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然而,近几年来,在我同的“现代社会”的论调,即“趋同论”。受了“趋同论“影响的人也问道: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为了各自的生存,相互借鉴了对方会制度”呢?看来,对于“趋同理”的内容及其错误,它的根源和实质做一番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趋同论”是资产阶级害怕无  相似文献   

2.
一 轰动世界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作者、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是一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趋同论”的彭吹者。和熊彼特、丁伯根、加尔布雷思等“趋同论”者相比,托夫勒的理论和他们的理论在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终将吞没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永恒论的鼓吹者,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开放性,不同的国家社会之间的接触往来和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互相学习、借鉴和利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这种现象的认识,当然也会有分歧,其中免不了会有片面的和荒谬的见解。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互相学习交流过程中,彼此间的差异、对立会逐步缩小,其间的相似处、共同点则日益增多,二者将互相接近,以至于最后融合。甚至有些人认为,在“两制”的接近与融合中,将会出现一种既非社会主义又非资本主义的全新的社会制度。这就是所谓的“趋同论”。“趋同论”对不对呢?应该怎样评价和对待“趋同论”呢?我们认为,“趋同论”是一种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思想。在我国,“趋同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种时髦观点,它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  相似文献   

4.
“趋同论”是指一种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能相互融合,趋同为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理论。它最根本的思想就是所谓的“所有制趋同论”,其要旨是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正在抛弃各自固有的本质,相互趋同。这种理论不仅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危害很大,它可以诱导人们得出诸多错误的结论:两种社会制度质的界限正在消失;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已经过时等。因此,必须对“所有制趋同论”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一再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鼓吹者却大肆宣扬两种制度“趋同论”,竭力抹煞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断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无区别地相互借鉴和吸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已经“同构了”,二十一世纪将是超意识形态的世纪。其实质也就是妄图否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这里,让我们来剖析与批判“趋同论”鼓吹者在方法论上的错误。假设奉为至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同论”,并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它渊源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经济趋同假设理论,是资产阶级庸俗理论的忠实继承和“原装进口”。战后,一大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鉴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结论,它已经而且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证实。然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却宣扬两种制度的“趋同论”,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们把“趋同论”奉为至宝,不遗余力地加以鼓吹,说什么“趋同论”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是反映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可靠的理论”。我们认为“趋同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理论,而是一种精巧的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这可以从它的思想渊源,基本内容、阶级基础等方面看出来。本文主要分析“趋同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趋同论”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就是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会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而又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混合在一起的第三种制度。显然,“趋同论”的实质就是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其要害就是“同化”社会主义。本文联系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拟对“趋同论”作些评析。 应该承认,现实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确实存在着某些共同或近似的现象。在当今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不同社会制  相似文献   

8.
驳两种社会制度的经济趋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趋于同一的“趋同论”或两种经济制度“融合论”,这是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西方资产阶级比较经济学家荷兰的丁伯根等人提出的,到七十年代初期就形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思潮.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历史条件下,鼓吹资本主义制度永存论的翻版.在我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打着对资本主义再认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幌子,否认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公然提出“两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在经济上有着趋同的条件和倾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进一步扩大而日益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社会主义必然要吸取资本主义的‘合理内核’,来充实发展自己的经济;资本主义则引用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方式,来修补矫正日益失灵的经济妙方、诊断治疗带有疾病的肌体.两大对立社会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因素牵引下,出对立发展到吸收发展,最后达到经济上的趋同和一致.”①他们鼓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有一种经济趋同之势”②,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新创造,而是从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那里贩来的旧货.  相似文献   

