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康德哲学使西方思想发展历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道德哲学等方面,也体现在宗教哲学中。康德哲学是把神学问题变成人学问题的一个部分,或者是把神学变成人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来加以讨论的。在人学的内部消解、克服神学,而不满足于人学与神学的外在对抗、分立,更不能容忍把神意作为外在原则来解释人的问题,这就是“神学的人学化”。本文试图阐明“神学的人学化”是康德在西方宗教思想史上所进行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人文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主义是古代希腊文化的重要内涵。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驱散了中世纪人们观察世界和认识自我时由信仰和幻想所形成的迷雾,人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苏醒而成为独立自由的人,重新发现了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平等、权利,追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多元民主。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是新教改革的中坚,启蒙运动的先驱。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运动引发了欧洲社会空前的深刻变革,使欧洲历史从古代朝着现代的方向迈进,迎来了现代社会的曙光。  相似文献   

3.
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至启蒙运动终结,欧洲进步文学是在对封建神学体系的不断否定中,显示出和不断完善着其人学精神内涵的。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一是14至17世纪,其文学基本精神主要是从厌恶神性排拒人性、神权否定人权等感性角度,展示了神学观念的不合理,从而用讴歌人的本能欲望和巨人风采与之抗衡。二是18世纪中叶前后,从理性角度弘扬人的聪慧与劳动创造能力,否定上帝创造一切的荒谬理论。三是18世纪末前后,以德国作家歌德为代表,开始从思想体系高度对神学体系进行彻底清算。他在《浮士德》中,通过精湛的艺术构思,表现了与神学体系完全不同的对世界本原、运动规律以及发展过程的全新理解,从而建立了进步资产阶级较为完备的“人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16-17世纪意大利美学形成了风格主义美学、巴洛克美学,它们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又与人文主义相对,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同时在整个欧洲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下也产生了意大利自己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意大利历史主义美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5.
卡尔·拉纳的"先验人学"首先是他的一种神学方法或者进路,借以强调"所有神学永远是人学".这种先验人学诉诸阿奎那古老的"转向影像"学说,运用海德格尔的现代哲学方法,确立起人是"在世之灵"的观念.作为"在世之灵"的人通过"转向影像"可以认识存在本身,能够倾听上帝的圣言,人本质上先验地是圣言的倾听者.据此,拉纳倡导与教会之外听到圣言的"匿名基督徒"展开对话.他的"先验人学"所推动的天主教神学从神本神学向人本神学的"主体转向"印证了费尔巴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本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玄学美学范畴标志着中国美学的理论智慧与思维水平在魏晋南北朝所达到的一个高峰。玄学美学由否定谶纬神学而建立玄学本体论的美学,并通过玄学美学范畴的建构、完善,逐步使玄学美学本体论范畴趋于成熟。到南北朝期间,玄学美学范畴实现由思性向诗性性质的意蕴拓展,在熔取新的思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使理论思维和实践拓向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一莎士比亚生活在经历了中世纪漫漫长夜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浪潮波及英伦的时代。鉴于对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愚味主义禁欲主义的反动,对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宗教法律观念的否定,当时社会以强烈的个人主义著称。英国当时正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血腥的圈地运动使大批自耕农(与别国不同,英中世纪农村以自耕农居多)离乡背井,涌向城镇,惨遭镇压沦为雇佣工人。交换经济形式替代了自然经济。政局几经变动,迎来了伊丽莎白辉煌的时代。英国的文艺复兴以封建社会结构的摧毁和资产阶级关系的发展为基础,清教和人文主义两股思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文主义者看来。英国的资本主义历程是矛盾的:他们一  相似文献   

8.
论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是以怪诞的方法来颠覆基督教神学正统观念,重新确立人本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拉伯雷的"怪诞"美学思想深受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节庆的影响,并由此确立了他的"怪诞"美学思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人学美学的学理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的美学大势是走向人学。其学理依据在于 :其一 ,西方美学起于哲学 ,展于艺术美学和审美心理学 ,最终归于人学 ,人学成为西方美学发展的脉理依归和各派美学的价值取向 ;其二 ,中国古代以儒道为源头的楚骚美学、经学美学、玄学美学、佛教禅宗美学、宋明理学美学 ,以及明代心学美学等 ,无不以人文精神和人学理念为其筋骨 ,2 0世纪的中国美学更是以时代精神汇入人文传统而呈人学大势 ;其三 ,新世纪的美学需要关注人的生存世界、洞悉人的意义世界、瞩目人的情感世界 ,更应该从学理上丰富美学的人学底蕴  相似文献   

