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文书的社会功能,决定了其必须做到表达概念准确精当,行文风格要庄重平实,体现法律的权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法律文书在长期的法律领域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用语特点:在词语运用上,主要使用确切词语,法律术语,适当使用模糊词语,同义词语;在句法上,主要以陈述句为表达手段,更多地使用主谓谓语句,动词谓语句,以及多层次的限制性定语句式等。  相似文献   

2.
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词义不确定的模糊词语,本文重点论述了模糊词语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情况及其作用。模糊词语种类繁多,表现力强,运用在公文中能提高公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增强表达的灵活性,使语言委婉含蓄。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自然语言的内在本质属性,即语言的模糊性,认为公文的特点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公文中必须使用模糊词语。公文虽然对语言的明晰性、准确性等方面有较高要求,但并不排斥模糊语言。相反,公文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词语,模糊词语在公文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词义不确定的模糊词语。模糊词语种类繁多,表现力强,运用在公文中能提高公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增强表达的灵活性,使语言委婉含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两岸大中学校实施的问卷调查,被调查词语来源认知调查结果呈现的两种状态显示两岸词语存在一定差异。语言是社会现象,词语是社会的产物,两岸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必然使两岸词语烙上各自的印记,两岸汉语词语来源认知的差异是调查对象对于词语自身印记的反映。两岸词语差异是汉语内部的差异,随着两岸互动日渐频繁,部分词语自身的印记已开始模糊并逐渐淡化,因而两岸互动是汉语词语融通最便利最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模糊词语在法律英语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给法律英语模糊词语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时可针对不同的模糊现象采用相应的翻译技巧,使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对模糊词语的反应保持一致,从而出色地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语或模糊词组引起的,所表示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于明确确定或精确确定的语言,也包括一些约定俗成、语义能为人们理解的语言。模糊语言具有模糊性、依赖性、相对性,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避免报道的呆板化、绝对化,使新闻报道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语或模糊词组引起的,所表示概念的内涵、外延难于明确确定或精确确定的语言,也包括一些约定俗成、语义能为人们理解的语言。模糊语言具有模糊性、依赖性、相对性,在新闻报道中适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避免报道的呆板化、绝对化,使新闻报道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模糊现象是语言的固有属性,是法律语言的基本特征。就模糊性的概念来看,英语法律文本中词语的模糊现象主要体现在外延意义的模糊和一词多义的模糊。由于法律文本和法律翻译以准确为要,对这两种模糊现象,其汉译策略也有所不同:从宏观上来说,外延意义模糊词语的汉译,主要是模糊对模糊的策略,而一词多义模糊的词语,主要采用的是模糊对精确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模糊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模糊词语在语言中大量存在,其中包括以“准确“为灵魂的法律语言。本文分析了模糊词语的隶属度及形成原因,并以法律模糊词语为研究对象,论述其在法律文本中的效用以及在法律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而模糊词语是模糊语义的最明显的表现载体,本文从语义角度探究模糊词语(vague terms)。限于篇幅,只探讨了模糊词语的两大类型:一是边界模糊的词语(word with vague boundary),二是模糊限制语(hedge),旨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提高我们正确使用模糊语言的能力,最终增强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模糊词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交际中 ,人们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词语。模糊词语种类繁多 ,却各有特色。带有强烈的模糊特征 ,却能准确地表达和交流思想 ;能使语言表达更生动 ,更形象 ,更含蓄 ,更委婉 ;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证关中方言词语28条,除“罨、眼罨、眼”一条外,其余27条都出自唐宋以前的文献中。通过古今联系,可以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古汉语的词义,同时也可以纠正对某些词的误释或补辞书之不足。  相似文献   

14.
词语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负载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却往往很难处理.因为词语所负载的情感色彩是可分级别的,而且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恰当地处理好英汉词语的情感负载的对应关系,才会有更精彩的译作.  相似文献   

15.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词语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对人的思维发展,对人的语文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存在评多的不足.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英汉广告语体中模糊词语遣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告语体中模糊词语应用十分普遍。模糊词语应用于广告可以为商家带来独特的宣传效果,同时为广告艺术增加更深的韵味。通过英汉广告语体中模糊词语遣用比较,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下模糊词语的应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同文化语境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英语法律文书的语言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法律文书生僻词多、繁长句多、被动句多和模糊句多等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英语法律文书应变生僻词为通俗词、变繁长句为简短句、变被动句为主动句、变模糊句为准确句,使法律条文更便于理解,更有利于运作。  相似文献   

18.
在言语交际中模糊语言的运用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环境,交际双方为了遵守会话原则不得不使用一些模糊词语,并且强调了模糊限制语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有效作用,它可以使话语显得更模糊,更有效、更礼貌。言语交际中的模糊策略,可以提高言语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用词在准确的基础上,也可兼具模糊的特点,因为语言本身具有模糊性质。其内在因素在于语言要求尽量用最少的单位表达最大限度的信息。社会新闻标题模糊词语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分析后,体现出一些优于准确用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香港与澳门两地的华语有着高度的共通性,它们的共同的词语被称之为“港澳词语”,其构成主要包括:港澳共同区域词语、港澳共同外语借词和港澳共同粤语词语。但是香港与澳门之间却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源流,这就使得港澳之间存在着词语差异,这种差异可分为“香港分区特有词语”与“澳门分区特有词语”,其类别包括:两区不同的外语借词、两区不同的粤语词语。“港澳词语”是全球华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普通话曾经吸取了不少“港台词语”,其中大部分是“港澳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