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现实社会主义的有效形态,客观上包括自觉地和广泛地利用商品生产和货币.商品和货币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如成本、利润和价格这些经济核算形式,按劳分配的各种形式,工资和奖金,还有信贷、利息和货币流通等等,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弃置的要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它们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内容,并成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向前 《社科纵横》2005,20(6):33-34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时代变化对政府的客观要求。为此应做到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管理模式,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整合政府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民政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这项工作涉及面广、社会性强、难点较多,因此有必要在基础理论上搭建起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控制系统,决策系统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根据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来建立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决策系统,完善决策机制,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并藉此实现对社会主义经济系统的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控制系统的决策机制,即该控制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运行机制,它是决策系统内部各元件或各子系统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保证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律保障.一、市场经济体制对法律的呼唤首先,经济变革要有法律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之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经济基础产生变革时,它首先是要求上层建筑为其变革呜锣开道;当变革一旦成功之后,它又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为其提供巩固和发展的保证.这种内在的客观要求必然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反映出来.其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6.
贺晓彬 《探求》2001,(4):23-25
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治党具有客观必然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二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党。  相似文献   

7.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主要包括计划调控和市场调控两种形式。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重要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受到宏观调整地制约。在旧体制下,由于排斥  相似文献   

8.
石晶 《社科纵横》2007,22(1):19-21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随着甘肃省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和完善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的要求迫在眉睫。本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旨下,探讨甘肃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想法。  相似文献   

9.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概念是在生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很显然,生产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劳动力充分就业提供了客观可能性;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则要求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我们的党和国家极为关怀人民的生活,对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权利极为重视。五届人  相似文献   

10.
按经济区域组织商品流通,是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是商品流通中固有的经济规律。在组织商品流通中。承认不承认这个规律,按照不按照这个规律办事,对于加速商品流通过程,节省流通费用,更快地实现商品价值,不断地满足社会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无疑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商品流通中,除去这些规律起作用外;还有没有它自身所固有…  相似文献   

11.
陈燕 《社会福利》2009,(6):45-46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制建设,是保障未成年人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和谐视域下加强对于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软实力。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任。可是当前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复杂的状况,特别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亟须解决,而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客观要求。因此,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就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促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也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宜勇 《社会福利》2009,(12):14-15
我国是一个老年人口众多、老龄化速度较快和高龄化趋势明显的国家。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还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岗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最近,通过对兰州市所辖一些信用社的调查表明,有些信用社在其经营过程中,由于信贷资产数量上的急剧增长,信贷资产的质量呈下降的趋势,因此出现了不少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加强管理,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出现的问题 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集体和私营工商业者。其方式是通过有偿筹集他们的闲散资金,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调节,进行负债经营的信贷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不仅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更重要的是由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赋予的可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基础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制度。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性质根本不同的、完全对立的两种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计划化;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是无计划现象和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与生产的社会性之间的根本矛盾,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就必然无法根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这一任务的确立,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这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的重要步骤。本文仅就政企分开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一、政企分开意义的再认识政企分开的意义在哪里?从一般意义上讲,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在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今天,我们这样…  相似文献   

17.
自觉地依据价值规律进行价格改革,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人们极为关心和注目的事情。如何依据价值规律进行价格改革,一些同志从理论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在改革的实践中也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都作了深刻全面的阐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周长军 《创新》2008,2(1):62-64
和谐理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和谐理论指导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才能实现经济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强综合竞争力;供给商品和服务;实现货畅其流;搞活招商引资;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20.
萧新生 《探求》2006,(1):8-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客观性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观性的统一。主观上是否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在客观上存在的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主观上能否创造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客观上存在矛盾的科学办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客观性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主观性相统一的决定因素是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贵在执政党能够发现新矛盾,解决好新矛盾,使主观符合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