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汉末三国时期 ,宗族内部个体家庭已成为社会生产活动的核心 ,宗族已从组织退变为父系血亲的聚居群体。宗族瓦解 ,个体家庭作用上升  相似文献   

2.
两晋南北朝妇女的参政活动,比三国时期有所增加。其中宫廷妇女参政机会较多,士族妇女可以有机会参政,庶族妇女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参政。研究这一比较突出的现象,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的嬗变可以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谶纬包罗繁富,是魏晋南北朝士人的必读书。它推动了赋的繁荣。谶纬的五德历史观是赋家颂扬君命天授的最有力工具。谶纬的祥瑞之象是赋家歌功颂德的最佳材料。赋家还广泛吸收借鉴了谶纬中的天文地理等丰富内容。谶纬的想象丰富、语言精美还影响到赋的奇丽之美。  相似文献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进入了为期三百余年的大动荡、大分裂时代,中间除去西晋有过短暂统一之外,大江南北一直分治,且各自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破坏。胶东半岛先属曹魏、西晋,后又先后被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政权统治,直到隋重新统一中国。大分裂时代,胶东半岛地处南北海上要冲,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又是朝鲜和日本与中国南北政权交往的必经之地,虽然与南北地域路上交通时有阻断,但海路始终相通,海上活动依旧频繁。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棋类博戏的情况进行考察。这一时期的棋类博戏不仅有樗蒲、围棋等,还有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胡戏。博戏在丰富社会文化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玩物丧志,同时网络的发展,也给棋类博戏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之后,山东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考古陆续有新的发现,其中临沂洗砚池晋墓的发掘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济南城市考古又有新进展。学者们对过去发表的考古资料和新发现的资料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成果,突出表现为佛教造像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林业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这与当时林政的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涉及到林业官职、政策、法令、赋税的相关经营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了其时林政的一些基本特点以及对林业发展的影响,以期给现代林业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河东薛氏是蜀汉灭亡后从蜀地内迁至河东的一支少数族豪强家族。南北朝时期 ,薛氏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世家大族。但由于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 ,薛氏不同房支的发展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西祖”一支向文的方向发展 ,逐渐具备士族的文化特征。其社会作用从地方性、军事性逐渐转向全国性和政治性 ,其发展持续不绝。“南祖”一支则沿着割据性和军事性的方向发展 ,虽然因其军事力量跻身高门 ,但始终保持了地方豪强的分裂性和破坏性 ,其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断续性。河东薛氏西祖和南祖的发展历程 ,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豪强发展方向的两种典型  相似文献   

9.
诸葛亮死后,不少两晋南北朝人士都以他来自比或将他人比作诸葛亮。这其中有胸怀大志的人士来自比的,有以贤臣、贤相来比赞的,有以诸葛亮与刘备君臣际会比来附的,有以顾命大臣如诸葛亮受遗命辅政来类比的,等等。他们因为与诸葛亮在抱负、经历、业绩等方面有共同点,所以用诸葛亮来自比、类比。这种形式是一种称颂、赞誉。统计这一比附形式的数据,自比或被比者达18人次之多,朝代有西晋、东晋、南朝的刘宋、萧齐、萧梁,北朝的北齐、北魏、西凉、后凉等。这一比附现象的时间跨度长,涉及地域宽,被比附的人次多,足见诸葛亮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认可度和影响。不过,这些自认为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的人和事,其形象远不如诸葛亮完美,其影响远不如诸葛亮深远,他们中的多数已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历史证实,诸葛亮可比而无人能比肩,更难以超越。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东吴、两晋时期佛教在浙江的传播情况,可以发现:东吴是浙江佛教的良好发轫期,西晋为浙江佛教的相对回落期,东晋乃浙江佛教的重要发展期.东吴、两晋时期浙江佛教的主要特点有:与浙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成正比关系;佛玄融合的文化景观;奠定了浙江佛教的“义学”特质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旱灾多发期,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和江南、中原及西北等广大地区。旱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各封建政权对赈灾工作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实物赈济、移民就食、减免租调和徭役、掩埋遗骸、放贷、减轻刑罚、节约开支及开关弛禁等一系列赈济措施,对于减轻灾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及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仙道文化的影响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仙道诗歌。南北朝仙道诗是指南北朝时期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其形象塑造和意境的创造都是以道教活动为本原的诗歌;具体则包括南北朝时期以说明道体本身或者述说道教的神仙及信仰者(包括道士)的事迹、活动以及描写道教的宫观、名山,记录道教斋醮仪式活动和阐明道教教义,并宣扬信奉之效果及自我体道的情怀为题材的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13.
在仙道文化的影响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仙道诗歌。南北朝仙道诗是指南北朝时期以道教活动为题材的,其形象塑造和意境的创造都是以道教活动为本原的诗歌;具体则包括南北朝时期以说明道体本身或者述说道教的神仙及信仰者(包括道士)的事迹、活动以及描写道教的宫观、名山,记录道教斋醮仪式活动和阐明道教教义,并宣扬信奉之效果及自我体道的情怀为题材的诗歌作品。  相似文献   