10.
巴尔塔萨的神学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尔塔萨是 2 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神学家和美学家 ,他从神学出发对美学的重新定位、神学美学的特点、美的客体结构、审美过程所做的论述 ,呈现了他独特的神学美学体系 ,对我们了解西方神学美学的最新学术成就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忏悔录》是中世纪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的代表作。它是奥古斯丁改造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基督教学说的典范之作,是奥古斯丁有较为完整的人学思想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理性是信仰的基础”、“人人皆有原罪”、“上帝救赎”、“禁欲苦修”和“往生天国”等人学命题。这些论述对中世纪的哲学、美学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间接地孕育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研究奥古斯丁的人学思想,是深入研究中世纪人学、哲学和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马丁·路德是基督教新教的奠基人。他通过《圣经》的翻译与诠释,成功地将基督教信仰与德语结合起来,奠定了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新教神学之理论基础,并从中发展出了新教的神学诠释学。他所主张的《圣经》理解的信仰优先原则、文本的自明性原则,深刻地影响了诠释学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孔子改造原始天命观建立原初人学思想后,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孔子的原初人学理论.董仲舒以神学形式阐发儒家伦理,既是对人的肯定也是对人的否定,他游移在哲学与宗教之间,构成儒家哲学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宋明新儒学通过对董仲舒的哲学化神学和佛教哲学的辩证扬弃,在新的高度向先秦的原初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复归,建立了古典新人学理论.儒家哲学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对中国传统思想方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往学术界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起源的认识,大多偏重于对当时政治经济作用方面的考察。本文认为,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更直接来自于文化上发展演变的因素。概而言之,既是由于中世纪内部人学因子生成的结果,同时也在于历史给予当时文化发展的四大馈赠(中世纪社会产生了现代城市、大学的出现、神学研究导致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宗教内部发生了变革要求)和三大机遇(黑死病发生导致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古代文化典籍的重新发现在此时人们面前展示出了一个新世界、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正是当时文化上多种因素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着文艺复兴新文化的形成并导致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独特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音乐艺术领域,中世纪音乐以其独特的理性色彩显示出在西方音乐历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音乐美学方面,中世纪是一个将继承自古以来的宝贵遗产与发展全新的文化意识进行有机结合的历史时期,它将柏拉图的实用主义音乐美学、亚里士多德的"高尚的享乐"中庸音乐美学与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等美学成果继承下来,融入到几乎成为中世纪唯一思想体系的神学的意识形态中,开创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神学音乐美学时代。中世纪的音乐美学绝不是由于在所谓黑暗统治之下而缺乏建树的,它的独到之处正是基于对音乐功能的独特认识:音乐在当时作为服务于神学的工具,只有使人们达到所谓心灵净化的境界,将世俗情感与宗教情感这组对立矛盾解决并使之统一的时候,它才会受到尊重,获取在神学统治下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经过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方社会逐渐深入人心。人文主义不仅把西方人和西方社会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束缚下彻底地解放出来,而且还重新激发起西方人探索自然界的热情,扫清了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各种思想障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莎翁喜剧中的女性观念是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射,与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同质性和同构性。从其本质上看,这种观点是伴随着封建道德伦理一同成长起来的,有利于资本主义和逻各斯菲勒斯权利的张扬和维护,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从人性的角度来讲,这种女性观点是反人性的,是有悖于人性和谐发展和创建真正平等和谐的人类社会的,是保守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神学美学是在其浓厚的神学思想底蕴下产生,在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的。首先,海德格尔早年的神学学习对他的美学思想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让他始终本着寻找上帝的原则去深思一切;其次,海德格尔的神学美学是在对西方神学美学思想的批判中达到新的思想开拓,把神学美学带入了新的领域;最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是他所有思想的基础,也给他的神学美学带来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两难的选择 双重的绝望--解开哈姆莱特的延宕之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哈姆莱特的延宕之谜,从来众说纷纭.本文从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神学同人文主义精神的矛盾、冲突,以及这种矛盾和冲突对哈姆莱特深层精神世界的巨大影响的角度切入,揭示了哈姆莱特的延宕和发疯是由于他在这两种社会思潮之间无所适从.两难的选择,最终导致他对基督教神学和人文主义的双重绝望.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是其神学思想的一部分,主要散见于<神学大全>中.阿奎那美学思想体现基督教神学立场和哲学根源,具体体现在美的本体论、美的形式论和美的经验论三个方面.阿奎那美学思想具有独特倾向,对西方美学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