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患·患苦     
“苦”“患”是古今常用的两个多义词。“苦”本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说文》:“苦,大苦,苓也。”(据段注本。)其味极苦,故引申为“痛苦”等义。“患”,《说文》:“忧也。”本义是“忧虑”,引申为“祸患”等义。而“痛苦”、“祸患”等都是人们所厌恶的事,因而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苦”“患”在古代曾以同义词的面貌出现,不仅可以互训,《广韵》:“苦,患也。”又:“患,苦也。”而且都具有“厌恨、憎恶”这一古义。它们的这一古义古代常用,今已消亡,今人往往失察,以致造成:一般辞书如新《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都漏列了这一义项,新《辞源》“患”下有这一义项,“苦”下亦漏列;今人注释古书,为其常用义所拘,或者不予作注,或者注而有误。现就注释失误的各举一例。  相似文献   

2.
《辞海》中“丈人”的第四条注释说:“丈人,古时女子称其夫。”古乐府《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一般注释均认为丈人指病妇的丈夫。 我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一、丈人本来就没有丈夫的含意。 翻开各种工具书,“丈人”的注释均为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来信     
编辑同志:最近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习了柳宗元《捕蛇者说》(见吉林省中学试用课本第五册,1977年7月版)。我对其中的“苛政猛于虎也”的注释(见第213页),有不同看法。注释中说:“……这是孔丘站在奴隶主立场上,对新兴的封建制的一种攻击。”我觉得这样解释是不够妥当的。因为这与《捕蛇者说》的中心思想相矛盾。“熟知赋敛之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说可谓脍炙人口,无人不晓。然而,何为“天命”,为什么人到五十岁就能“知天命”?我国著名的孔学研究专家扬伯峻先生在注释“天命”时说:“孔子是不是宿命论者,我不敢论定。孔子所谓的天命究竟是什么,也很难臆测。”“天命”这两个字“不便译出”(《论语译注》)。这里先生自有其隐曲之心,难言之苦衷。同时也可看出孔子此说难予具体注释,也是实实在在的事。本文不揣冒昧,试从文理、医理等角度略陈管见,给历来的注释予以点滴补充,权当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5.
《绸缪》三章,每章分别以“绸缪束薪”、“束”、“束楚”起句。毛传:“兴也。绸缪犹缠绵也。……男女待礼而成,若薪(?)待人事后束也。”这是以“束”为綑束,比喻男女待礼而成婚事;以“绸缪”为情意缠绵,象征夫妻亲密无间。陈子展先生说“愚谓《绸缪》一诗实为民俗学上关于新婚之一种宝贵资料”,我觉得这一见解新颖独到。  相似文献   

6.
说“配”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配,酒色也。从酉,己声。”徐锴在他的《说文系传》中将“配”和“妃”等同起来,他说:“匹配字古只作妃。”徐铉对许慎的解说产生了怀疑,他用否定的语气指出:“已非声。当从妃省声。”二徐并没有摆脱“配”是形声字的说法。段玉裁在注释“从酉,己声”时说:“己非声也,当本是妃省声,故假为妃字。”这是承袭了二徐的说法。也没有超出形声之说的范围。今人张舜徽在其《说文解字约注》中说:“古云元妃,即今语俩元配耳。”张氏还进一步运用古无轻唇音这个理论,指出“妃字读与配同。”  相似文献   

7.
历代治《说文》者,对“六书”义例之一的“转注”的解释,最为分歧,例如: 宋人张有释之曰:“转注者,展转其声,注释他字之用也。”这是以“转语”释“转注”,姑谓之转注即“转语说”。清人戴震释之曰:“转注犹曰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古今语也。”又云:“老下  相似文献   

8.
说“解酲”     
解酲一词在古代诗文中屡有所见 ,而各种注释又都模糊不清 ,《汉语大词典》释为“醒酒 ,消除酒病。”台湾版《中文大词典》训作 :“解宿酒也。”两部大型辞书都认为“解酲”是醒酒的意思 ,因而许多古诗注释也都沿用此说 ,将古诗文中的解酲一词均训作醒酒、消除酒病。我们详读了大量诗文 ,认为此说有误 ,以下数例可证 :(1)客醉眠未起 ,主人呼解酲。 (孟浩然《戏赠主人》)(2 )酒伴来相命 ,开樽共解酲。 (孟浩然《晚春》)(3)五斗解酲尤恨少 ,十分飞盏未嫌多。 (元稹《放言》)以上三例 ,几乎所有的注释都将“解酲”注为“醒酒”的意思。但是 ,以…  相似文献   

9.
一、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硕鼠》) 句中“逝”字,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同‘誓’(用近人张慎仪说,见其所著《诗经异文补释》,张据《公羊传》徐彦疏引此诗作‘誓’)表示坚决之意。”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补充注释”云:“通‘誓’。”均强作假借字释之,值得商榷。按“逝”与“誓”禅母月韵,古字音同,本可能通假,但无明证。《说文通训定声》云:“逝,往也,假借为‘誓’。”杨树达《小学述林》卷一云:“盖《三家诗》有作‘誓’字者,此诗本表示决绝之辞,《三家》作‘誓’,用本字也;《毛诗》作‘逝’,  相似文献   

