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文信息》2004,(6):83-85
时至今天,DV/T DC已发展得相当完善。可很多时候,我们使用DV或者DC拍出来的东西总感觉色彩不很逼真,明明是阳光普照,拍出来的照片却一片蓝调:明明室内光线是够,但拍出来的人物却泛着黄光,怎么回事呢?其实只要用好白平衡就能够解决这个困扰,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DV和DC的白平衡及共使用技艺。  相似文献   

2.
一个学科可以研究些什么,对该学科的任何研究者似乎都不应该成为问题。然而对于在中国图书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这却明明成为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男人其实不喜欢被女人缠,除了爱人和红颜知己。然而,总有些女人,明明与男人没什么深交,却以为人家对她有意思,不时地缠着男人做这做那,把男人当成自己的“家奴”,真是可笑之至。  相似文献   

4.
黄榦对《大学》有较完整的理解。他将《大学》经一章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旨不同,其中第一、二部分是重点;他与同门反复讨论“明明德”章,尤其是对朱子的解读有进一步的细致疏解;他明确将“知止至能得”部分视为《大学》工夫之始终次序详加讨论,而大学八目则被视为明明德新民的具体条目;黄榦还从道统论的角度讨论《大学》在儒家学术发展进程中的特定价值。在继承朱子注解的基础上,黄榦对《大学》的疏解构成了对朱子《大学章句》的发挥与补充。  相似文献   

5.
为政",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的相当部分讲到如何"为政"。而"为政以德"又是孔子为政思想的核心。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认真研究孔子的为政观,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孔子十分强调"为政以德"。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何谓"为政以德"?按照《论语疏义》的解释,就是"明明德以亲民,本仁心以施仁政,保民而王,非自求尊荣与富贵也,是谓为政以德。"这就是说,"为政以德"的要义有三:一是"明明德以亲民",就是为政者首先注重…  相似文献   

6.
童静 《家庭科技》2008,(11):34-34
很多夫妻都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一方“性”趣正浓,另一方却丝毫没有兴趣,常常以下班晚了或工作累了作借口。可有时明明下班晚了或工作累了,却能够“性”趣盎然……究竟是什么在影响着夫妻间的性需求?  相似文献   

7.
QQ列表里有位好友的个性签名写道:“定有颗牙,是为你而生,只要你稍有风吹草动,那颗牙就疼。”有趣极了。明明是自己的牙捣乱,偏偏要去怪别人。但转念一想,也挺好:如果因为某人的挂念,牙齿就要作祟,这种疼痛,也蛮幸福的。  相似文献   

8.
贵新 《家庭科技》2002,(12):31-32
和许多从“文革”中过来的人一样,曾经被耽误了学业的我,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天天都盼望他早日成才,帮我圆当年上大学的梦想。所以,当正上初中的儿子明明提出买电脑上网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然而,苦恼也随之而来。 明明对电脑似乎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高度     
杨汉光 《快乐青春》2014,(12):37-40
周末,大伟带儿子明明去桃花山玩。上公交车时,大伟买了一张车票,售票员却要他买两张,大伟解释说:“我儿子还不到1.2米,不用买票,这是你们车站的规定。”售票员瞄了一眼明明,撇撇嘴说:“一个大男人,贪这点小便宜干什么?我只看一眼,就知道你儿子超过1.2米了。”  相似文献   

10.
儒学的性善论和基督教性恶论在理论理性上相互冲突,但在实践理性上所要达到的至善目的又相互融合。儒学善的教化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基督教善的教化是活出基督的样式,两者都认为善是通往天人合一的桥梁,最终都是止于至善,明明德于天下,达到自然与我为一体,天道人道合一的境界,实现天下犬同、世界和谐的终极理想。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8,(8):22-27
在宋明理学中,《大学》受到推崇,许多理学家都对之作诠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和王阳明。对于《大学》的"三纲领",朱熹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明明德之后"推己及人","止于至善"是"事物当然之极"。他认为,"明明德"与"亲民"是有先后的两件事情,是有先有后的不同修养功夫。王阳明则认为,"明明德"和"亲民"是同一事情的不同方面,"明明德"就是恢复人所有的仁心,"亲民"即把此仁心施之于百姓和万物,而"止于至善"是明德、亲民的"极则"。对于《大学》中的"格物"与"诚意"的先后问题,朱熹认为,先"穷理"而后"意诚"。王阳明则认为,应以"诚意"为先,"格物"只是"诚意"的工夫。他们对《大学》的理解,存在着内在关系之不同,各自对《大学》作的诠释,都不乏创新之处。应该说,王学是在朱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扬弃,对朱学保持其相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有关明义士藏品的一封信方辉1994年6月笔者访问加拿大,在渥太华明义士之子明明德先生的家中,发现一件与明义士藏品有关的英文信件。蒙明明德先生允许,我把它译成汉语发表,并谈点看法。信件按英文格式翻译如下:上海明宏路152号1948年7月1日莱尔(H.P...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应走出史学窠臼─—试论中国哲学原理体系的建构张开城一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数千年悠久文化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当欧洲大陆还没有醒来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对身栖目染的客观世界提出了这样那样的问号,尽管人们...  相似文献   

