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也是政治理论大家,其民权主义思想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很高的精神品位,保持了一贯的理论特质,并形成了周延的理论系统。这一系统,是建立在进化论和民生史观这样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这一系统,既表现在他对民主民权先进理念的长期坚守与求索,也有他对民权主义制度建设之微观—中观—宏观的系统构想,更值得肯定的是,其民权主义思想的宗旨和归宿是"做人民公仆替众人服务"。探究这一理论系统,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有些方面直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一生追求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其民权主义思想不断演进发展,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特点。他以"取法乎上"作为理想,力求紧随世界民主潮流而前进,同时留意避免西方民主制的弊端,主张通过中西结合来完善民主制度。依据对中国国情的体认,他强调实现民主应以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为重心,以"革命程序"的推进为方略。通过辨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价值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之精华张星炜民权主义是孙中山创立并倡导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核。C,是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也是他政治思想中最有光彩的一部分。研究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揭示其精华并加以总结,对于我们今天建设...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无论是在旧三民主义的发展阶段还是在新三民主义的发展阶段 ,始终贯穿和体现着主权在民的思想。而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发展 ,则是对民权主义的重大发展。这就表明 ,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核心。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不当之处 ,请学术界同仁批评指正。一辛亥革命前 ,孙中山有相当长的时间流亡于欧美 ,从事于反清的革命活动。在欧美 ,孙中山不仅考察了欧美的政治和民主共和政体 ,同时大量阅读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深入研究了欧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接受了欧美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儒家的民本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钧林 《文史哲》2001,7(1):71-79
孙中山先生不是从民本起步 ,走向民主 ,而是相反 ,首先取法乎西方民主 ,然后返观本土民本 ,融会贯通而创立一“中西合壁”式的民权主义。民权主义与传统儒家的民本主义有其相通的一面 ,又有其明显的差异。大致说来 ,在“民有”(ofthepeople)和“民享”(forthepeople)的观念上 ,二者大同小异 ;而在“民治”(bythepeople)的观念上 ,却是一有一无 ,截然分别。“民治”观念为儒家民本主义所当有而未有 ,孙中山先生补其阙 ,济其穷 ,乃以比较完备的民权主义完成了对儒家民本主义的发展和超越。这是孙中山先生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之流上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孔斯坦与孙中山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分别提出了君 主立宪和民权主义的政治主张,但孔斯坦的君主立宪思想受到当时法国及西欧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的普遍欢迎,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却陷入了历史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上,孙中山的贡献是卓越的.他一生不懈追求中华民族之自由昌盛,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不但强调民族问题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善于总结民族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综观孙中山民族思想的发展过程,从“驱除鞑虏”、“五族共和”、“民族自治”到“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一系列围绕民族解放的主题思想而辩证消长的观点,使我们感触到民族问题规律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发展的脉搏.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开发,乃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思想的形成根源,民生主义是理论基础,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社会现实是社会根源,民族平等观也是重要的思想基础。西部开发思想的主要内容,发展交通、发展实业、加强教育等。本文认为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对当今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历史分期思想初探胡永华,李德栓任何一种成熟的革命理论大都离不开对社会历史分期的认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包含着对历史分期的看法;列宁有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程的思想以及毛泽东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都表明了自己对历史分期的认识。那...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思想的根本目标是振兴农业,造福于民;其中,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实现农业近代化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加强生产管理,改造农业技术是实现农业近代化的重要手段,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使封建小农经济向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对外开放是加快农业近代化进程的战略对策。孙中山的农业近代化思想对今天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政治发展思想初探郑行政治发展理论是在探讨二战后新兴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孙中山的思想是80多年前为谋求中国的自由、民主、富强等一系列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它所涉及的内容和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一般认为孙中山有一套成系统的宪政思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孙中山在思考中国问题时确实常常涉及宪政问题,但完整意义上的宪政思想在孙中山那里并不具备,即使是以“宪政”为旨归的民权主义也并未严格遵循宪政理论的内在逻辑。一主权是与国家权力来源及其归属密切相关的政治概念。主权归谁所有,主权在君还是在民,这是近代西方思想家们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孙中山毫无疑问是一位坚定的主权在民论者。早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之时,孙中山就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宣言,主张以一个美利坚合众国式的民主共和政府…  相似文献   

13.
