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在现代工业社会,科层化的组织结构、理性化的生活方式与当代大学生日益强调主体性的情感方式之间的冲突与张力不断增强,导致不少大学生陷入情感与心灵的困境。这种情感与心灵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即个体如何在时代与社会中寻找到支撑日常生活的价值与信念。明清之际的近代儒学转向是知识分子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断裂,在时代与社会的剧烈变迁中实现心灵调适的现实选择。当代大学生群体属于广义知识分子的组织部分,崇高的理想信念如何在日常生活层面实现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课题。近代儒学转向对当代大学生从个体层面破解精神困境,实现心灵重构具有重要的历史参照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任文硕 《公共关系》2001,(10):10-12
伴随着21世纪的钟声。我们迎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给知识分子赋予了崭新的形象,知识分子的价值被重新确立,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的期望也更大了。面对角色的提升。我们不禁要问:知识分子,你准备好了吗?你能承受百姓的期望和重托吗?你能担负起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分子肩上的重担吗?我国的知识分子群体总体素质是较高的,从古到今,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他们的高尚品格和过人的才华赢得了人们的美誉,鲁迅、陈景润、袁隆平等专家、学者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信念成为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从无序向有序过渡的进程中,个别知识分子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而知识分子腐败的危害比政治腐败的危害。更有深度、持久性,更具有杀伤力。知识分子的腐败现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面对严峻的青年就业形势,国家主要采取需求管理的方式扩大就业。但从青年群体和国家的中长期发展与就业的持续性考虑,就业促进重心应转向提升青年持续就业能力。英国提升青年就业能力的系列政策实现了其就业促进由需求管理向供给面管理的战略转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政策理念与思路、制度设计及具体实施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这给我国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在虚拟网络世界的交流方式带来了由"引导者中心"到"个人中心"的变革,从而产生了链式、轮式和全通道式等多种聚合行为。由于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价值选择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行为的转向: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由"线性传播"转向群体成员间的"交互传播";由"一对一"的交流方式转向"多用户间"的交流;由关注"交互结果"转向"交互过程"。与之相对应,对青年网络趣缘群体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朱静 《社会学》2009,(4):60-64
在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转向对文化的关注时,对知识分子的阶层划分以及其政治作用提出了不同的范式和理论建构。布迪厄的知识分子知识场域命题和古尔德纳的知识分子新阶级命题,通过引入文化资本的概念,对以知识统治为基础的新的划分标准作出了自己的诠释。本文通过对这两位学者观点的梳理,比较知识分子的知识使命、政治使命和知识分子是否已然成为权力阶层的理论,从而论证他们的理论为阶级划分的内涵注入了新的内容,为从经济统治到符号统治的文化研究做出了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6.
刘玉山 《当代青年研究》2013,(1):97-104,116
20世纪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爆发了保钓运动,运用社会学"群体"的概念,可以将保钓学生视作一个群体,但群体内部不同组成部分参加保钓的心态以及特征各有不同。从整体看,70年代台湾留美学生保钓群体大都是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士人精神;而理想主义是钓统运动持续时间长久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术界一直对"延安知识分子"以及"延安文艺"予以关注,并且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根据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对延安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青年是社会历史发展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运动是社会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青年群体从"自发"转向"自觉"、由"不成熟"转向"半成熟"的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尽管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但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青年运动的宝贵精神,以及在革命实践中锤炼形成的中国青年特有的群体特质和集体品格,依然是激励当代中国青年拼搏向前、发展进步、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面向未来,执政党的强力推进是中国青年运动未来发展的根本依靠,宏观目标具体化是中国青年运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青年组织调试转型是中国青年运动未来发展的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9.
李铁军 《职业》2013,(23):65-65
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类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存在,其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趋势明显,并不能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群体的特征,必须运用创新手段和途径,改进现有模式,来进行技工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运用社会体验模式以及实证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社会体验模式教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雯 《社会学》2010,(3):57-63,5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宏观社会结构由一元总体转向多元分化的历史进程,微观领域的城市个体户也历经复兴与成长而再次活跃于经济社会生活的空间。立足于宏观一微观两种视角,本文着重通过对社会学领域有关阶层结构变动、自身群体特质和相关群体分化三个方面对社会转型期的个体户研究作以梳理、总结和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复兴与成长的个体户阶层群体因其异质性、现代性以及过渡开放的特性而决定其内部变动分化的格局与趋势值得持久深入地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分化,一小部分人已完全落入大资本的阵营,充当起强势利益集团的吹鼓手,大多数人处于集体失语的中庸状态,而少数的知识群体则担负起社会良心的重任。这话也许让人听着不舒服。但看看同是人口大国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的知识分子在干什么,我们就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处在什么状态。  相似文献   

12.
“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青年知识分子是青年群体中掌握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优秀分子,也是知识分子群体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有生力量。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它代表着科技的未来,将在祖国四化建设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做好青年知识分子工作,中共常德市委组织部在市城调队等部门的协助下,利用调查问卷和组织座谈、个别交谈等形式于今年八、九月份在全市范围内抽样调查了2500余名青年知识分子。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政治上要求进步,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事业进取心和时代责任感较强,对现任工作表示满意,工作能量发挥较好。但少数青年知识分子中的政治冷漠心理有蔓延扩大的势头,政治信仰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在26—30岁这个年龄段的知识分子中较为明显。与此同时,大多数青年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新的医学模式越来越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身心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从个体及其所处环境等因素入手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社会工作方法正是顺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并且在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广西精神病类医院引入社会工作服务的试点医院,广西崇左市民政医院(以下简称崇左医院)于2011年引入社会工作服务,两年多以来,初步探索了应用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和理论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问题取向转向关注其积极心理进行研究。通过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思维模式、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关注其积极人格以及创造积极环境氛围培养其积极心理。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私营企业主就是当今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6.
残障模式是人们理解残障、看待残障者并选择相应行动策略的参照框架.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提出残障模式的代际演替说,代内的修正、完善与代际的互动、整合造就了残障模式的复杂演化格局.以医学模式为代表的第一代残障模式从"疾病"视角转向"健康"视角,以社会模式为核心的第二代残障模式在反对社会压迫、消除社会障碍的运动中凸显对残障者的主体性、权利、能力与自由的认识.在吸收前两代残障模式合理观点的基础上,第三代残障模式即人类发展模型应运而生,它聚焦残障者的健康剥夺与能力扩展,以开放性姿态涵纳残障的多维决定因素,主张通过包容性、预防性干预措施促进残障者的福祉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工介入老年群体的必要性 社会化养老方式的和谐推进需要社工介入。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的养老功能随之降低,家庭养老模式不得不转向机构养老。当大量老年公寓出现时,老人的入住意愿与入住条件则成了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许晓冰 《现代妇女》2013,(12):92-92
高等院校成人教育从过去的学历教育为中心,转向以高层次的继续教育为中心;从过去以专科为重点转向以本科、研究生为重点;从过去以知识、技能为核心的补偿教育转向以创新能力、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从过去的一次性、阶段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面对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转型期,高等院校成人教育应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实现从教育观念、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骏 《职业时空》2008,4(8):118-118
一、高校制度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从高校校园文化的视角看,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其中间层。始于80年代中后期的高校校园文化研究,认为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和群体,自然地衍生出自己的文化,即校园文化。它是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师生群体中通行的规范准则、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一般从内容上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必须改变自身的服务模式,逐步从知识服务转向大数据知识服务。针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智慧图书馆以及下一代图书馆开展的知识服务模式是大数据知识服务的主要特点。以大数据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开展的平台,从而全面地实现大数据知识服务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