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际核恐怖主义是当今乃至以后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国外学者一般认为,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需要阻止核武器与可用的辐射材料被潜在的核恐怖主义组织和恐怖分子掌握.据此,又提出了威慑范式、“三无原则”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情报共享等防范国际核恐怖主义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本文认为,防范核恐怖主义要根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多元预防.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分析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各个学科中研究政治暴力问题的学者普遍认为,恐怖主义是政治暴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不是一种哲学,也不是一个政治运动。有史以来,许多国家和半官方组织都曾由于各种政治原因或目的,把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武器或方法。这种特殊形式的政治暴力有五个主要特点: (1)它是预谋的,旨在造成一种极度可怕或恐怖的气氛; (2)它所针对的是比暴行的直接受害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革命到革命文化——20世纪革命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少杰 《求是学刊》2007,34(6):16-19
"战争与革命决定了二十世纪的面貌。"对于过去不久的20世纪,在其百年历程中,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句或术语能够概括这样一个其波澜壮阔的形式超过了以往人类所有时代的影响、其深重广泛的内容逾越了先前一切人类世纪的蕴涵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就是"革命"。可以说,"革命"就是20世纪的"步伐"、"踪迹",甚至就是"路标"和"指向","革命"仿佛与20世纪互为表里,融为  相似文献   

4.
研究法国大革命在苏联有久远的传统。从50年代末开始,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研究在许多国家有了蓬勃的发展。学术界发现了很多实际材料,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从而使人们对一些解释法国大革命事件的传统论点产生了怀疑。对过时的评价重新研究、摒弃教条主义模式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了。为了就苏联史学界深入发展法国大革命研究的途径交换意见,苏联科学院世界通史研究所于1988年11月举行了一次有全国各地30位史学专家参加的圆桌会议。会议讨论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问题涉及雅各宾专政的主要问题。苏联史学家传统上对这一革命时期很感兴趣。从20年代起,苏联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特点就是雅各宾中心论,这一观点一直保留到近几十年。苏联史学家认为,雅各宾专政是革命民主  相似文献   

5.
日本企业经营发展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企业经营在战后之所以能够取得惊人的发展,是因为日本善于掌握"家族主义"与"合理主义"的平衡.目前日本经营学对外国经营学者来说,还是一个难解之"谜".一般外国学者对于日本企业经营所取得的成功,往往认为是这样几个因素促成的:1,美国的援助;2,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景气;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基础工业遭到了破坏而不得不更新陈旧的工业设备等等.但这些都不过是偶然的因素,并不是日本企业经营本身内在的因素.而后者正是值得探讨的.一般欧美经营学者认为,欧美国家实行"契约自由原则"(可以随时解雇工人),采用量材使用、任人唯能的"效率主义",是现代化的、科学的、合理的经营.而作为日本经营学的两根支柱的"终身雇佣制"和"工龄、资历顺序制",则是情绪主义的、封建制度的产物,对经营不利.  相似文献   

6.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决不是孤立的。它既有前史,也有后史。对它前后分期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此外:它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对现代社会的重大事件还能发生作用吗?它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吗?它的成就是否只经过一场理性的改革而不必经过任何流血冲突就能得以实现呢?其实,诸如此类的问题均来自对法国革命的简单理解。另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法国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没有完结,因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只有5年时间(1789—1794)参与了社会管理。还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不具必然性,它是由知识阶层发动的一场文化大革命,这些知识阶层受错误理念的引导,他们奠定了以后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革命     
"革命"不仅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也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以往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社会历史进程的变革之中,其实,这是对"革命"这一重要范畴狭义片面的理解.把人类的社会革命仅仅理解成以暴力来夺取政权,这实际上是对"革命"这一概念范畴的误解.这是在语言翻译过程中用中国传统的儒家革命观替代了认识和实践领域中的"革命"概念.我们应当树立一种新的革命观,深入理解"革命"这一概念的本真涵义,倡导一种渐进的思想革命和社会革命.观念创新引导下的思想革命和社会革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这对于建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911年我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至今已七十周年了。这次革命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却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黑龙江是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省分,发端于中原地区的这次革命在这里也同样有强烈的反响。考察 “辛亥革命”时期黑龙江的历史,不论对我们了解这一阶段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还是对研究我国整个“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是很有意义的。一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列强,对我国加紧了侵略。由于腐朽的清政府实行对外国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和对国内人民…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的"双十一"开场之前,有媒体预言这一年的"双十一"将会是最后一年。因为无论是中国的"七年之痒",还是洋气的"The Seven Year Itch",七年总会被认为是一个节点,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希望也需要停一下,总结一下过去、思考一下未来。2015年11月11日24:00,北京水立方媒体大厅,实时直播着"双十一战报"  相似文献   

10.
1981年5月密特朗当选总统,是第五共和国二十三年来第一次由左翼上台执政.这不仅是法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也是西欧和全世界所关心的一件大事,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应.密特朗提出实行"另一种政策"的口号,博得了法国工人、中间阶层和中、小企业主的广泛共鸣.最近,他们提出要通过"平静的革命"的方式进行改革.法国社会党全国代表大会1980年通过了八十年代党的宪章的"社会主义计划",这个计划提出"自治管理的社会主义"作为基本方针之一.下面是法国社会党及其"自治管理的社会主义"的简介.(一)法国社会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5年.1893年,法国有四个大的社会主义组织.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的美国是以科技革命新阶段的发展为其特征的,一般来说,这一阶段始于70年代后期。它对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许多苏联和国外研究者们将科技革命新阶段的形成与发展首先和以利用微电子为基础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推广联系起来。在1987年出版的一部集体著作中,苏联学者们指出:“科技革命现阶段首先是以科学技术创造本身、物质生产、流通和销售领域的电子自动化为特征的。”许多资产阶级学者则认为微电子工艺的  相似文献   

