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黎  高歌 《人才瞭望》2006,(4):11-13
人是指“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是人类的个极为宽泛的概念。人具有人性,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和“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本性”。由此发展为“人性论”和“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郝文  齐子鉴 《人才瞭望》2009,(12):90-91
所谓人性.就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获得全部属性的综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即人的共同本性。而人性假设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特征和共有行为模式的设定.它在人力资源管理学所包括的一系列假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第一假设。  相似文献   

3.
儒家的管理目的是修己安人。儒家的管理本质是顺天应人。儒家的管理方法是以“通经达权”的变易思想为特点的经权管理。儒家关于管理的总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对管理理论基础的认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人的存在的本质属性——“仁者人也”的人性可塑论;关于人的存在的方式——德礼政刑的行为规范论;关于人的存在的价值取向——修己安人的价值取向论。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书藉:《处世100条》《与人友好相处的秘诀》。我们记住了许多条条框框的法则,但仍然觉得盲人摸象——不得要领。社会是复杂的,人的内心是微妙的,且瞬息万变,能不能找到一把处世的金钥匙呢?美国的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内基说“能”。金钥匙就是了解人类的本性,在交往中顺乎人类的本性,满足他人的愿望,就能在交往中如鱼得水。本性之一:人人最关心的是“自我”当你看一张包含你的集体合影时,你首先寻找的是自己;当你打听学习成绩时,最先打听的是你自己的成绩;当某住宅失火时,你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家,亲友…  相似文献   

5.
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才能把病人看作一个人而不是疾病的一个载体。只有对人陛的高贵和神秘怀着敬畏,才不会陷入到技术的狂热之中。  相似文献   

6.
廖建江 《人才开发》2005,(11):53-53
在北京举行的斯诺克台球中国赛上,我国小将丁俊晖一举夺得该排名赛的世界冠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读书有什么用?读了书不是还得找工作吗?”(4月4日《南方体育报》)。面对丁俊晖这句令人无可奈何的“大实话”,有些人诧异了“:读书无用论”是否又抬头了?无可否认,知识是发展的根本。但问题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实际状况下,我们用什么向我们的孩子去证明这一点?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应当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了。然而,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是,对于不少人来说,投资教育的成本和风险都太大了。一方面,现行的教育收…  相似文献   

7.
王选 《人才瞭望》2017,(3):52-53
史书上说,早年的刘邦好吃懒做,没啥本事,又不肯苦干,坐吃山空,是一个穷光蛋.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在当年,能文能武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无赖”的刘邦最终成就了帝业? 刘邦登基那一年的五月,他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过的人的话听了舒服,觉得都是言之有理的;看得惯的人的话听了顺耳,好象也如人一样就听得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们分析判断对方讲的话、反映的情况是否真实可信,不是在听后、而是在听前就决定了,决定的唯一前提就是我对你是否信任,故称之为“偏信偏听”现象。 “偏信偏听”现象危害极大。其一,闭塞言路。讲话者在反映情况之前,首先要考虑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是否被信任,而敢于直言的人往往是不被领导信任的,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人不愿实话实说。其二,假话盛行。一些被领导信任和看得惯的人,觉得自己的话领导是“句句听”,因而乘机说假话、空话、大话,以从中浑水摸鱼;还有一些人则用好听的假话以取得领导欢心和信任,以争得“发言权”。其三,决策失误。因为不全面地调查了解,只片面地听信某一方的意见,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决策失误,给事业造成损失。 “偏信偏听”不仅仅是思想方法问题,主要还是思想品质问题。“偏信偏听”者往往以我为中心,对下属有亲有疏,搞小团体,画小圈子。他们对自己信任的人言听计从,对看不惯的人的话置若罔闻,甚至视为“坏话”、“敌意”。因此,“偏信偏听”者除了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外,还要着重进行政治思想学习,改造世界观。 望“偏信偏听”者戒!  相似文献   