14.
史学界和农学界向来重视对魏晋南北朝期农业发展的研究,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1949年的萌芽时期;1949至1978年的成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全面发展时期。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也逐渐从对当时农业经济制度和技术的探讨、对古农书的整理校释,发展到将其与饮食学、社会背景、自然地理及环境气候、考古等学科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为这一时期的农史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对书法艺术展开大规模研究是在唐代,但取得令后人引颈成就却在两宋。在经历了历史的湮没与战火毁圮之后,两宋致力于书迹的搜集印行,其难度之大更映衬了两宋书帖不可估量之价值。并且,在搜罗印行的同时,两宋学者形成了一大批书学研究著作,或倾力于书艺,或偏重于典籍,或用心于评点,在书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诗文应“以意为主”是魏晋南北朝作家和理论家的共识,但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却常常有“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困惑。丰富、新奇、精细、巧妙、深刻、高远、有余味、古等是这一时期人们在立意、构思上的普遍追求。  相似文献   

17.
印度佛教是中国佛教的源头。中印佛教的传播,通常有海、陆两条道路。海、陆佛教交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打通。中印佛教交流实现了海、陆环形循环,相对于陆路佛教传播,海路传播研究相对要冷清一些。不过,钩沉中古时期的佛教入华文献,可以发现:自魏晋始,海路弘法的道路逐渐顺畅;至东晋南北朝,外籍僧人沿海路来华者渐具优势。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交流史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18.
徐州位于黄淮海平原,自古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文化兴盛。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后,逐渐在神州大地传播开来。徐州作为中国古代多种宗教汇集之地,这里佛刹林立,高僧云集,为当时佛教重镇,在汉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传播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持续动荡和战乱频仍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量的国家编户为了生存的需要而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以求得庇护,使得城市的粮食供应遭遇很大困难。粮食安全成为关乎一个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政权根据当时的实际,纷纷制定自己的粮食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满足京都和地方城市的粮食供应。  相似文献   

20.
由于统治者对赋创作的引导,南朝赋创作题材狭隘,思想境界不高、多缺乏社会现实意义,但题材上有新的开拓,有些题材的开掘比前为深,山水赋、田园赋和反映社会变革及重大政治事件的作品,抒发作家个人情怀的作品都产生了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佳作。南朝赋也与其抒情化、诗化的趋向相一致,在语言艺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北朝赋数量少,但南朝作家入北,南方的创作技巧和语言艺术上积累的经验与北方刚毅之气及作家之思乡情绪结合起来,便产生了一些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社会内容的作品。从赋的总体发展趋向来说,整个南北朝时代,是一个逐渐抒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诗化的过程,从艺术表现方面说,南北朝也是赋在形式上进一步美化的过程。南北朝赋在开拓和深掘题材、挖掘汉语艺术表现功能方面,在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重新寻找自己的发展目标方面是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