12.
党的"执政"概念和党的"历史方位"的主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深入地讨论了党的执政概念所包含的确切内涵和目前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两个维度,还深入地讨论了党的历史方位所包含的党政关系问题和对正在兴起的公民社会的领导问题.认为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第一个维度是"领导大于执政",党的领导实际所包括的政治关系,要远远大于党的执政所包括的政治关系,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就是执政.理解党的执政概念的另一个维度是"执政包含领导",这个执政概念是一个"大执政"概念,包含了"阶级联合体"和"政权联合体"以及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党领导人民依法当家作主".党和政府文件中使用的"执政"概念就是这个"大执政"概念.这个大执政概念,与现代西方政治术语中的执政概念和体现的政治关系和逻辑完全不同.本文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政关系的架构强调的是民主集中制的"集中",体现的是"党的执政一元化"的趋向.而这种党政关系结构要求党必须保持和体现它的先进性,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中国的党政关系建设在重视法制化的同时还应强调领导者自身的道德文化建设.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对新兴起的公民社会的领导问题是个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就要担负起政府退出后对公共空间或社会自治领域的保证和监督的责任.不仅继续关注如何完善组织和运用政权问题,还应关注帮助人民实现对权利的觉悟并保障人民依法运用、维护和实现权利.这是共产党人的"第二次革命"或"自由革命".目前可以选择实行政治上的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加强执政建设同时重视对公民社会的领导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在苏联的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革命”已经成了一个专门的术语,在文献中,它一般是以HTP这一缩写词出现,这表明“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使用极其频繁的概念。的确,科学技术革命问题不仅是今天苏联理论界十分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而且也是苏联党和国家的决策部门极为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澳大利亚学者T·H·里格比和R·F·密勒在1976年出版的一本研究苏联科技革命的专著中指出:“尽管西方对存在一次所谓‘科学技术革命’曾经鼓噪一时。但是只有少数有远见的科学家和著作家注意到了这场革命的特殊本质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的意义。相反,科学技术革命在苏联却受到了极其广泛的注意。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人以及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著  相似文献   

14.
从甲午战争至今,东亚经历了以"殖民、战乱、革命"为主的60年和以"和平、冷战、竞争"为主的60年。未来东亚是走向"安全、合作、统合"还是"对抗、冲突、内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关系的前景。东亚战略格局几乎每十年发生一次重大变动。目前安倍晋三内阁的某些做法,与甲午战争前十年及伊藤博文内阁有相似之处。这预示着未来十年日本国家模式转型有脱离和平发展道路的危险,使中日矛盾再度成为东亚战略格局中的主要矛盾。中国需要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变化中的日本,加强协调,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反垄断法实行以国家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国家在反垄断过程中居于统治地位.如果说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和有限政府的观念更接近于"无为",强调政府对市场的主导作用更接近于"有为",那么我国反垄断法强调国家以"有为"的方式干预经济.这是因为反垄断的目的是限制市场权力的集中,这一目标只能由国家来实现,国家在反垄断中的主动作用是当然之义.反垄断法律的这一特点正好与我国传统社会中权威主义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相暗合.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虽然反垄断存在的基础是对竞争的干预,但是反垄断的目的也是维护自由竞争,这就要求政府与市场之间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既不能单纯的"有为",也不能单纯的"无为",而应在"有为"和"无为"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儒家的中庸学说在某种意义上为此提供了一个支持点.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等基本问题的研究至今还存在着分歧。恐怖主义因其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特点,以及界定时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在学术上只能得到某些在有限意义上的、并且是有争议的个案,至少在目前还不可能进一步地无限确立一个更确切的、具备普遍意义和永恒意义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教授.这篇文章是受亚洲研究协会中国和内亚理事会委托,为《中国古代史论丛》撰写的.作者主要介绍美国和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情况,也谈到我国台湾学者的研究,在展望未来研究方面,认为值得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并提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学说对历史所作的富有生气的和令人满意的解释",是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们每次拿起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就会了解到作为重大社会技术变革先驱的那些新技术的发展:"微电子革命"、"后工业社会"、"计算机革命"、"自动化时代",等等.由于所有这些都是通过电子计算机来进行搜集、处理和补充数据并在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加以运用的,无怪乎报纸的标题要大呼:计算机的发展正在改变工业和社会使之形成"信息时代".这一改变是进化还是革命呢?从许多技术都是承继以前的发展这一意义上看,它是进化的.蒸气机并不是一下子就从詹姆斯·瓦特的脑子里出现了,而是根据托马斯·纽康姆的机器,而这个机器仍处在草创阶段.同样的,约翰·谷腾堡发明印刷术,也来自以前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9.
王小波因其杂文所表达的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坚定的人文主义立场、个性鲜明的文风被誉为一个"人文学者",一个当代并不多见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一个"自由思想者".相比之下,对于他的小说艺术,人们的接受多少有些迟疑和保留.在知识界,人们似乎更愿意把王小波视为我们时代难得的学者和思想家,而不是优秀的小说家.然而王小波真正热爱和专心从事的是小说创作,或者按他自己的说法,小说才是他的"正业".1王小波自幼喜欢读小说,二十来岁开始尝试写小说,为了专心写小说,于1993年辞去了大学教师的工作.如果不首先了解王小波对小说这门艺术的热爱和理解,很难真正进入他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20.
正加湿器杀菌剂致死事件至今已过去5年,这一事件导致韩国众多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最近韩国检察机关正式对这一事件展开特别调查。金泰中(音)是韩国的一名消防员,2005年的一天,他发现自己5岁的天性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死气沉沉",这是他第一次察觉到不对劲。"孩子只想躺下来,有点发烧,然后他的呼吸很困难。"金泰中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