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森 《兰州学刊》2014,(4):48-53
"大跃进"运动破坏了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各种行之有效的劳动管理制度,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大跃进"运动后,江苏省在恢复合作化时期各种劳动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实施了劳动定额管理,包工到组、到户、到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等生产责任制。这些劳动管理制度的实施使社员劳动的积极性和效率大大提高,促进了江苏省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江苏省国民经济的好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自从整风反右以来,广大师生已经认识到知识分子必须走红专道路;在学校中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过去政治教育中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的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变。在这一年当中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密切结合实际的政治教育的经验。这一改革并不局限于政治课。各种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都在进行着教学改革。联系实际是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勤工俭学运动的开展,使我们愈来愈认识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有极大的好处;必须改变过去学校中学生只有一些书本知识,缺乏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和技能的现象。现在学校里已经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许多学校办了工厂和农场,学生们也到校外的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去参加劳动。这样做了以后  相似文献   

3.
自从党中央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后,全国各个学校都大力贯彻。下乡参加生产劳动是贯彻这一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中山大学外语系全体师生,于去年十月下放到东莞县麻冲人民公社。我们在两个多月的劳动锻炼中,在和农民“五同”中,向农民学习了不少东西,锻炼了阶级立场,提高了政治觉悟和干劲,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收获很大,仅下面的—些事例,就有力地证明党的教育方针的伟大正确。我系师生,多数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而且多数长期住在城市,许多人对于农村和农业劳动是陌  相似文献   

4.
下乡劳动锻炼以前,对“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如何如何。即使能说会道,实际并无亲身体会。纸上谈兵而已。这次下到人民公社劳动三个月,才算尝出一点滋味来。许多知识分子都自以为自己有满肚子学问,但一下到农村,就会很快的发现自己那些从书本子上搬来的学问,实在有限得可憐。我们天天吃糖,餐餐吃饭,但甘蔗怎样变成糖?秧苗怎样长出谷子?却懂得很少。砍柴,锯木,割禾,锄草,……看来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二月下放到浙江海宁县荆山农业社,经过几个月的锻炼,每个人都受到深刻的教育。经过劳动,我们与农民的关系从两条心变成一条心,跟农民有了共同语言和思想感情。我们刚下来的时候,农民对我们在乡间能否经得起劳动关和生活关的考验、能否真正做到与农民同食同住同劳动,是怀疑的,认为大学生下乡是为了“观风光”。顾虑我们不习惯农村生活,怕苦嫌脏,他们从谈话中从行动中来试探我们的心。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面宣传党的下放干部劳动锻炼的政策,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向群众表明我们下乡锻炼的决心。在劳动中我们不怕累,不怕脏,不会就请教。群众见到我们的真心真意,也就和我们讲知心话了。认大学生为自己的儿女,如吃好菜相让,吃冷粥彼此相争。我们换下的衣服袜子,有时来不及洗,妈妈就等我们出工后,替我们洗好。劳动也使我们深深了解,学习农民的思想感情和优秀品质,农民教不  相似文献   

6.
简讯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高潮中,我院附校十九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五名往届毕业生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于六月初分赴夏家村、高家村、西林西、向阳等曲阜农村安家落户。附校知识青年踊跃上山下乡,这是批林批孔运动结出的又一丰碩成果。孔老二鄙视生产劳动,宣扬“学而优则仕”,林彪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在批林批孔运动中,附校党支部组织九年级毕业班学生下乡下厂,与工农一起批判孔孟之道,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已复礼”的罪行,使毕业班学生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高等教育局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筹委会今后将有计划地组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分批下乡下厂参观调查,并决定于今年12月下旬组织第一批下乡参观访问,目的是配合总路线的学习,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好地联系实际,更好地了解当前农村大跃进形势和人民公社优越性;同时结合参观访问进行有关人民公社若干专门问题的调查研究,以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科学为政治服务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社会生产。因此一切经济关系都应该到社会生产中去寻找基础和解释。基于此认识,文章提出劳动过程的一般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知识,是对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的拓广。文章具体分析这些要素,特别是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及其与人的关系,提出每种社会生产都有一个第一要素或决定性要素。它决定社会生产的性质和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是首要产业。文章最后就劳动过程诸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地位的变化解释了社会形态的演变。知识成为生产过程的决定要素将开创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一 遺址的发現 党的教育方針,給吉林大学历史系师生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上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并已在师生中落脚生根。其中表現之一,就是生产实习的变革。过去实习是到北京参观和听报告,这次改为参加省文管会和省博物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直接参与到当前轟轟烈烈的工农业大跃进与文化革命的高潮中,真正使理論联系了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八年九月,中央高级党校领导决定将艾思奇同志下放到河南参加实际工作锻练。跟他一起下放的有十多位同志。当时,我作为他的秘书,也随他到了河南。艾思奇同志本来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症,需要疗养,但是他一再说,下去身体就好了,满腔热情地接受了这次下放锻练。 我们到达河南以后,艾思奇同志向干部和群众一再表示,自己长期搞理论工作,接触书本的东西多,非常需要下来多多了解些实际情况,我们到河南来,是向大家学习的,是当小学生的。他同我们几个人谈到如何对待这次下放锻练时,要求我们一定要甘当小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好好向群众学习,注重调查研究,增长实际知识,总结实践经验,以便今后为党的事业做好理论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一九五八年,教育大革命,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极辉煌的胜利。读书与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面貌起了根本变化,从而大大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科学。高等学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新发展、新创造很多,师生下厂下乡“三结合”(教学、劳动、科学研究)便是其中之一。西安师范学院去年下半年,有一千八百多个学生、一百一十个教师下厂下乡,大体上有四类情况:第一、是专门学习新课题,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部分,如政教系部分学生到大荔县的许庄和石槽两个人民公社,学习人民公社问题;第二、是以改革教学内容为主下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存在着浓厚的民粹主义倾向,并在五四时期得到集中体现。五四时期的民粹主义,除了揭露资本主义罪恶并主张中国走非资本主义前途外,主要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劳动主义的兴起及对劳动、劳工的推崇;二是平民主义思潮兴起及对民众力量的重视;三是呼吁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民间去;四是对知识及知识分子的贬低,反智主义萌动。民粹主义倾向与启蒙主义的内在冲突,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其逐渐偏离了启蒙轨道,走向了后五四时代的平民主义激进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我們下放到长春市郊兴隆山乡工农友誼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經四个多月。在这四个多月的劳动中,我們碰到許多有关思想改造的重大問題,如:劳动生产对思想改造能否起作用、如何对待群众斗爭和农村各項社会工作,在劳动生产中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劳动生产对教学和科学研究起何作用,等等。这篇文章試图以我們的收获和体会,对这些問題提出我們的看法。不妥之处,請大家批評指正。  相似文献   

