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岸经贸发展使得两岸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提出和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对大陆和台湾经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增长、贸易、投资和就业角度分析了两岸共同市场对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效应。同时也讨论和分析了闽台共同市场对福建和台湾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制定并调整了一系列对台经贸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台湾当局渐进地放宽了对大陆经贸政策。同时,民间企业也开始奔赴大陆投资办厂。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直接带动了两岸间接贸易的快速发展。80年代末期台湾主要的出口对象开始呈现出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大陆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大事记     
《福建社科情报》2006,(5):F0003-F0004
7月份 27日为期两天的“经续会”登场。陈水扁出席并声称,在“‘台湾优先、投资台湾优先’基本思维与架构下,拟定两岸经贸政策”。“经绩会”总计达成516项共同意见,原在“小组会”中被台联党删除的两岸直航与大陆投资40%上限等议案列为“其它意见”。  相似文献   

4.
纵观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大致由两个层面构成:一是理念与立场层次,主要涉及两岸定位与台湾前途,为其制定两岸政策的政治理论基础,起主导与决定作用;二是政策与执行层次,涉及如何处理两岸政治、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为指导实践,是从属性的。民进党大陆经贸政策虽然属于后者,但其制定与调整也是在上述两个层面上展开。  相似文献   

5.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提出三项推动两岸合作交流事项后,在台湾引起积极的反响。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三项措施包括:第一,尽快将海峡两岸的客运包机,由节日化转向常态化;第二,要采取措施,解决台湾特别是台湾南部地区农产品到大陆的销售问题;第三,要尽快地恢复和解决大陆的渔民到台湾去实行劳务输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影响闽台经济关系的主导因素及其前景估计 作为两岸经济关系的一环,闽台经济合作深受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影响,尤与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福建自身投资环境因素变化的制约。 首先,就台湾方面看,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控制程度。台  相似文献   

7.
民进党及陈水扁以分化台湾,同时也分离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危险策略取得台湾的执政权。其继续执政必须面对直接影响岛内民众生计、生活方式与政治前景的两岸关系。尤其是在台湾经济必须依靠大陆腹地才能步上“长多”轨道的现实之下,如何选择两岸经贸政策,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民进党大陆经贸政策的回顾中总结其特性.并对未来的走势作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结束,代表国民党参选的马英九获得大胜,预示着海峡两岸关系将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新时期,迎来两岸经贸关系大发展的新时代。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将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更为积极开放的大陆经贸政策,与大陆进行经济合作。其中,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将会很快成为现实,海峡两岸期盼已久的直航将逐步落实,“陆资进岛”与放宽台商大陆投资限制会逐步开放,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与制度化建设也会提上两岸协商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9.
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以来,台商就迈开了投资大陆的脚步。从1990年开始,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络绎不绝,传统产业掀起了第一波的投资大陆热潮,1993年时达到了高峰。1995年前后,在两岸频繁的学术交流推动下,台湾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热络起来,与传统产业的投资交相辉映。到去年又掀起了第二波的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热潮,半导体等科技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挑战当局“戒急用忍”政策积极跨海登陆,发展至今,台湾投资大陆已形成相当规模。据台湾媒体报导,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已达5万多家,投资项目达2万多件,投资金额已逾700亿美元(也有称1000亿美元),岛内三分之一的上市上柜公司都已投资大陆。  相似文献   

10.
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经济衰退,失业高涨成为岛内经济的基调。造成台湾经济衰退的诸因素中,有经济的更有非经济的因素。更为重要的是,在“台独挂帅”的基本路线下,民进党当局仍然反对两岸“三通”。在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两岸经贸进一步融合的情况下,这一以意识形态挂帅,  相似文献   

