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汪曾祺(1920-1997)的小说,总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在那些单纯古朴的旧日人物身上,在那乡情浓酽的风俗气氛中, 在写实的严谨与写意的空灵交织成的优美文字里,似乎隐匿着一种深厚的意蕴。一种并无实体,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贯注于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契领着整体的美学风格,形成其基本格调的意蕴。而这一意蕴得以生成滋养的文化母体正是深厚的民族传统,一种顽强地执着于现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读汪曾祺(1920-1997)的小说,总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在那些单纯古朴的旧日人物身上,在那乡情浓酽的风俗气氛中,在写实的严谨与写意的空灵交织成的优美文字里,似乎隐匿着一种深厚的意蕴。一种并无实体,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贯注于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3.
全篇仅81个字的文章,却一千多年来一直盛传不衰、脍炙人口,即使说不上是奇迹,也算是杰出的妙文了。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相似文献   

4.
杨林 《江汉论坛》2008,6(1):109-112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传递着这样一种文化信息:佛教的世俗化其实就是佛教的人情化,只要是合乎"人情"的,总能够七弯八拐地符合"神意". "神性"可以在世俗生活中溶解,世俗生活亦可以有"神性"的发现.如果说信仰就是对神性的敬畏,那么生活本身也可以起恭敬之念,生畏惧之想.恭敬的态度其实未必只对着神灵,恭敬是一种泛神的态度,一种过日子的态度,或许这也是汪老的<受戒>之道、立身之道和书写之道.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诗化小说《受戒》《大淖记事》里别具一格的画面感为其进行连环画改编奠定了基础,连环画家为呈现小说中"诗意和谐"的意境氛围,运用"留白"、"连续合成"和"烘托"等绘画技巧,从自然、风俗、人性三个方面构建起多维的审美空间。这不仅突显了小说淡雅疏朗的风格特色,丰富了读者清新浪漫的审美体验,而且扩大了汪曾祺小说的传播与影响,为其作品的研究展现了新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精神文明学大型丛书》第17-25部的《广东人精神丛书》,一套9本,2005年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阅读该书,我深切地感到她是弘扬广东人精神的一部精品,对于弘扬和培育广东人精神,推进广东改革开放,建设和谐广东,具有重要的理论建构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一、用敏锐的灵感写作广东人精神党的十六大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  相似文献   

7.
陈芬 《社会科学论坛》2006,(12):167-169
本文从研究"水"的历史文化内涵角度着手,分析出"水"的集体潜意识是自由.从而揭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一句话背后潜藏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8.
《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和谐自然、富于生态美是《受戒》的显著特色。运用新兴的生态美学理论对汪曾祺的《受戒》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美意蕴。《受戒》中的和谐生态美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佛性与俗世人性的和谐上,而且体现在充满了桃源理想牧歌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9.
假如说,一定要让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当代人们的生活状况的话,我以为最准确的莫过于一个"忙"字.  相似文献   

10.
从独特的角度切入,首次把《铸剑》同时作为一首"水的赞歌"来解读.重点剖析小说中的"第三首歌"的"伟丽雄壮"及其全民性的复仇意识.  相似文献   

11.
我抱着轻松而愉快的心情,读完了陈征教授的新著<陈征诗词百首>(以下简称<诗词>).以前我的印象是,他是以研罗<资本论>而著名的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真想不到他对我国古典诗词有如此高深的造诣.展卷吟咏,如饮醇醪,如沐春风,似有取之不尽的思想和艺术宝库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2.
《洛阳伽蓝记》中的佛教与世俗有着特殊的相互嵌入关系:一方面佛教教义充实了世俗观念,另一方面佛教中的功德思想使得后世大兴寺庙求取无量功德。此外,在世俗建筑吸纳佛教建筑风格的同时,佛教建筑也融入世俗文化中的多种元素,丰富了佛教建筑的表象内容。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诞生两百多年来,广为流传,被公认为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它和《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著作,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而在民间广为流传,获得亿万斯民的热爱。不知多少痴男怨女,为它神魂颠倒、废寝忘食;也不知多少骚人雅士为它挽惜哀嗟、拍案叫绝。《红楼梦》读者的泪水,当可汇聚成湖,泛起这伟大的悲剧之舟! 也许是《红楼梦》夺目的光芒使人难洞悉它独有的色调,也许是对其革命叛逆内涵的过  相似文献   

14.
湖北人民出版社最近隆重推出《邓剑秋选集》,这对湖北社会科学界来说是一件盛事。细读《邓剑秋选集》,我深为作者的三种意识所感染,即反思意识、忧患意识与创新意识,这也可以说是该著最明显的几个特征。第一,该书立足于时代,在反思中,突现了改革的时代精神。在我们这个时代,邓小平理论无疑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剑秋选集》中诸多对邓小平理论的阐释之作,正是对我们时代精神精华的系列反思。邓剑秋研究员将反思定位于回答时代的重大课题,就是邓小平理论何以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作者围绕着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笔下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联进行解析与评价,从而探寻社会伦理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精神支持,并联系我国当下的社会集体意识现状,试图解决致富与道德建设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6.
民族及其有关问题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理论问题和重大的现实问题。近几年来,不断有研究民族及其有关问题的著作问世,但在对民族及其有关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最近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凤莲同志所著《民族论》一书,对一系列具有理论性、全局性、时代性的民族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堪称民族研究的一部力作。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对民族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而且这种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增无减。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民族问题的文论达300篇(部…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在穷究物质世界的底蕴和开发自然的矿藏中,已经取得了蔚为大观、日新月异的硕果。但是,无家可归的孤独和无根可寻的失落,“精神的贫乏似乎已成为世纪的病症”。(第197页)在改革与开放的大潮之中,面对价值观念的逆转,许多人感觉到理想信仰的空白和人生意义的迷惘。人们期待着这样的理论著作:以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18.
感谢湖南教育出版社在这世纪之交为我们推出了由周溯源同志主编的《历代忧国忧民诗选》这样一部好书。该书编选了上自《诗经》中的《黍离》,下至当代流传于“大跃进”年代的《请为人民鼓咙胡》,计有 150多篇, 41万言。这 150多篇忧国忧民诗歌大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佳作“有对艰危时事的忡忡忧心,有对破碎河山的悲愤喟叹,有对百姓苦难的哀伤同情,有对黑暗统治的无情鞭笞,有对光明正义的执著追求” (周溯源《中国社会的良知》,下同 )。书中有“注释”、“作者简介”和“赏析”,特别适合具有初等文化程度的广大读…  相似文献   

19.
叶挺坚韧不拔临难不惧的顽强革命精神金冶今年九月十日中叶挺诞辰100周年,叶挺一生有过许多辉煌胜利,但也遭受过许多失败和挫折,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军队、热爱士兵,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一、叶挺英勇无畏、身先士卒,具有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当...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 ,新时期小说始于刘心武的《班主任》 ,但是 ,从新的视角来分析 ,1 980年发表在《北京文学》十月号上的汪曾祺的《受戒》才是具有“全新”意义的小说。这篇小说具有新的价值坐标 ,呈现为一种“革命性” ,无论是主题、视角、文体还是艺术本质、作家的审美意识、小说的艺术精神都有极大的变革 ,有着全新的面目。它在主题、文体、美学风格等方面对新时期小说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