14.
从七月二十六日,到八月十二日,我参加了上海市各界人士江苏省工农业生产建设参观团,同时,我有机会到正在大跃进的农村中去学习。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大量生动的事实,已经足够使我上了一堂最深刻、最丰富的社会主义教育课。现在,我想把我感受最深的几点,写在下面:第一,在党的领导下,在总路线精种的鼓舞下,农民的干劲是非常感动人的。他们说,他们的干劲象下山的猛虎。我看,他们的干劲比猛虎还要过之而无不及。我们随便走到那里,干部和农民,差不多都是吃在田里,睡在田里。他们都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十分的指标,十二分的措施,二十四分的干劲。在淮阴县农场,我们看到了一块亩产二十万斤指标的小麦试验田。开始,我们都有些不大相信。我们问一位农民,怎样可以达到这样高额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正确认识农村剩余劳力的状况,积极指导剩余劳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林县农村剩余劳力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作了如下一些分析。 一、农村剩余劳力的实际 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农村剩余劳力的实际内容,并非指的是具体劳力,而是劳力潜在的剩余劳动。它的表现形式,也不是常年失业、一无所事,而是间断休闲。因为农村剩余劳力与城市不同,在城市可以从有无职业来区别,没有职业的就算是剩余劳力,界限明确。而农民都是从事农、林、牧、副、渔的劳动者,不存在有无职业区别,找不出哪个具体的劳动者是剩余的。只是由于劳多地少,或生产门路开发不足等原因,会造成劳力不能出满勤,或间断休闲的现象。在农忙间隙,我们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青壮劳力闲散街头,大批妇女空闲家中,这就使他们能够发挥的劳动量受到了限制。这种能够发挥而实际未能发挥出来的那部分潜在的劳动,就是农村剩余劳力的实际内容。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分散的间断休闲。那么,这些劳动量是怎样变为劳力数呢?这是通过折算而成劳力数的。例,假如农村一个中等劳力,一年可以做300个工日,而因为没有活干,实际只做了250个工日,未能发挥出来的那50个  相似文献   

16.
最近半年,我到恩施县参加了一段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真是“下乡才三月,胜读十年书”。我深深感到,我们搞经济学科的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企业职工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特别是理想和纪律教育的指示发表以后,我厂就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搞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了初步的探索。 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发展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二是企业管理者的组织水平;三是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在前两个因素一定的情况下,一  相似文献   

18.
1958年以来,在全国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下,新的工矿企业成批地建立起来,地方工业遍地开花,基本建设规模日益扩大,社会购买力也有了很大增长。因此,对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要愈来愈大。另一方面,在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特别是在整社以后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生产大跃进,生产措施大大加码,因而需要的劳动量也大大增加。据宝南乡今春调查:去年平均每亩水稻要化十九个劳动日,今年要化三十八个劳动日;去年平均每亩棉花要化二十六个劳动日,今年要化五十六个劳动日。劳动量要普遍增加一倍以上。从今年几项主要增产措施的情况看来,恐怕全年所需劳动量不止增加一倍。比如今冬明春兴修水利和平整土地的任务,达三亿左右土方,比去冬今春增加四倍左右。今年秋后要有成百万亩土地深翻一尺五寸到二尺(本来只耕三、四寸深),这是过去根本没有的项目。总之,产量要成倍翻,措施就要更加加倍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个突出的矛盾:第一、劳动力远远不能适应生产大跃进的需要,而感到严重不足;第二、完全依靠现有的落后工具和手工操作,不能全面有效地贯彻各项增产措施。为了实现大跃进,广大农民群众发挥了积极性,日夜苦干;认真地改进劳动组织和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率;大办农民公共食堂、托儿所等减轻妇女家务劳动,增加了出勤时间;以及组织了城乡、乡乡、社社之间的劳力大协作等。这些措施对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这终究是有限度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村劳力不足而紧张,仍然非常突出,不少增产措施由于劳力不足或  相似文献   

20.
我下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已经四个多月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实际斗争,我体会到,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迫使我们的头脑要复杂一点,灵活一点,对各种问题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因此,参加阶级斗争的实践,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最好的学校,是把哲学从书斋中和课堂上解放出来的关键,是我们哲学理论工作者提高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