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七月,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室发起和主持召开了“敦煌文学座谈会”.闻者莫不欣喜,以为自藏书发现以来,八十余年间,这样全国规模的专业会议,还是第一次.会议回顾了敦煌文学研究的历史,介绍了国外的动态,交流了心得和成果,并提出学术论文多篇.老专家,中青年工作者和出版界人士一起,专门讨论了如何协力推进今后学术研究的问题,一致意见是首先  相似文献   

2.
向达等六家辑校《敦煌变文集》,给变文的校读做了开创工作,变文由此渐近于可读。也正唯是开创工作,留下来的有待于弥缝的罅漏也就不少。徐震堮先生作《敦煌变文集校记补正》、《再补》,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我又继徐先生加以补充,综两人所得,约一千几百条。现在把涉及训诂假借或较难通晓的条目节录于下,名之为“录略”,以备读变文和治唐五代民间语言文字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训诂学界卓有成就的新一代专家、杭州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博士导师郭在贻先生生前和他的助手张涌泉、黄征合撰的《敦煌变文集校议》,是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敦煌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列为浙江省社科“七五”规划重点项目,最近由岳麓书社以繁体手书分精、平两种规格影印出版.该书专门研究《敦煌变文集》的校勘问题,是继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以后校勘学方面的又一重要著作.它不但是敦煌变文研究的必备参考书,而且对其他写本古籍的校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的出版,对国内外瞩目的敦煌学的研究,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敦煌歌辞总编》一书中20多个“待校”或随意改字而失误的词语作了细致的校议。  相似文献   

5.
敦煌词校议     
敦煌词的发见,提供文学史研究者研究词的起源和发展的线索,也使人们看到了初期民间词的面貌,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民间词内容方面的广泛反映现实和语言的质朴真挚;又由于敦煌词是用口语写的,所以它对于汉语史的研究也是一份珍贵的材料。但由于这些词的写本出自民间,其中有不少同音通用字和写错了的字,也由于它运用了当时的口语,现在读起来就不能不碰到困难,也就不能不化一些校勘、解释的工夫来扫清研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语言研究上,“缺乏历史的基础”就必然会“陷于被禁的领域中”这就是说,要使语言学理论不带有诡辩性或任意性,就必须使其符合语言的具体实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不对诸断代史料和全部史料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深入的分析、考察。本文正是根据恩格斯所提出的这一原则,通过对《敦煌变文集》(以下简称》变文集》(中所有单音量词重叠现象的剖析,来探讨《变文集》中的量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作一下断代的部分考察。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中,受事主语句是大量存在的,与施事作主语有着不同的语序。它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梅祖磷在《唐宋处置式的来源》一文中认为,各种受事主语句从唐宋开始陆续出现。变文,作为唐五代说唱文学的一种样式,保留有较多的接近当时口语的语言材料,本文就想利用这些材料,看一看受事主语句产生初期的情况。以《敦煌变文集》为基础,从两方面对该书中的受事主语句进行分析:gi.特征;圣2.产生的可能性原因。本文用Na代表施事,NP代表受事,V代表谓语动词。至于主语,则基本根据相对位置来划定:在V前的Na或NP就是…  相似文献   

8.
《敦煌变文集》的称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变文以接近口语的形式写成,是研究唐五代时期汉语语法的宝贵资料。本文从“称数的基本方式”、“定数和不定数”、“倍数、分数及其他”等三个方面,采用统计见次率的方法,对敦煌变文中的称数法作了客观的描写。最后附带归纳了变文中所出现的量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敦煌变文集》中《孟姜女》、《王昭君》、《董永》、《张义潮》、《张淮深》等变文进行补校,对《捉季布传文》又提出几条补校意见。或补缺文,或对错乱难晓其义的文字探求本字、更正标点、揭示致误之山,皆言之成理,甚有参考价值。如“莫怪适下频下泪”,作者以“适”为“滴”之误,“下”为重迭号之误;“红检偏承宠,青娥侍妾时”,以“检”乃“颜”字之误(涉“验”而误),“妾”为“寝”字之借。皆一经点破,原文之义豁然。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学生黄征,自从进入杭大攻读硕士学位、继而跟我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专攻敦煌学。由其发表和出版的论著来看,内容涉及王梵志诗,变文,双辞,《儿郎伟》,以及愿文等。其论著的性质由文字音韵训访人手,以小学的功夫来治敦煌学,旁及典章制度、宗教民俗和医卜星相等杂学,故其研究大批信而有征。吴伟是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的会员,从1991年起与黄征联名发表文章,在敦煌愿文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成果。敦煌愿文的研究,以前虽然已有,但都十分零碎,而且没有突出“敦煌愿文”的名称,影响不大。所以黄征、吴伟对敦煌愿文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郑炳林先生的《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和王仲荦先生的《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的录文、校注,细按所涉诸地理文书原卷真迹之图片,采用对校或理校,加以考订辩驳,整理成文,主要成果共19条。  相似文献   

