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表演艺术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特点,经过其自身的不断实践与磨合,在时代不断进步与审美的变化过程中形成了如今这样表现形式丰富、艺术价值独特的综合性学科.纵观世界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声乐表演艺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形式,起源早,内容丰富,表现方式多元,一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同时声乐表演有着其自身特有的美学价值,这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与吸收的结果,如何把握好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是文艺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与理论认识,就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王志信根据传统民歌改编而成的民族声乐作品——《孟姜女》为例从他的题材内容、民歌音调、以及旋律发展手法、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伴奏音乐来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把声乐演唱分为了三个阶段,并以此探讨一个歌唱者如何在音乐作品的演唱中,实现作品本身的表达和富有生命力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4.
声乐演唱是多种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一种,其演唱质量的好坏不仅仅由老师的教授水平高低来决定,更主要的是由演唱者自身心理素质、生理机制相互协调配合的程度来决定的。因此,初学声乐演唱者必须要不断地学习表演技艺以及声乐技术,更要在学习中培养和训练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登台表演时以最佳的状态给观众们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幼师书法创作过程与一般书法家创作过程大体类似,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反复揣摩,精心设计,以构成作品。不同在于,幼师书法创作更加注重作品内容的临摹,作品形式的创新与个性,且以楷书为主。  相似文献   

6.
洪峰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其作品阶段特点十分鲜明,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被称为"先锋文学"典范,而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逐渐的呈现出了"去精英化"特点,这一转型的背后是个人于时代的缩影,也是大众文化的趋向。本人从洪峰小说不同阶段创作特点入手,分析其"去精英化"的原因、典型表现及现实意义,并进一步探索当代小说创作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7.
声乐学习过程中需要演唱者学会基本的音乐常识,掌握正确的方法,运用科学的发声技巧,并通过不断地训练找到正确发声感觉,从中寻找规律,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引起头腔胸腔共鸣,以达到最好的演唱效果。本人从事多年的声乐演唱教学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此提出的声乐整体教学法,目的在于让声乐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处理声乐教学中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将生理、心理和情感共同结合起来运用于声乐的表演中。通过教学,使呼吸、共鸣、发声器官与良好的生理状态以及对音乐准确表达等诸多影响声乐的因素能得到配合和协调,从而让歌唱者达到歌唱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向前发展带动了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声乐教育也在改革中有了很大的提升,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办学治疗有明显进步,但是在做出成绩的同时,高职声乐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理念和模式上的缺点。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职声乐教育的现状,探究了如何正确的导向现代的高职声乐教育,为我国的高职声乐教育的做出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声乐学习的队列当中,越来越多的选拔比赛,艺术院校考试以及各种培训课程也使声乐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从而发展并且壮大。但是,随着人数的不断上升,声乐演员的标准并不明确,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员,以及优秀声乐演员应该具有哪些条件成为了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相关的声乐知识以及对演唱技能的研究,了解一位优秀的声乐演员到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安徒生童话》入手,阐述童话与现实的关系,即童话与现实的交织和对立。通过对安徒生童话的创作过程分析,清晰看出,童话作品并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现实之中的社会反映。本文沿着安徒生的生活轨迹,结合安徒生经典作品的创作内容,探讨童话与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感觉所指的是人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而认知指的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每一个人对认知都有不同的看法。感觉是认知的根本,认知是建立在感觉之上的。感觉和认知对于声乐演唱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正确的感觉、认知的逻辑思维才能够为观众带来较好的视听作品。  相似文献   

12.
肖邦一生不会离开钢琴,钢琴已经成为了肖邦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途径,更是可以将创作发挥到至高的乐器。与钢琴的“合作”,肖邦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以及自己独到的演绎形式传送给听众。《第四叙事曲》、升F大调船歌、玛祖卡等作品的横空出世,是肖邦对于音乐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更是人们缅怀肖邦的凭借。本文作者带领大家对肖邦的创作进行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油画创作界,意识形态是无需进行统筹规划转变为艺术状态。艺术家仅需将事物的本质亦或自己迫切需要抒发的情感给予充沛的感情,并运用独特的、鲜活的表现手法,那么值得赞叹的作品就会应运而生。当代油画创作如此,美术教育亦如此。  相似文献   

14.
摄影作品的空间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摄影作品的空间感概念,空间感表现形式和种类,摄影艺术作品创作中多种表现空间感的拍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人类文化积淀中具有重要价值的组成,而声乐的出现和发展也和人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声乐教育课程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的进行改革和修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声乐教育课程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师范院校声乐教育中的文化渗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的过程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要想完美地呈现出这一语言艺术,不仅要有清晰、响亮的声音,还要借用各种语言手段传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1.实验动画短片创作中的故事探索和内涵探索
  实验动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为了表现现实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运用实验动画来表达。而实验动画发展到全体化、规模化生产后,动画短片作品的创作主体、过程、故事内涵等一些列方面发生变化,动画在创作过程中会表达出一定的故事性,而故事里会存在深层的内涵。故事里富有内涵,内涵里表达故事,这也是一部创作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8.
毕业创作是美术专业本科生在离开母校到踏入社会的一根纽带。衡量一名本科毕业生是否合格,在他的毕业创作作品中应该可以找到答案。作为非美术院校美术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好找工作是现实,但是要告诉他们读大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找工作……  相似文献   

19.
德国在世画家里希特先生被认为是一位当代最著名的油画艺术大师,他也是一位利用照片进行观念性油画创作并且得到成功的画家之一。其作品中透露出艺术家独特的的灵性和品味。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读到很多关于当代性的艺术语言。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读懂其作品的深层内涵及其文化意义。人们只看到了里希特作品的表象,对其作品在艺术语言上的突破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研究里希特绘画作品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20.
说变“脸”     
变脸,原本是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她以特有的夸张手法,激情的表演艺术,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变化。她时而红脸,时而黑脸,时而花脸,给人们带来不尽的愉悦和陶醉。然而,现实生活中,尽然有人将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变脸艺术,演绎出无数个各有千秋、栩栩如生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