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8,(4):129-132
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并不意味着其一无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一些优势。只有将思政课教学与慕课有机结合,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才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出路。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除了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时代化、现代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通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培养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在思政视角下,提出"五位一体"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在通信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契合点,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职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思政情境,为学生呈现丰富且直观的思政化教学模式;结合思政教学理念,打造通信专业示范课程,编写课程教材,规范课程建设;改变以课程考核为核心的评估体系,增加评估主体,优化思政元素在通信课程中的多元化评估机制;组织通信专业教师学习思政理论,提升师资队伍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随着思政课意义的强化和高校课程的改革创新,高校对思政课的形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改革工作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应从制度、工作机构和机制的建设上,为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强化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迫切要求,也是贴近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必然要求.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须从更新教学理念、重塑教学结构、变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有效实施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兴富 《社科纵横》2010,25(11):139-141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和提升自身的正确的社会化认知,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要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需要从实践教学理念保障、组织保障、师资保障、基地保障、案例保障、经费保障、课时保障、考核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应配套保障条件和措施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统一"具体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做出了明确指示.其中,"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坚持"八个统一"具体要求的关键,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遵循.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是高质量办好思政课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思政课的最终归宿.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仍存在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功能失衡的现象.加快教学改革,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有机结合,是新时代办好高校思政课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在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改革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理念,也适用于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用到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该文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各科教学中是每个育人者的历史使命。产出导向法作为中国特色外语教学理论的重要成果,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与课程思政教学要求相吻合。“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文本阅读、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视频观看与分析、主题拓展与升华等方式,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在课前驱动、课中促成与课后评价等教学环节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3):148-15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的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与课堂教学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关系,形成某种程度上的混合式教学。高校思政课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试行这种混合教学的模式。但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真正有效衔接,仍是我们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我们认为这其中的关键还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因为思政课如果丢掉了问题导向,不管是再先进的教育技术还是教学形式,都将无法真正实现其教学目的,当然也就谈不上实效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为了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已是一种趋势.该文以路桥专业核心课《路面工程施工》为例,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把"两路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系列"交通精神"思政要素融入且贯穿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实现"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的转化,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论实践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妍君 《社科纵横》2010,25(9):140-142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对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和优良载体,对其充分利用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目前还存在着红色文化的内涵未得到充分阐释、红色文化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红色文化氛围淡薄等问题。高校要进一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优化红色文化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四个方面挑战,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思政课的地位与作用、在大思政格局下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种新的思政课程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有一个从引起关注、到宏观透视、到专题精进、到明确提出、到深化拓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明确的课程建设观、课程本质观、课程教学观、课程学习观、课程评价观,对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丰富和发展了思政课内容和形式。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提升对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认识,拓展思政课建设内容和领域,形成整体全息思政课程;要深化对思政课本质的认识,把握思政课建设规律;要从青少年思想政治观念发展整体构筑思政课建设大环境。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6,(12):166-169
MOOC作为教育领域的一场全新革命,它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角色由独白式的"布道者"转变为与学生具有平等互动关系的辅导者、答疑者,并使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更加合理化。因而可以借鉴MOOC的全新教学理念,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如思政课理论体系的通俗化、碎片化、时代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传统课堂与MOOC相结合,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政课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结合笔者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有效地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体会,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持之以恒重视高校思政课,关心高校思政课发展,大力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努力探索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好方法、好途径."积极教学法"以其独具特色的作用和效果在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面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该文结合高校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积极教学法"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孙慧明 《社科纵横》2013,(11):156-158
由于教与学双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非文科专业"原理"课教学存在着困惑。为了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现"原理"课的教学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教育等要求,非文科专业"原理"课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依据非文科专业学生的特点",原理"课实施专题教学,突出教学难点与重点;"原理"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依据专业不同实施不同课堂教法,增强教学效果;依据专业设计实践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三全育人"格局下,大部分本科高校近年来都在努力探索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途径,并尝试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添加合适的课程思政内容.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学位课.微分和积分是高等数学的两大核心内容,其知识体系中蕴含了大量的哲学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观点.在"三全育人"格局下,为了达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的,将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高等数学思政多元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智时代教师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获取、分析和运用大量数据,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是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是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是提升研究生思政课育人成效的必然选择,能够拓展教学场景、精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有助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提升。当前,受多因素影响,数智技术在思政课研究生学术道德教学中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高校亟待加强思政课教师数智化教学理念、注重提供思政课教学资源支撑、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呈现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数智化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