9.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人接受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程教育。这是朱永新对教育的理解与追求。在他看来,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是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片面的。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  相似文献   

10.
人性是一种对感觉、理性、自由、平等追求的愿望。而人性化是指人性的关系协调组合。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变动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条不紊的组织和改造过程。"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人本性,教学的对象是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全面主动的发展,促进人性价值的提升。要做到这一点即必须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自主探究互动教学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以学生为依托,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的教学交往中,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在教学中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在认知主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学习哲学,建构主义认为:有意义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具体情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相互作用来补充、丰富和改造自己原知识结构的过程;并主张“为理解而学习,并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知识经济已初端倪的今天,教育的基点已转至学习,建构作为重要的学习理论,也促使我们对成人教育中的教师做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诚而智     
代许多政论家都主张上级对下 级要诚不要诈。因为只有诚,才 能感化人、教育人、团结人、领导人;诈,虽可能奏效于一时,却损失于长久,成功于一事,而伤害其根本。 唐朝魏征说:“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谏太宗十思疏》),陆贽说:“匹夫无诚,无复有事;况于者赖人之诚以自固,而可不诚于人乎?”(《新唐书·陆赞》)都是讲对下要诚的重要。领导者只有对下诚,才能换得部下的诚,使之奉献出自己的忠诚和智慧,艰难奋战而心不离散,忠诚不渝地为之而奋斗。对下不诚,靠耍权谋、弄手段来整治糊弄下级的人,到头来,都只会自食其果。荀子…  相似文献   

14.
“命运”阻挡不了坚强人物前行的步伐曾遭遇不幸或挫折的人,往往会认为“命运不佳”或“命中注定”。事实上,真正主宰命运的是自己,而不是冥冥中的“命运”。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到了数不清的磨难,贫困几乎逼得他行乞;失恋、耳聋,  相似文献   

15.
雷体翠 《人才开发》2006,(10):14-1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麦格雷戈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对人性的认识作出什么样的假设与建立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指出:“在每一个管理决策和管理措施的背后,都一定会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和人性行  相似文献   

16.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员参与的广泛性、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教育理念的人本性的特点。从现实情况来看,“大思政”格局下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育人模式陈旧单一、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现实困境,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扎实推进“大思政”格局的构建,高校在统整多方资源上,构建“三全”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在利用教学模式上,活用、巧用专题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大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稳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17.
“无我论”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大智度论》卷称“佛说三法印。所谓一切有为法无常印,一切法无我印,涅梁寂灭印”,佛教将“无我”作为“三法印”之一来印证某种教理是否为真正佛法,可见其重要性。但“法印”的概念是晚出的,对于原始佛教阶段的“无我论”,学界仍有一些争议,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并给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建设基于国情的现代学徒制,是针对企业办学、校企一体的特点而设计的,能凸现学生技能学习的特征.本着“自主创新,特色发展”的思路,走出具有“江南造船”文化底蕴、具有“江南造船”精神、具有“江南造船”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教体制和运行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国情出发,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模式,实现《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做精、做特、做强职业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罗马时代自由主义理论开始起源并发展。17世纪后自由主义理论成为西方工业国家新闻学的主流理念。自由主义者认为人本身是一种理智的动物,人的本身就是目的,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责任论开始出现,并逐渐代替了自由主义论。从内容和理论来看,社会责任论在很多方面补充了自由主义论。但是这并不是说自由主义论该被取代,虽然自由主义论在新闻传播和社会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社会责任论则强调权利与责任的统一,它会从媒体、公众、政府三方面的新闻关系来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20.
哲学层次,主要是人和人类社会的目的。哲学是人类社会思考的最宏观、最抽象的问题,不仅有世界的本源、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等,还包括人本身存在的目的。很显然,人不是为改造世界而来,人也是被大千世界容纳的一个生命类别。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生存,在自然提供的条件下,改变世界的一小部分,但这却不是人的根本目的。根本的目的是生活,是平平安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