50年来大陆学者关于孙中山民权主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东南学术》2003,(6):159-165
本文概述和评论大陆学术界近50年来 ,特别是近20年关于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研究状况。作者指出 ,近20年来的研究虽较以往颇有起色 ,不过 ,学术规范仍需加强 ;部分论著未曾突破政治领袖所预设的思想框架 ,影响创新 ;静态分析多 ,动态考察少 ;除了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环境与个人心态等变量外 ,思想载体的群体研究力度亦需加强。当革命群体的整体思想水准与精神风貌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一齐纳入学术视野时 ,对领袖的孤立或神化就能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民元时期孙中山银行建设思想初探袁新琳(河南省物资学校)孙中山经济思想是中国近代最进步的经济思想之一。这个先进的思想体系包含丰富的银行建设思想。尤其是民元时期,孙中山从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对银行建设高度重视,亲自实践,既推进了自身金融思想的发展,也在...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章士钊、梁启超等民国初年的政治家、政治理论家关于政党、党争的认识有相同之处,即都主张政党的宗旨在于谋求国利民福,建立良善政府,都认为政党是国民参与国家政权、治理国家的途径和工具,是国民作为主权者存在的标志,都认同政党获得政权的手段是通过竞争获得国民的支持,都肯定党争的意义.他们所希望的是建立起一个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实现"国利民福".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章士钊、梁启超等民国初年的政治家、政治理论家关于政党、党争的认识有相同之处,即都主张政党的宗旨在于谋求国利民福,建立良善政府,都认为政党是国民参与国家政权、治理国家的途径和工具,是国民作为主权者存在的标志,都认同政党获得政权的手段是通过竞争获得国民的支持,都肯定党争的意义。他们所希望的是建立起一个英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实现“国利民福”。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毛泽东批判蒋介石腐败政权的锐利思想武器,是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重要经验借鉴,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孙中山民权主义所具有的阶级局限性、理论局限性和实践局限性,在毛泽东廉政思想发展和实践中得到了应有的克服,同时,它的根本精华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充分地继承、贯彻和超越.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曾经说过: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的道德观也是他留给我们的有益的东西。总结和承继这份珍贵的精神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资金匮乏是制约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840年鸦片战争后,特别是甲午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它们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走私贩毒等经济掠夺,中国长期积累的白银大量外流,致使中国币制失常,财政困难。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之始就感到资本的严重不足,举步维艰。为此,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为了实现实业救国、强国富民的理想,在1912年计划修筑国内铁路时,首次提出利用外资筑路的主张,以后又把这种主张扩展到全部经济领域,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利用外资的思想。一、利国外…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孙中山早年与澳门澳门是孙中山从小熟悉的乡土,以往隶属香山县(1925年孙中山逝世易名为中山县以资纪念),离翠亨村只有30多公里的路程.孙中山的父亲,年青时在澳门的板樟堂街当鞋匠.还有一说孙父年青时在澳门还当过裁缝.孙中山从小常随父母往来澳门与家乡之间.1878年,孙中山12岁,第一次离开故土,随母亲到美国檀香山,是经澳门出国的.1883年,孙中山17岁,再次往香港读书,也是离开家乡经澳门而去.孙中山在港学医其间,常来往港澳,发表反清言论,公开提出“勿敬朝庭”的口号,与杨鹤龄、陈少白、尤列被人称为“四大寇”,经常大胆议政.其时杨鹤龄在澳门的“杨四寇堂”,也常常成为孙中山在澳门时的重要活动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