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群体在建构文化认同时往往借助于口承文学、文字文本、仪式行为和图像传媒等.20世纪流行于德国的“家乡电影”,体现出了德意志民族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和民族意识.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几代德国人的思想,说明地方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国民对于乡土的想象与情感之上.  相似文献   

2.
文本的独立表现在它作为语言编织物 ,既依附于创作主体而又背离于创作主体独立自由的话语世界。它以自身的逻辑形式和词语、句子、代码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的物质世界。从情感入手分析感情在文学创作与欣赏中的运动变化过程 ,可见出其在创作主体→文本、文本→欣赏主体、创作主体→文本→欣赏主体三结构中的浸透与背离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萧红乡土情结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慧芳 《阴山学刊》2008,21(4):60-64
“乡土情结”是一种长期郁结于作家内心,挥之不去而又无法释怀的对故土和家园的渴望与眷恋,它来源于感性的乡恋情感,但又熔铸着作家抽象的、形而上的理性思考。萧红的乡土情结源于她童年时代对乡土的爱恨交织的记忆,也是时代思潮影响、自身窘境挤压以及传统文化积淀熏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老师及家长的年龄、学生的年级对乡土教育的认知、态度、情感倾向、行为与未来发展方向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中年人都是乡土教育的主要支持者、乡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乡土情感的主要认同者,他们在乡土教育的知晓程度、情感倾向、未来发展方向上持更加肯定的态度。老年人与青年人则依次递减。同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老年人对接触乡土知识的幸福指数最高。此外,学生年级的高低与乡土情感的形成呈反比,即年级越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对支持乡土教育的态度与情感倾向更强烈;与乡土知识尤其是技能型乡土知识的掌握程度呈正比,即年级越高的学生越愿意学习实用型乡土知识,也更愿意将乡土知识纳入升学考试的范畴。这一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乡土教育政策和师资培训计划,对学校选择师资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萧红的小说文本表现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与民族国家文化历史的双重主题.在民族国家文学之外,女性文本的多元特质在她的文本书写中进一步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遗产开拓出富有符号性意义的女体空间和女性乡土想象书写.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萧红大量地书写了女体空间所可能载的各种符号形态,特别是有关跳大神的仪式化女体现象.萧红笔下女性所构成的女体符号空间,其根基建立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之上.与乡土想象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萧红对女体的想象书写和乡土的文化空间建构是双线并行的,缺一不可.此种女体/乡土叙述突显出历史文化交织的符号空间,乡土的象征功能是女性作家藉以窥探女性内宇及社会文化系和人生命运不可或缺的书写策略.在萧红的<生死场>中,女体的符号化和乡土的女体化,让萧红笔下的农乡女性归属于此以富有女性意识的土地,也让乡土同样归属于这些生活其上的女性团体.此种乡土经验有别于传统父权/男性视下的乡土经验.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21,(1):20-28
“土地情结”作为“乡土中国”的文化特征,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五四文学的乡土叙事,是为了满足启蒙者的思想诉求,故重“乡”轻“土”;左翼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的乡土叙事,是为了满足革命者的政治诉求,故重“土”轻“乡”;抗战文学的乡土叙事,则是为了满足中华民族的情感诉求,故既重“乡”又重“土”。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表现方式,“乡土情结”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7.
2 0世纪 90年代西部乡土小说 ,从对现代政治文明的召唤到对城乡对立格局中的不平等关系的追问 ,从对乡土人生的皈依、亲和到对乡土文明所内含的现代普适性的注目 ,从对宗教信仰、宗教情感引导现实超越的可能性的探求到对抵御异化的生命神性的崇仰 ,其精神向度与价值选择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多向性。其对自足乡土人生的多向性探求 ,大多是以其理想主义的乡土封闭形态为基础的 ,因而在其理想主义色彩的背后 ,有着较强的保守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
唐小娟 《理论界》2014,(3):152-155
本文从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入手,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了小说中贯穿的情感线索,认为小说着力表现的是青年在成长过程当中经历的青春期特有的苦闷和挣扎,但是在启蒙思维主导的阅读和阐释中,它所蕴涵的个体经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成长叙事被置换为带有浓重意识形态色彩的爱国主义和个性解放。论文通过对《沉沦》中表现出的自我建构危机、人际交往危机和情感寄托方式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揭示出其被遮蔽的成长叙事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因对"乡土文学"("乡土小说")概念的适用性、涵盖力有不同理解而在"乡土文学"概念的使用上产生游移态度,这一概念的有效内核必须经过层层过滤方可剥露.在乡土小说的界定视域中,地域(与"城市"相对应的题材取向)范围--乡土小说共同的叙述对象是它的稳定核心,而地域文化和乡土精神则是乡土小说中变动不居的活跃分子.乡土小说在历史嬗变中不断拓展,其弹性和涵盖力始终保持强势话语的竞争能力,完全可以沿用来概括当代小说的同类文本.  相似文献   

