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曾说过“百育德为先。”思想道德教育是学生素质提高的前提。在小学教育阶段在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智力开发等方面的培养外,还应注意对于学生情感的开发和意志的锻炼,使学生在文化科学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生理素质等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以心灵的启迪,将新课标中的“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理念得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让思想品德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达到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车尔尼罗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种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羡事物,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首先优化,促溲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三位一体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性功能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应注重数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谐班级主要表现为班级教育的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和谐班级能够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上得到满足,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校园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格和谐发展的学生,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对培养和谐人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审美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当学生徜徉在世界各民族音乐天地中,被音乐的美所吸引、所沉醉时,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尊重友善的情怀;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的音乐视野,开阔他们的胸襟。所以说高中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和谐的人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孝心教育”的核心即是爱的教育,其对建设和谐班级具有积极意义。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知孝心、激发学生内在孝情、督促学生实践孝行、培养学生美好孝德等四个方面,来促进和谐班级建设。  相似文献   

6.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的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在郭磊庄小学从事多年的专业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粗浅的谈了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学校是学生生命成长的绿洲—学生是种子,智慧多元,人格丰富:学校是土壤,养分均衡,环境和谐;科学精神是阳光,催生万物,活力无限;人文是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跨入新世纪,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波澜壮阔,“绿色教育”应运而生。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就是对这一潮流的响应。提倡绿色教育、人文关怀,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奏响了学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绿色教育的旋律,教育改革的潮流正在绿向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9.
面对已经到来的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态势要求改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模式,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通俗的说法就是要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活。而心理教育恰恰能起到协助“五育”去达到“...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变量,其性质与水平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并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本身应承担知识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关怀责任。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必然。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要具备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树立科学教育观,因材施教;民主平等的教学观,鼓励学生爱学、会学和勇于挑战。文中指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又是其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1.
程明凤 《职业》2011,(27):90-90
和谐教学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和谐教学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素质为指导思想和目的。如何利用和谐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大量探索。  相似文献   

12.
陆小玲  李天兰 《职业》2012,(14):102-103
中职学校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教育为主,以说服教育为辅。在新形势下,这种教育方式已日渐显露不足。笔者关注中职生的人格、心理变化成长,从理论引领、实践检验、主体体验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力求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系统的德育训练,巩固德育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和心理,以好的德行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
柯友军 《职业》2011,(6):70-71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挂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呈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曾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心理、个生、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人格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作为教育者,应比其他社会成员对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有更清醒的认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途径很多,我们的实践只是“海中一滴”。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教育家苏姆霍林斯基强调,“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谐教育恰恰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研究和谐教育正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语文老师应在先进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营造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的“和谐课堂”氛围,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握课改实质,寻找最佳切入点,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总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6.
邬郑华 《职业》2014,(12):52-5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要到幼儿园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学校在班级中推行仿真企业管理模式,严格执行7S管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正确关爱学生,对班级管理努力实行制度化、科学化,使班级成为和谐的大家庭,提升学生的各种素质,将其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在学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学生掌握学前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减少学生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行为,促进学前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的和谐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在作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地渗透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罗艳华 《现代交际》2013,(10):162-162
“内抓质量管理,外树品牌形象”,我校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规范执教行为、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执教质量,真正把办学理念和新课改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全面推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燕妍 《职业》2014,(5):95-95
“车间化”管理的教学模式使技能教育真正走向了教育实践,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在技能操作上得到了很大提高,毕业生也广受市场欢迎。通过“车间化”管理过程的不断改善,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雷小波  亓路路 《职业》2013,(33):91-93
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在批判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在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借鉴实践性课程理论,对思考高职课程开发、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