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寻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减少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在临床心电图检查工作中,收集了我院50例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易患无痛性心肌梗死。结论无痛性心肌梗死常危及生命,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若抢救不及时,常会危及生命。那么,怎样才能及早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征象呢?虽说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猝不及防,但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门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表现进行探讨。结果 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非典型心电图形态20例,占35.08%。结论熟悉并掌握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防止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10,(20):73-73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被认为是秋冬之交的好发疾病。连续降温、阴雨和大风天气时.急性心肌梗死的入院人数明显增加。提示持续低温可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和血液凝固性增高。是为发病增多的因素。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暖和做好对降温的预防。可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可见于一年各个季节,即使在高温的炎夏。急性心肌梗死也并不少见,并且有增多的趋势。因此,高温天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也同样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
余朱 《新天地》2016,(5):45-45
日前,歌手黄安因心肌梗死紧急入院,所幸入院及时,挽回生命。但是日常生活中有相当部分的冠心病人,由于忽略了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而耽误了抢救时间。那么心肌梗死如何预防,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统常见的急症,发生在老年患者尤为常见,症状不典型,病死率极高,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明显增加。腹泻如果能及时控制,是减少腹泻并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12例老年腹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疗效观察。方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时间先后人院随机排列。结论:实行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方真 《山西老年》2008,(12):56-56
问:心肌梗死一般会出现心慌、气短、胸痛等症状,但医生告诉我说急性心梗并无胸痛的表现,所以常常被误诊。请问,如果不发生胸痛,怎样辨别这种无痛性心肌梗死,从而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呢?答:急性心肌梗死无胸痛发生,医学上称为无痛型心肌梗死,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般有以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心血管致死的首要病因.老年心肌梗死后的死亡率在第一年最高,随年龄增高而出现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再梗死发生率也在增加.因此,有必要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运用所有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危险因素、减轻冠心病的自然病程.预防再梗死、心力衰竭或猝死是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常表现为剧烈胸痛,持续不缓解,伴有大汗、恶心、呕吐,但在临床实践中,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但其症状不严重,往往不及时就诊,而是几天后去看门诊,门诊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对这类患者临床特征和冠脉造影结果加以总结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视,并及时作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静脉溶栓是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在基层单位广泛开展。但对于高龄患者,溶栓治疗仍在探索之中。为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来作者对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进行总结,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了解心肌梗死患者非典型首发症状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心肌梗死病首发症状多样性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非典型首发症状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详细深入分析该病非典型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原因及临床对策。结果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较多,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痛、牙痛、咽痛、憋喘、呼吸困难、晕厥、心律失常等。结论心肌梗死非典型首发症状差异性较大,易误诊,临床上应予重视。对于中老年患者有以上不典型表现者应及时做心电图等检查明确。心电图不典型者应反复检查,并结合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测定确诊,防止误诊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小于60岁的255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对比。结果60岁以上老年女性AMI患者与60岁以下的相比较明显增多,无痛性心肌梗死明显增多(30.5%),血流动力学受损的体征和并发症、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明显增多,死亡率比60岁以下年龄组明显增多,60岁以上老年组脑供血不足为起始症状的明显增多,且既使无脑血管并发症,烦躁、谵语、定向力障碍、打人骂人等精神症状明显增多,合并脑血管病的明显增多。以急性左心衰竭为超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组明显增多,而梗死范围、死亡原因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60岁以上老年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多见,病情严重程度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1/3到1/2的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前死亡。若能及早发现心肌梗死前兆症状并予以处理,至少可避免梗死发生或使梗死范围缩小。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大手术。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NP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再将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血浆BNP水平,分析BNP在急性心肌梗死预测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水平较健康体检者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患者BNP水平以及阳性率也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随着年龄的增长,BNP水平也出现增长趋势,且75岁以上患者BNP水平明显高于75岁以下患者,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作为一项临床参考指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具有显著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所起的作用。方法以1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例,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和优质护理。结果患者情况明显好转,5天脱离危重病房。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应充分重视以整体护理为框架,优质护理为主体的护理模式的实施,达到使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有不少心肌梗死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出院后,就以为自己的病已痊愈,甚至擅自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消失,并不等于痊愈,它很容易卷土重来,再杀“回马枪”。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这时本来管腔光滑的冠状动脉变得粗糙不平,腔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时间约5-6周,进入亚急性心脏康复期。在此期指导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运动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关键,可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日常生活和劳动能力, 避免新的梗死发生,以及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2004年-2005年通过应用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 对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指导,康复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荀晓雯 《百姓生活》2011,(10):49-49
心脏病 睡前一杯水 如果你心脏不好,可以养成睡前一杯水的习惯,这样可以预防容易发生在凌晨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等疾病是由于血液的黏稠度高而引起的。当人熟睡时,由于出汗,身体内的水分丢失,  相似文献   

20.
随着心导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中冠脉造影(CAG)正常的病例报道越来越多。目前约10%-15%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AG完全正常,35岁以下患者CAG正常的比例更高,而女性在绝经期前发生AMI的患者多为冠脉痉挛、冠脉畸形或心肌桥所致。本文就1例典型冠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并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来讨论冠脉痉挛致AMI的发病机制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