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SPSS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经济学理论、SPSS实用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重庆市3个经济区中的6个区县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状况进行了分析,可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同时,研究了上述3个经济区的特点及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对策,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重庆市提高农地、农村、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措施以及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三角经济区各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结合“轴一辐式网络模式”、“城市圈域经济理论”及“发展极”的基本思想,构建了适合长三角经济区3PL发展的基本方式——轴-辐式多极圈层3PL发展方式;建立了物流中心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将长三角16个城市分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发展极和四个发展圈域;提出了长三角经济区各城市分区域、分层次的3PL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日益成为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经济区之间的较量突出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增长极,能否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关键取决于是否具备强劲的城市竞争力。在界定城市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郑州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甄别影响城市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以找出提升郑州城市竞争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思想,构建包含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个子系统的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涉及29个具体指标。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中原经济区28个成员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大部分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偏低;城市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程度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提升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对于提升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推动区域内产业联动则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选取2009年三大产业的相关数据,分析经济区内各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关联度及各城市19个产业的关联度,得出沈阳经济区8个城市的产业关联度较高、产业合作性大于竞争性的结论。据此提出构建区域经济协作机制的路径,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沈阳经济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营口、本溪、铁岭、阜新、辽阳8个城市.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正式同意设立沈阳经济区作为新型工业化改革试验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最基本动力机制:交易成本、互补与竞争动力、规模经济.但是沈阳经济区包含了8个不同的小行政区,每个行政区内部的利益协调机制都不同,对沈阳经济区的整体贡献和影响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新的协调内在机制,保证大沈阳经济区体系的协调管理.所以本文在分析内在机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经济区一体化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选取11个经济指标构建中原经济区27个城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数据统计软件,对中原经济区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郑州竞争力最强,南阳次之。指出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不足,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跨省域经济区的形成是经济、社会、生态和城镇整合发展的结果,城镇体系作为经济区的重要物质载体,其规模和空间结构直接影响经济区整体功能的发挥。基于分形理论对经济区意义上的城镇体系进行研究,不同于单纯对城镇体系的考量,必须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科学定位城市职能,进而进行城镇体系的规模和空间整合。以中原经济区为例,选择星座型作为城市体系空间整合的主要,推动城市规模与职能定位、空间分布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沈阳经济区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城市的竞争能力是衡量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故此,以沈阳经济区内八个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沈阳经济区旅游城市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模块对沈阳经济区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计算,依据计算结果进行了竞争力分类,分析了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竞争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庆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城市规模及城市人口增长不平衡、小城镇数量多而规模小三个方面.在依次对都市圈、渝西经济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城市化发展优势及问题的分析基础上,来研究三大经济区适宜联网辐射、放射状推进、点轴结合的重庆城市化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1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潜力研究,为政府制定土地政策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条件基础、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利用效益、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水平为中潜力,属于低度利用,潜力较大。运用障碍因子分析法找出阻碍北部湾经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因素,主要有综合容积率、地均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相似文献   

12.
城市竞争力反映了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发展能力,是客观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发展的标准.中原地处全国的中心,具有呈东起西的作用,是全国重点的开发区,研究中原经济区主要城市竞争力,对于提升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选取中原经济区具有代表性的30个城市的23个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个城市的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并排序,最终提出能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蓝色经济区"内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是阻碍"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一大顽疾。完善"蓝色经济区"城市生态环境法律制度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区域经济法社会本位理念的价值追求。培育三个城镇组团,应加强区域内环境合作,完善立法,强化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发挥司法途径的作用,借鉴其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不断探索自身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具有重大意义,也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现实条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明确要求,科学布局。同时,还必须重点把握4个问题,即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加快区内经济一体化进程,着力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5.
从资源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基础设施承载力、社会承载力以及环境承载力等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沈阳经济区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沈阳经济区8城市中,沈阳市核心作用明显,但各城市发展不够均衡。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对比,沈阳经济区环境承载力整体水平较高,但其基础设施承载力及社会承载力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中原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内29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状况,并探讨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构建了19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将29个城市划分为强竞争力、一般竞争力和弱竞争力3种类型,并分别分析各类城市发展存在的优劣势,最后提出了4条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江苏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定位,分析了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不利因素,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提出了加快徐州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各城市综合实力角度进行城市等级体系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各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计算和排序,再根据各城市综合实力的得分,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城市分类,并对划分后的等级体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心城市形成的经济机制的演变过程,指出目前中心城市经济增长动力在于创新能力,边缘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中心城市辐射力,然后详细分析了中心城市对边缘区经济的传递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经济区增长的四种模式,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区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洋世纪潮的全球涌动,“实施海洋开发”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区域性地加以推进。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划分的11个海洋经济区中,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居于首位,它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负有表率作用和拉动使命;而大连作为核心城市,又对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负有同样的表率作用和拉动使命,所以必须大力加快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的协调发展进程。既要认真考察大连城市经济与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协调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联动效应,又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操作对策:增强海洋开发意识,树立海洋环保观念;大力发展临海产业,调整与改善海陆产业结构;统一规划海陆经济开发,合理布局海陆区域功能;大力开发新兴海洋产业,更新传统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辽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中力拔头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