14.
益中 《家庭科技》2008,(2):33-34
才四十出头的依凡感觉心烦气燥,有股无名火无处发。经询问.她是因性爱中,无论怎样做足“功课”,阴道反应就是迟钝。但又难于启齿,不知该怎么办。在好友的陪同下,她来到了医院,并一五一十地向医生倾诉了自己的难言之隐。每次过夫妻生活时,她即便有着很强的欲望,无奈私处干涩,总令她感觉火辣辣的.也让丈夫不愉快。她觉得很奇怪,明明自己有性需求,  相似文献   

15.
《家庭科技》2010,(10):32-33
血淤体质者养生要注意保护肝脏,疏肝理气。血淤体质的主要征候是血行迟缓不畅,多半是因为情绪意志长期抑郁,或久居寒冷地区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以身体较瘦的人为主。当血淤滞于脏腑、经络某一局部时.则发为疼痛,痛有定处,得温而不减,甚至形成肿块。此类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纪未到就已出现老人斑,有些常有身上某部位疼痛的困扰。比如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经,  相似文献   

16.
财富“杀手”的可怕之处,在于你虽然知道它是谁,也知道它一旦出现,对家庭财务的伤害很可能是致命的,但不知道它会不会来袭,什么时候来,以什么面目出现在你面前。有时你甚至会产生侥幸心理:我不会那么倒霉吧?所以,很多人明明已经看到有人遭到“杀手”袭击,只因自己暂且安然无恙,就放松警惕。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杀手”的真面目是不是像上面所说的那么可怕吧。  相似文献   

17.
中井履轩是日本“怀德堂学派”经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大学杂议》中以批判朱子注为前提,对“明明德”进行了重新诠释。在履轩的论述中,“明德”不再是表达心、性之原初状态的语汇,而成为对学者工夫纯熟后“德行”的赞美之辞;“格物致知”作为“明之”这一道德修养工夫,不再具有朱子“格致补传”所言“已知之理”“豁然贯通”的意味,而指向了一种“知行并进”的“进往”工夫。履轩的“明明德”再诠释体现出他以孟子“扩充”逻辑消解朱子“复初”逻辑的倾向,从而彰显了作为其四书学重建工作之纲领的“工夫理路的转换”。履轩对“心”与“理”关系的再认识从根本上促成了这一转换,同时也反映出以履轩为代表的怀德堂儒者不甚关心成德之先验根据的问题,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町人基于后天经验的道德践履,在于“我”与“物”之间正确对应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身心、知行、内外、形上形下相贯通,构成了阳明思想的整体特征。阳明认为身心一体,心为主宰,身为功能,心之发用显现在身行,身行则是源于心之发用,心与身同处于一气连通的现实生活境域之中。"心-身-性-理"乃是一个通贯的整体,作为身、心和合而成的人,通过秉持性、理而成为天地万物的"宰者",此"宰者"对天地万物有一种不容已的道德责任感,致良知从根本上即出于这种"道德责任感",它是一种为"求自慊"的自然发动,丝毫不需要外力去推动。由知到行、由良知到致良知伴随着的是明明德和亲民,明明德属内,亲民属外,明明德是体,亲民是用,体用不二。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在拍摄较亮的场景.如雪景时,常常会发现,明明看起来雪亮得刺眼.但拍出来的照片却是暗暗的,白色的背景变成了灰色。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误判环境光线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高手们都会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来调整曝光量.从而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那么.什么是曝光补偿?为什么要进行曝光补偿?又怎么来应用曝光补偿呢?  相似文献   

20.
<正> 马克思、恩格斯致拉萨尔的关于《弗兰茨·冯·济金根》的两封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文献,是正确开展文艺批评和进行同志式批评帮助的范例。 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有些同志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两封信有些曲解。它明明说的是文艺问题,是对具体作品交换意见,却硬说是政治问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问题,明明是实事求是的有褒有贬的科学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