12.
“失来莫怪后到。”(页196)按,“失”当作“先”,字之误也。同页上文:“有七人先来,一人后到。”故此句承之以“先来莫怪后到”,上下呼应也。《董永变文》:“少先父母大恓惶。”(页111)《搜神记》:“今死矣,无罪知复何言。如其当先天下。”(《变文集》页877)二“先”字皆“失”字之误。此“失”“先”二字互讹之证。“限百日之内,有使臣诏来,进一日亡,退一日则伤。”(页196)按,进,早也;退,  相似文献   

13.
唐五代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现代汉语各种语法现象的形成,大多是在这时演变形成的。古汉语的“矣”与现代汉语“了”的演变,也在这一时期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汉书》音切校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华书局标点排印本《汉书》音切及与音切相关联的讹误字进行校勘,明确指出讹误字、造成讹误的原因、正字当作某。笔者主要采用内证法,即在考证颜师古音切声韵系统的基础上,证明反切上下字与直音用字的讹误;同时兼用外证法,即引证《左传》、《史记》等典籍证明某字当作某。本文既是校勘古籍的重要发现,又是研究颜师古(包括所引二十三家)语音系统的基础。只有纠正音切同字讹误,才能准确地考察颜氏音系。本文共有一百一十余例,这里选取三十余例,就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5.
《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是目前辑录敦煌契约文书最丰富且释录精审的一部著作,是学界研究敦煌契约文书不可或缺的资料.笔者对照敦煌契约原件图版,通过文书内部互证,对《敦煌契约文书辑校》的录文进行了一些拾遗补缺的勘正工作.  相似文献   

16.
《苏轼文集》点、校失误举例金诤由孔凡礼先生点、校的《苏轼文集》73卷,是迄今为止收录苏轼散文最全的点校本。该书198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已有一些人士指出其点、校的若干失误。因此1990年该书再版时,孔凡礼先生作了一系列订正。但问题仍然不少。笔者仅在...  相似文献   

17.
古籍整理中的标点工作,目的在于引导人们通顺地阅读和正确地理解古书原文。标点上的失误,不但与这一初衷相违背,反而会给读者运用古籍资料从事专门研究平添新的障碍。《春渚纪闻》十卷,宋人何(?)撰,中华书局把它收作《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加以校勘标点,于1983年出版发行。这个点校本对于该书的传布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为现代的读者阅读和使用该书也提供了许多方便,但也不是没有缺陷的,仅就标点而论,仍有一些欠妥和可商之处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选取阅读点校本《春渚纪闻》时浅见所及的标点问题二十六条,依其致误的原因归为六类,再对纠改的方法试加推求。  相似文献   

18.
《全宋词》中方有开小传有多处疏漏和失误,包括名号、生年、任职、著作等许多方面需要补正。  相似文献   

19.
比勘百衲本与中华书局标点本《三国志·蜀书》的异文,并纠正标点本的一些文字讹误。  相似文献   

20.
《文选》李善音注,是研究初唐语音系统和《切韵》音系的重要资料。但其正文与音注在千余年的多次传抄与翻刻刊印过程中,被切字和音切字皆有讹误。虽经历代学者勘校订正,尤其是经清人胡克家的考异校订,多有鳌正。但由于前人的勘校往往只是从局部出发的就字论字,而未能从李氏音切所反映出来的整个语音系统来着眼,故而难以订正无遗。笔者在整理考订李善音切,构拟其语音系统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音切与李善反切系统出入很大,经参比、考证、校勘,发现这种出入有的是由于正文或音切用字的讹误所致。在此,笔者不揣鄙陋,暂列出其中二十条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