10.
<正> 子婴继秦二世之后,执秦政四十六日。虽然在位日短,但作为一位君主,也算是个较为重要的历史人物。然而子婴与扶苏究竟是什么关系,至今未有定论。《辞源》在“子婴”条下解释说:“子婴:秦始皇长子扶苏之子。”《辞海》也说:“子婴:秦始皇孙,扶苏子。”另外,《中文大辞典》等也都持相同的观点。 我们认为这些辞书的注释是错误的,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11.
被称之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过一篇著名的《捕蛇者说》,该文被选入九义教材初中语文第六册,文中有“岁赋其二”句。课本上注释为:岁、每年;赋、征收。译为每年征收两次蛇。而其它诸多古文选读本也与此相同。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每按注释上意思问泽,总觉得似乎欠妥。笔者认为“岁问其二”中的“二”应该译为两条才对.现报出以下理由,供同行参考。一、译为“两次”不符合习惯用语。文章一开头,介绍了“异蛇”的凶害,药用的价值,和官征集“异蛇”的故事背景,接下来捕蛇者说自己的家世和民间的疾苦.最后得出结论:“苛…  相似文献   

12.
声训的方法是历代训诂学家注释古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法起于周秦,盛于清代。段玉裁说:“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重于得音。”①王念孙说:“窃以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②这些主张得到了清代以及以后的训诂学者的拥护。其实,汉初毛亨传诗,声训的方法早已用得很精到,大多是本於声音而求得字义的解释。现就《毛诗诂训传》的声训作个粗略的分析,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幺与六吉林方言有用“幺”、“六”表示数字外之意义者,如: ①妇女会里,也是你们贫雇农妇女打么。(《暴风骤雨》2章12节) ②姐姐也借光打腰。(《说演弹唱》  相似文献   

14.
一、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初五册《触龙说赵太后》)其中“哀”字,课本未注释,一般讲作“哀怜”、“悲哀”、“哀痛”。如阴法鲁主编《古文观止译注》译为:“实在使人感到哀痛。”阙勋吾等合编《古文观止译注》译为:“也确实够悲哀的了。”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上册)注云:“哀之,哀怜她。”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注释古乐府《木兰诗》“唧唧”一词,兼收了两种说法:[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辞海》(一九七九年版)解释“唧唧”作织机声的义项中,举了《木兰诗》为例。近年出版的一些古典文学读本也有把“唧唧”解释为织机声的。  相似文献   

16.
<正> 南朝时期,在帝王的诏敕中,屡有“三调”的名称出现。“三调”的內容究竟是指什么?历来说法不一。从现今史乘所见,最早注释“三调”的是元代史家胡三省。他在注《资治通鉴》时云:“三调,谓调粟、调帛及杂调也。”①此说有何所本,胡三省并未言明。但根据胡注的惯例,若对某一史事的注释有据,一般均要注明其渊源、出处。然而胡三省在此处则不然。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判定:胡三省对“三调”的理解,只是一种推测而已。近人李剑农对“三调”的看法稍有不同,他说:“所谓‘三调’究何所指,史籍中无明确说明。若据……《隋书·食货志》所述,则三调以即指绢布、丝绵与租米三者而言”②其实,《隋书》史志部分原题《五代史志》,它只载南朝梁、陈、北朝齐、周  相似文献   

17.
《论语》注释,汉魏以来纷纭繁杂,直至清末民初,一直不衰。值得注意的是:千余年来,众多注释者们,对《泰伯》篇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章,不仅倍加推敲,而且各说不一,甚至对立;历代许多政客,也常以此句为据,推行愚民政策;“四人帮”大搞别有用心的所谓“批孔”,也曾捉住此句,恣意歪曲发挥。可见,对《论  相似文献   

18.
诸子琐笺     
(一)关于《论语·侍坐》中“风”的注释《论语·先进》篇中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晳谈自己的理想时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对这句中的“风”字几乎所有的注本都注释为“吹风乘凉”的意思。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因为当时的时令和吹风乘凉相矛盾。莫春者,即夏历的春天三月,天气尚寒怎能吹风乘凉呢?关于这一点汉人王充早就提出质疑,他在《论衡·明雩》中指出“‘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  相似文献   

19.
说“那堪”     
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中有一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其中“那堪”一词怎讲?中学语文课本未作注释,翻了几个宋词选本也未做解释,大概都认为这词不必注释。《辞海》未收此词目,旧《辞源》在“那”字下有一义项说:“那,何也。如何堪,曰那堪。”然《辞源》、《辞海》“何”字均未收“何堪”这一词目。在一般辞书查不到的情况下,所以有的教学参考书根据“那”和“堪”两个字的意思,把“那堪”讲成“哪里禁受得住”(《辞海》“堪”字有一义项是“胜任;禁受”)。此说就这句而言可说得通。然而在另一些地方碰到“那堪”一词,按上意就不一定讲得通了。  相似文献   

20.
一、“美恶同辞”与“同形对义词” 1.0 “落”一词同形共居“降”“始”二义。《尔雅·释诂》:“落,始也。”《说文·艸部》:“落,凡艸曰零,木曰落。”这类词义现象,前人谓之“美恶同名”(词、辞)。在训诂史上最早采用“美恶同名”来解释上述词义现象的是东县时期的注释家郭璞。《尔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