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是他们哲学思想的基石。毛泽东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的相同之处在于:实事求是的思想是在同错误路线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他们哲学思想的精髓,有着共同的科学内涵,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的统一;毛泽东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要表现在确立和发展上。 相似文献
2.
范传鸿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改革开放20年,建国50周年,我国取得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其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回顾,总结,实事求是便是其中之一.它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为中华儿女所充分演绎和证明着,已成为我国改革建设事业成功的一大法宝.重温这一思想路线,意义深远重大. 相似文献
3.
荣开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
实事求是是世纪之交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事求是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在本世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经历了两次飞跃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赋予这一哲学命题以新的、丰富的内涵。坚持和发展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季宁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1(4):9-11
实事求是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包含将古语升华为科学命题,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观点与群众路线等主要内涵。邓小平坚持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重新恢复和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内涵有了更完善更准确更科学的界定,强调实践至高无尚的权威,支持群众的改革创造,不搞无谓争论而以人民满意为度。 相似文献
5.
胡海波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52-54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六方面主要贡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实践论》、《矛盾论》的理论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展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张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64-65
邓小平站在历史高度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内外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龚育之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4):5-13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同几个哲学工作者谈话。作为参加者之一,龚育之教授当时担任了主要记录的任务。毛泽东在两个小时的谈话之中,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宗教、教育、军事、政治、“四清”运动和阶级斗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丰富而广泛。此次重新发表的是作者根据毛泽东谈话的原记录稿所作的最新增补稿,其中主要记录了毛泽东谈话的原始内容,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毛泽东新解“实事求是”的伦理学意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事求是”这个古老的成语,经毛泽东的重新阐释后,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含义。它被认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的生动概括和具体运用。但从毛泽东对这个成语的使用和它与理想人格及其培养的关系看,它既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义,也蕴含着丰富的伦理学意义。本文力图对其新解“实事求是”的伦理学意义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熊燕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3-55
对外开放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基础。文章从哲学的角度来全新阐述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它包含的哲学基础主要有:坚持实事求是,既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又不抛弃中国的东西;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借助外国的先进技术又必须坚持本国特色;坚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需要外国力量但又必须依靠本国力量等。了解毛泽东的对外开放理论的哲学内涵对我们今天的开放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忠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7
伴随中国革命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推动革命和理论发展的思想路线。在延安时期多次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赋予“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蕴。他在马列研究院改组成立会上作题为《实事求是》的讲话,重申从客观实际出发,寻求认识中国革命规律性,进而用以指导革命实践的思想路线。这次讲话为马列研究院及改名后的中央研究院确立了研究方向,推动其治学方针实现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革命实际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党革命和建设的依据,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时期,重新认识实事求是意在为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本文从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入手,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14.
潘华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运用了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深刻地分析了党内主观主义及其危害,总结了中国革命遭受主观主义的统治而导致严重挫折的深刻教训,独创性地推行了一条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共产党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独立自主地找到了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道路。现在,这一思想路线仍然指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邓小平关于实事求是的论述与毛泽东的论述相比 ,既有许多一脉相承之处 ,又有多方面新的发展。邓小平的重大发展在于 :把实事求是的理论内涵、实现条件、检验标准向前推进了。 相似文献
16.
赵秉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6):29-31
长期的革命实践和探索,完成了毛泽东世界观的根本转变,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有其深刻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光国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用实证分析方法详尽地论述了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一语的用法, 确认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源头, 其实质内容与马、恩、列有理论渊源关系, 继承和大大发展了此一用法, 并具体揭示了其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论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的“实事求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1):89-94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本文阐述了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关于实事求是思想的科学内涵,着重论述了江泽民同志坚持理论创新,对发展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张珍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7):336-339
21世纪的知识经济主要是智力型经济 ,这种经济主要依靠的是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因素 ,是劳动者的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在新世纪里具有独特的价值。对国家和民族来讲 ,创新决定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本文探寻毛泽东超常的开拓创新能力主要根植于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品质 ,由此 ,为培养和塑造创新型人才提供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