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群体是一个具有超血缘、超地缘、超种族、超经济、超阶级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它与政府、其他社会群体、国外宗教群体以及其自身内部不同教、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要使这些关系保持良性互动状态,必须遵循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平等合作、文化上交流互补、习俗上包容尊重的原则。保持宗教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协调统一战线内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方式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具有信息传播快捷方便、获取信息量大、交往成本低等优点。其的交往主体和对象均是以网络作为交往媒介的特定群体。网络空间人际交往主要是以情感交流和发泄为目的的私人交往活动 ,其选择性和匿名性大大增强。这种交往方式对现实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是交往的平等与关系的不平等 ;其次 ,它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 ;再次 ,它在客观上造成社会知觉的模糊性 ;另外 ,它所形成的社会群体结构松散 ,凝聚力差 ,且容易导致群体隔离和人性变异 ,形成反社会亚群体  相似文献   

3.
公共关系的核心内涵是社会认同,认同是公共关系实现的前提,也是公共关系展开的过程和结果。网络社群颠覆了大众传播模式下围绕支配性群体所形成的"制造共识",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认同——基于广泛连接的社会网络,个体主动参与到社会认同的构建中,个体与个体彼此之间的信息流动,逐渐形成了超越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的无边界、分布式延展的社会认同模式。公共关系实现的过程就是以"互动仪式"为核心,以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为纽带,实现对话与交流,推进个体认同、群体认同乃至社会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社区及社区文化形象 社区是社会学研究者在分析社会问题时,所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从事共同的经济、社会活动,并具有某些共同的价值标准,和相互从属的心理需求的一定社会群体的社会单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流动日益频繁,以及大众信息媒体普及,社区观念缘于社区群体共同的利益需求,通过交流与协作,得到日益强化。  相似文献   

5.
个体和群体是哲学历史观的又一对重要范畴,它反映和揭示的是社会的人际关系。 一 社会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联合起来的有机体,而人和人之间的联合又是通过各种社会群体来实现的。那么,什么是群体?什么是个体呢? “群体”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指由众多人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和特定功能的相对稳定的人群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6.
<正>明清时期处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大社会变迁时期,对于这一社会巨变时期的考察,社会群体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在明清社会的剧烈变动中,旧秩序的解体和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社会群体从行为方式到价值观念,无不透露出大量的社会信息,折射出社会的发展变迁。不同的群体所表现出的焦虑、为维护秩序所做的努力、对价值观念的重新塑造、对社会身份的重新定位等都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不过以往研究对象相对集中于社会精英群体,如官僚士绅群体等。近年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社会转型中崛起的经济能人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的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一批具有超凡能力、并卓有成效的经济能人迅速崛起,形成为一个新生社会群体。该群体目前主要由农业专业大户、个体工商大户、私营企业主、乡镇集体企业管理者四部分人组成。这一群体崛起于当代中国农村,是体制改革、农村商品经济和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国家支持和社会期待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还分析了农村经济能人群体崛起对于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小说《八月之光》中,福克纳采用多视角结合的叙事模式,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创造了传统艺术手法与现代创新技巧相结合的独具艺术魅力的叙事作品,揭示了个体经验的意义、社会群体的本质、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孤独困惑、个体身份的形成以及人类生活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多重主题。  相似文献   

