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张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生育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古代先民的生育崇拜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字中也有所记录。通过对“姓”“好”“后”“祖”诸汉字的分析解读,可透示出先民们强烈的乞育意识和生育崇拜观念 相似文献
2.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先民的宗教信仰是我国原始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学术界关于红山文化先民的宗教信仰研究进行梳理,并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这一工作有助于红山文化宗教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论彝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Z1)
彝族认为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举凡山、川、雷电,都有神在主宰着,“万物有灵”是彝族自然崇拜的主要观点。自然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5.
6.
徐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38-40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对自然界的敬畏产生了自然崇拜, 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又使自然崇拜成为早期人类的精神支柱之一。中国的自然崇拜有多种自然神形象和完整的祭祀仪式, 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8.
9.
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和使用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耜、石锄、石刀,蚌刀,石镰,石磨盘,石墨棒等生产工具,这些石制农具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红山文化原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古蜀先民大石崇拜现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礼洪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2):13-15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民俗学的角度对古蜀先民的大石崇拜现象进行考察认识。认为蜀人的大石崇拜最初来自对蚕丛所居之地岷山的崇拜 ,是大山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其后蜀人先民沿岷江向川西平原迁徙过程中 ,又立大石作为路标 ,于是大石崇拜现象随之进入成都平原。及至开明时代 ,大石被赋予“神力” ,被蜀人视为“镇水”神物加以顶礼膜拜 ,但它仍然是大山崇拜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池万兴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14-119
新石器时代是一个思考与探索的时代,人类的思维水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生殖崇拜。这三大原始崇拜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战胜自然和认识人类自身、探索宇宙奥秘和人类组织结构形式的伟大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2.
13.
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原始宗教信仰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为了解决生存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而开展的一种文化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属于精神活动领域.就内容而言,原始宗教信仰反映了人类关于自身生老病死及其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客观现象;就形式来说,原始宗教信仰显然是充满着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处处体现出非科学的特征;至于性质,透过荒诞离奇的形式,原始宗教信仰实际上是人类关于与生存问题有着直接关系的社会、自然环境客观因素的朴素科学认识.这样的认识同样适用于对自然崇拜的把握.只有那些可以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于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才会进入到其信仰和崇拜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巴战龙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8,(1)
本文在充分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现代裕固族文化中的狗崇拜现象及其与古代狼图腾崇拜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有以狼为图腾的习俗,其产生背景是出于对狼深深的恐惧。狗作为先民们的最早饲养和支配的家畜,是战胜狼群危害的重要工具,于是有了先民的对狗的崇拜。现代裕固族狗崇拜传说故事都与婚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胡应轩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3,(4)
徐志摩散文五四以来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其中以“自然崇拜”为命题的散文尤其引人注目。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由于作家在他的散文中对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大自然所作的有着强烈感情溢露的议论或是虚虚实实、绘声绘色、超凡脱俗,飘散着灵气,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描摹刻画, 相似文献
16.
汪立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6)
萨满教信仰是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从民间文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来看 ,鄂温克族萨满教信仰的特征有 :自然崇拜的观念、古朴的自然保护意识 ,以及鄂温克族对自然界中天、日、月、星辰的独特认知和祭拜形式。 相似文献
17.
陈筱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2)
春秋人将自然神分为"日月星辰之神"和"山川之神"两大系列,也即天空诸神和大地诸神.天空诸神主要有太阳、星辰、雨、云、雷等,大地诸神主要是各地的名山大川.春秋自然神的神性特点有三:缺乏物性超越性和体系性,大多没有被赋予人形和人性,未能超越其自然形态,半神半物,是一种神物二性的存在,而且神灵之间没有内在和外在的联系,缺乏与人类相似的社会关系;具有职能多样性,无明确分工,既能主宰各种自然灾害,又能控制诸多社会人事祸福;具有善恶二元性,能降下灾害,为恶于人,又能厚德栽物,福佑于人.华夏民族经验为本的思维方式、社会分工理念的晚熟以及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春秋自然神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文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4-79
自然崇拜是中国自古有之的宗教习俗,但中国古代自然崇拜的宗教情绪比较平淡,自然神的人格化进程相当缓慢,春秋以前各种自然力基本上处于有"神"而无"话"状态,自然神话大多形成于战国以后,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自然神话是很不发达的,这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主流文化精神决定的.受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指导断言中国古代有丰富发达神话的假设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20.
辛学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5-19
红山文化的宗教应该是在产生祖先崇拜的同时,出现了专职的祭司。这些祭司被认为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介,他们上能绝地通天,能通天通神,下可以除病驱鬼,这些人肯定是整个部落群体的精神领袖和文化精英。而且随着这少部分人对人们精神的控制,逐步形成了对物质和权利的占有欲望,随着时间的发展,权利与欲望便开始产生,随后便会自然的形成了王权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