11.
民进党及陈水扁以分化台湾 ,同时也分离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危险策略取得台湾的执政权。其继续执政必须面对直接影响岛内民众生计、生活方式与政治前景的两岸关系。尤其是在台湾经济必须依靠大陆腹地才能步上“长多”轨道的现实之下 ,如何选择两岸经贸政策 ,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民进党大陆经贸政策的回顾中总结其特性 ,并对未来的走势作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台湾采认大陆学历政策随着台湾政局变动,其出台受到台湾政治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三个时期,颇为周折。采认大陆学历政策有了新的进展,2011年1月,台湾当局正式启动采认大陆学历,这是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的话自从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两岸在经贸往来中优势互补,使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在一个更广阔的市场中得到优化配置,市场空间的扩大使两岸经济保持了较稳定和持续的快速增长,两岸人民的福祉在这种经贸交流与合作中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两岸教育交流与互动是沟通大陆和台湾同胞民族感情的纽带和桥梁,是推动、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来,随着祖国大陆对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就业政策的开放,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人数迅速增加,这对两岸人民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推动两岸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增强台湾青少年的祖国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都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如何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加大同台湾教育界交流合作的力度,做好台湾人民工作,让两岸的青年人携起手来,共同促进中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这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44年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期间所制颁的《专利法》,历经六次修改,逐步形成了以该法为核心,体系较为完整的专利制度。为适应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台湾“立法院”继《商标法》之后,又于1993年11月19日“三读”通过了专利法修正案,并于去年1月21日起付诸施行。修改后的专利法不仅对台湾专利制度的完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而且有助于台湾以“独立关税区”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因此,分析并探讨台湾新《专利法》的特点,对增进两岸经济技术的交流和贸易往来,进一步扩大彼此在经贸技术领域里的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相似文献   

16.
两岸贸易结构与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台湾地区实现第二次"政党轮替",重新执政后的国民党采取更为积极开放的大陆经贸政策,从"三通"枷锁的解除到ECFA的签署,一系列经贸合作制度化进程得以推进。本文比较了政党轮替后两岸经贸政策的主要变化,从贸易额变动和产业类别变化两方面回顾梳理了政策影响下两岸贸易结构的演化过程,总结了两岸贸易发展近年来的新趋势,并对今后两岸经贸来往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序言台湾资本海外投资始于1959年对马来西亚的投资,自此之后,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主要投资地区之一。1959—1979年期间东南亚地区是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首位投资地区,1980—1985年期间则是仅次于美国而退居第二位投资地区;但自1986年以后,台湾中小企业大量地向东南亚地区、中国大陆转移出口工业生产基地,东南亚地区和中国大陆成为了台湾资本海外投资的首要投资地区。本文拟探讨:(1)东南亚地区在台湾资本的世界海外投资中地位的变化趋势及其经济背景;(2)1987—1996年期间东南亚…  相似文献   

18.
构建海峡两岸风险投资合作平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风险投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仅成为成效斐然的投资事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园区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台湾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在岛内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现阶段,大陆风险投资总体上处于初期阶段,迅速发展的高科技产业还面临着投融资的困扰,因此,必须优化大陆风险投资的宏观环境,以高科技园区为载体,积极构建两岸风险投资的合作平台,推进两岸风险投资的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19.
陈炜 《东南学术》2008,(4):65-68
台湾的综艺节目对大陆有较大的影响.学习台湾综艺节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模仿和复制,而应该是把握其节目核心理念后,根据本地的审美习惯和收视习惯进行创新.大陆正逐渐重视主持人在综艺节目中的作用,有些电视台开始围绕主持人来策划与设计节目流程.虽然在综艺文化的交流上,目前主要是台湾对大陆的单向影响,但互补互利,共生发展,推进两岸电视综艺节目的进一步交流仍是两岸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近20年来,经贸交流频繁,台湾地区人民进出大陆与内地人民接触日多,乃至有内地女子远嫁台湾的现象,其虽可划分为老夫少妻型、假结婚真打工或卖淫类型及生儿育女型,但由于结婚双方感情基础薄弱、社会阶层较低、经济状况不佳等等因素,其婚后往往伴随家庭暴力等等问题;又因《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的规定,使嫁到台湾的妇女面临不平等的差别待遇。鉴于两岸法律制度迥异,嫁入台湾的大陆妇女(或称"大陆新娘"),面临因两岸婚姻所带来的困境,这需要我们予以正视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