9.
群体归因偏差及矫正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社会群体对于社会认知和人的发展的归因偏差主要表现在过度归因于体制和政策、社会认识偏差、人情认知偏差、社会浮躁心态与社会牢骚等方面。因此,应通过克服归因从众心理,克服群体归因极化模式,提高元认知水平和强化自我控制等对策,使个体与群体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中,需要各民族成员把文化上的相互尊重、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宽容和信任、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等观念不断演进并内化为个体成员自己的日常认知、情感和价值。从多重身份视角来研究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的建构,就是要避免某一群体对个体成员身份的垄断,摆脱单一群体对个体的控制。文章梳理了身份认同、多重身份、嵌入式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多重身份建构和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内涵;解析了身份与认同的逻辑关系;在分析研究当前相互嵌入式社会建设中的多重身份困境基础上,提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中必须考虑各民族的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与内地对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政府支持方面,香港是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而内地是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在社区支持方面,香港是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服务为主,而内地是以政府组织的社会服务为主.在群体支持方面,香港残障群体既依赖初级社会群体的支持,又依赖次级社会群体的支持,而内地残障群体主要依赖初级社会群体的支持.香港与内地残障群体社会支持方式的差别给内地残障事业和残障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人口是个群体概念,与人、人类有质的区别,人口属性与人的属性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尽管人口是由个体的人所组成的,但是个体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并不必然地被群体的人1:7所表现,作为群体的人口有时难以直接表现出作为个体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13.
个人组成为社会群体的核心机制在于人们的认同和变异,群体属性及其成员的资格确定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共性以及本群体与周围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的认识,即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群体所处社会情境中的其他群体和社会力量对这个群体的观点,即社会定义.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是造成族群体演变的主要机制.本文使用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的概念,分析了保安族族群演变的过程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只有在社会里并通过社会群体才能生存和发展,而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着整体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确认自己的群体利益。根据能否实现群体利益这一标准,社会群体逐渐统一着自己的价值观。一定的社会群体生活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而文化是一种社会遗产,它具有历史连续性,并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而形成为民族的传统,因而它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群体的价值观。社会群体形成统一的基本价值观时,势必相应地建立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判断标准。最初,群体的各个成员在运用群体价值观去衡量某一具体行为时,  相似文献   

15.
社会良性环境意识若干理论问题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个体以及由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对环境认识水平对人类如何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讨论的社会良性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应该有的对环境的正确的认识。 1.环境意识、社会良性环境意识的概念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现象和环境行为能动的反映和认识。 当代社会,物质生产飞速发展带来的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人类社会不仅要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而且要建立社会良性的环境意识。社会良性环境意识是由人类群体构成的不同规模社会单位在与环境关系中建立起的具有合理层次结构、对环境与人类关系主动、科学、整体的认识和反映,是一种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整体观念。 社会良性环境意识不同于一般性的人类个体对环境的认识,也不同于人类社会群体对环境非系统的、盲从、低层次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6.
社会意识从主体角度来考察,可分为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群体意识是人们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如团体、政党、阶级、民族等)的共同意识,是对社会群体生活条件的反映。个体意识是个体实践的产物,是个人特殊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个人的特殊环境、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的反映。群体意识向个体意识是可以内化的,但究竟怎样内化,其过程和机制怎样?研究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理论意义在于它是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共同关注的课题,体现了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其实际意义在于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探讨出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具体途径。本文试图从信息论的  相似文献   

17.
侗族传统社会内部,不仅人际关系呈现出和谐、良性的总体特征,而且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形式多样,群体生活丰富多彩,群体之间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主流格局表现出互相宽容、尊重和团结协作的关系状貌。  相似文献   

18.
侗族传统社会内部,不仅人际关系呈现出和谐、良性的总体特征,而且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形式多样,群体生活丰富多彩,群体之间关系密切、互动频繁,主流格局表现出互相宽容、尊重和团结协作的关系状貌。  相似文献   

19.
国家相对于民族群体而言,是大社会组织与小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民族群体内部的和谐是构成国家和谐的基础;民族群体为个体责任感培育、道德意识构建、秩序维护、情感滋养提供着现实而生动的场域,这不是现代化需要解构的社会组织,恰是对解决现代化中的个人归属与认同及构筑更大的社会内聚力持续有影响的情感依托。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淡化具有群体特征的民族意识、宗教意识,参与公民身份下的社会关系构建,将有助于民族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0.
说到竞争,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生物界的生存竞争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经济竞争。其实,在社会主义的教育领域里也存在着竞争。社会主义的教育竞争是指在教育领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在相互独立、平等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规则,为最先达到预期目标而奋进的过程。它一般有如下三种方式、一种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教育竞争,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级教育部门之间、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竞争;一种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教育竞争,即学校内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学、教竞赛;还有一种是个体与个体自身或群体与群体自身之间的竞争,(亦即自己与自己竞争),也就是群体或个体在原有基础上制订适当的计划,确定奋斗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这个目标。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教育竞争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粗述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