10.
新诗是一种"现代性"文体,新诗现代性建设的两大任务是让中国人成为现代人和让中国成为现代强国。诗的题材比体裁更有力量,更能直接促进社会的变革。当下应该重点关注九大类型的诗:校园诗、城市诗、乡土诗、生态诗、旅游诗、爱情诗、打油诗、哲理诗、政治诗。校园诗、城市诗和乡土诗是从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角度划分出的诗的题材类型。很多打工诗歌对城市文明怨气太重,城市诗人要热爱城市文明。乡土诗要更重视审美现代性建设,写乡土诗必须以诗人的身份说话。现代爱情诗应该包括抒写人的生物性情感的情色诗和人的心理性情感的情爱诗。适度的理性和智性,更能够让人"诗意地栖居"。政治抒情诗是艺术地表现公民政治情感的语言艺术,需要唤醒公民的政治情感。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台湾第一才子”的台湾作家吕赫若,其小说世界的核心是表现“传统———现代”、“乡土———都市”、“台湾———日本”这三对关系,而他对“传统———乡土———台湾”的情感认同和理性批判,以及对“现代———都市———日本”的理性服膺和情感拒斥,则昭示出他在认同与背离之间痛苦挣扎的内心矛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乡土写作的"侨寓"状态及由此决定的"想像性"叙事特征入手,通过对三十年间乡土想像景观的梳理与总结,认为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想像总体上可以解析为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死场"式的,另一种是"后花园"式的。通过对这两种乡土想像模式的比照分析,从异乡与故乡、地方与国族等层面出发,探讨了中国现代作家乡土写作中理性与情感、主题与文体的悖论性纠缠,从而触摸到他们面对乡土时幽微复杂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农村改革为大背景,集中讨论了现代乡土纯粹性、乡土情感矛盾心理与乡下人角色的新变,并从重视与回归现实、深入生活、拓宽乡土内涵、引入“复杂性”概念四个方面,来阐明乡土文学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民族意识与对民间和乡土的追索有着天然的联系与相关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处于民族危机中的晚清知识人,必然生发出对于乡土与民间的重视和兴趣。他们一方面把民间资源作为文本通俗化从而“新民”的武器,而在另一方面他们又身处民间和乡土的包围之中,中国古典时代所特有的文化一体化的状况,使得民间以及乡土文化积淀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并以集体无意识的状态影响了他们的文本创作。因此,对于民族命运的焦虑和对民间乡土的有意无意的追恋便成为了除西学东渐之外,中国近代小说写作的又一重要语境。  相似文献   

15.
乡土情怀是文学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古老的人文关怀.历史上,文学的乡土情怀有过种种不同的变异,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乡村历史文化的言说方式.但作为完整的历史过程来看,文学的乡土情怀又异常简陋和贫乏.尤其在当代,人们还很难从没有被言说过的乡土情怀中感受到新奇、惊恐、亢奋或是震撼.与当年的农业合作化小说文本相比,当前文学的乡土情怀甚至缺少实践理性的那种创造性想象与冲动.个体生命意识(个人主义、个人奋斗)在乡土情怀中的觉醒,并不能给人以审美的餍足.  相似文献   

16.
当下,农民工除有经济方面的需求外还存在人际关系重构、自身价值实现、乡土社会认同等方面的需求。对四川省中部地区BM镇的民俗“反哺”行为调查显示,农民工回乡后以积极参与民俗活动、支持民俗传承、构建民俗活动圈、认同乡土记忆这四个维度来重构该群体的乡土文化归属。民俗“反哺”是基于乡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外出的农民工对家乡民俗事象的支持。其方式通常有经济支持、文化支持、情感支持、自身劳动力支持、动产与不动产支持等,以此来实现他们的乡土认同和自我价值,从而促进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文化的巨大变迁 ,新质与旧质的交替更迭 ,让乡土作家陷入了理智与情感的两难 :一方面 ,他们作为时代的启蒙者 ,肩负着理性评判乡土的使命 ;另一方面 ,受乡情的羁绊 ,他们冷峻的批判笔调下又时常透露出绵绵暖意、浓浓乡思。  相似文献   

18.
文本中每一个细节都触动、包含着下一个细节 ,并细腻地描绘和展现出人类的情感 ,透露着丰富的意味。每一个语言符号都被用以荷载着一种情境 ,而情境与情境之间又互相联系 ,并触动下一个情境 ,从而使整个形式充满意味。对《江城》的文本分析揭示出语言、情境与有意味形式的表达的内在关系 ,亦可见出它们共同生出的对文本艺术成就或称魅力的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汪杨 《江淮论坛》2009,(5):168-173,104
许辉的文本中夹带的皖北地域文化信息异常丰厚,在他的乡土叙事中,许辉还原了真实的乡村图景,而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在许辉的乡土世界里,也一直都贯穿着导人向善的田园抒情,他在文本中对淮河的地域文化做了必要的理性梳理,给予了普通人性最真实的展示舞台。而叙写城市的小说,仍然具有明显地域的特征以及蕴含在地域风情中的文化特征,城市人的日常生活,在许辉的笔下呈现出一种原生态式的抒情景致。长篇小说《王》则充分展现了许辉对于淮河文化的理解,它不单是一部单纯地反映历史或映照现实的小说,而且是对民族的、个体的命运与灵魂作出了深入的拷问与反思。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情感美学建构起兼具中国审美传统和西方现代学科体系的情感美学话语,完成了从语言、意象到文本的理论谱系生成。文章从文本形式观、道德关联两方面探究中西方文论资源给予朱光潜情感美学建构的学理资源,建构出较为全面的情感美学逻辑框架,厘清其情感美学本体所包含的场域伦理;从情感对抗和日常生活主体化两大维度论证朱光潜情感美学所彰显的知识启蒙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