9.
早在60年代初,西方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就提出了经济“趋同论”。他们认为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社会技术革命的驱动下,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将走向趋同和一致。“趋同论”作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斗争的一种理论,抹煞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区别,混淆两种经济的界限,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理论界的一些同志,把西方学者提出的“趋同论”几乎原封不动的搬到我国来,当作新观点、新思想,大加宣扬和传播,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义务宣传员。我们觉得,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中,有必要对“趋同论”作一番评判。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趋同”的论点,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皮蒂里姆·索罗布金较早提出的。“趋同论”把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作为检测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志,否定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论断,主张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对两种社会制度进行综合,用资本主义同化社会主义。这是违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11.
《“趋同论”研究》评介常祥《“趋同论”研究》一书是辛向阳同志经过5年潜心研究,并在其博士论文《“趋同论”评析》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的目前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西方“趋同论”的著作。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当代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现...  相似文献   

12.
“趋异论”就是指西方一种与“趋同论”相对立的社会政治思潮,它认为世界上两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以及这两种制度内部不同模式间的差异将变得越来越大。本文想介绍一下“趋异论”的由来、主要思想,并作概略评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所谓“趋同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提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出现的趋同现象 ,要善于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4.
一、“社会趋同论”的逻辑基本点“社会趋同论”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一种思潮,是我国近些年资产阶级自由化中较为时髦的理论。它以“技术决定论”作为解释社会变异的理论基础,把经济计划与商品经济作为融合渠道,并以劳资“收入均等化”为佐证,从而否定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社会趋同论”基本逻辑的出发点是:随着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浪潮的运行,两种并存相悖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西方一些思想家、经济学家从本世纪40年代就开始兜售的"趋同论",在我国也有了市场."趋同论"者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相吸收对方的有利机制,正在"趋同"发展成一种"混合秩序"的"最佳制度".由于国内的一些支持者煞有介事地论证,"趋同论"不仅在理论上制造了混乱,思想上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在行动上也产生了严重后果,因此必须澄清这一理论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括号里的数字是期数和页码) 政法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无产阶级解放 事业彻底胜利的保证曹秀刚(1.2)论先进典型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中 的效应颜运祯郑作广(1·79)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色议林国芳(1·84)什么是“趋同论”?社会主义和资 本主义能不能“趋同”? 许柏(2一20)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是否 会因世界形势的改变而消失 阎革(2一25)如何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好 坏?陈其云(2一29)广西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若干问题 探讨蒋升涌(2.70)关于社会科学团体开展科普工作的 设想张中睦(2.74)领导者气量来源初探—兼论气量 修养唐忠(2.80)论建立中…  相似文献   

17.
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是当前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社会主义及其前途和命运 ,时下有一股暗流 ,虽经不起推敲 ,但确实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人 ,贻害无穷。一曰“趋同论”。认为我们现在搞的和资本主义差不多 ,充其量是“小异”而“大同”罢了。其实 ,判断一个国家的性质 ,应该看本质的东西。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确实使用了一些本来不是资本主义属性的、但在资本主义国家通用的方法、手段 ,如市场经济、非公有制、股份制、股票等 ,但我国的基本制度并没有变。在经济上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引言 1、社会主义制度在人类历史上已经生存了70年。如何重新认识和评价这70年的历史,无疑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相当敏感的大课题。现在流行着一种可以概括为“三论”的说法:一是“早产论”。认为本世界上半叶在经济不发达落后国家相继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历史选择的失误,社会主义制度应当产生于发达资本主义之后而不应在此之前。二是“屈从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与资本主义制度共处、竞争的过程中,愈来愈呈现出屈从于资本主义的倾向。三是“补课论”。此论有两种含义:一曰“补资本主义的课”,一曰“补商品经济的课”,这两种补课论的精神实质实际上一致,都无非是以现代资本主义所拥有的制度和财富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衡量当代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成龙 《人文杂志》2004,(4):49-54
“变相资本主义论”是海外关于邓小平理论价值取向的一种判断 ,本文系统梳理了“变相资本主义论”的思想内涵 ,全面分析了邓小平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揭示了“变相资本主义论”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社会主义究竟是空想还是科学?当前的改革,究竟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谌克祥在《理想的社会主义和现实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批判了所谓“空想论”和“超越论”的观点,认为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和将要实现的社会主义是有距离和差别的,不能因此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的理想,也不能因此脱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超越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