外,未曾刊行过诗歌专著。但是,鲁迅在写作大量战斗的杂文和小说的同时,偶尔也写诗。鲁迅说:“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②“胡诌几句塞责”,当然是鲁迅的自谦,但也可以看出鲁迅写旧诗的大概情况。许广平说,鲁迅对旧诗“虽工而不喜作,偶有所作,系应朋友邀请,或抒一时性情,随书随弃,不自爱惜,生尝以珍藏请,辄遭晒笑”。③所以,鲁迅后期的旧体诗除见于杂文中的几首外,几乎全部是应人之请而作的。鲁迅一生创作  相似文献   

19.
鲁迅从事文学革命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始终是围绕着改革“国民性”的问题。我们认为,所谓“国民性”,即指与其他民族相对照而突出表现出来某些差异的,本民族全体成员所普遍存在的一些精神特性。中国的“国民性”,就是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某些特点。鲁迅最早提出“国民性”问题,还是早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抱着救国救民的愿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的业绩,儿乎在所有方面都值得我们研究、学习。这里只想谈谈他的自省和自责精神。 有人说鲁迅说话尖刻,一生只知批评别人。我认为鲁迅并非只是以其“敢于批评别人”成为伟大,而是也以其“严于解剖自己”才成为伟大的。是的,鲁迅对反动、丑恶或顽固保守的一切事物是非常痛恨、厌恶的。为了大众的利益,中国的利益,“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以文艺为武器勇敢地战斗了一生。他说过:“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我们说,这种为了大众的利益,中国的利益批评别人,是完全对的,是应该十分肯定的。至于他批评自己阵营中的同志们的缺点,或者朋友们的过失,则是“恨铁不成钢”,尽一个“诤友”的责任,要求他们改正之后,自己继续和他们一道前进,真正尽到了诱掖奖劝的责任。这种精神,来自他对祖国、对祖国将来的耿耿忠心,来自一种极端严肃负责的爱国爱民精神。他曾在一九三四年五月二十二日《致杨霁云》的一文中,向老朋友吐露真情:“自问数十年来,于自己保存之外,也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一点微力,却可以自白的”。我们说,这种为了祖国,为了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