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翠娥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海德格尔关于技术的追问,首先从批判传统的技术观入手,通过分析其不足提出自己的技术观。他认为,现代技术的本质在于其“座架”思想,并且指出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并不是由人的主体性决定的,而是来自于一科不可抗拒的东西——“解蔽的命运”。他的这一思想对于现代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选择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增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61-68
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诠释一直是当代哲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它无论对于我们理解尼采的哲学,还是对于我们理解海德格尔本人的哲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解读的基本论点和思路,然后揭示出尼采哲学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所起的作用,并由此从海德格尔的哲学返回到尼采哲学自身,就此澄清了海德格尔对尼采哲学的曲解和误解之处.最后,本文尝试对两位哲学家的共同哲学关怀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李海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7-30
真理,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追求的目标。他的独创性在于对真理的本质进行洞察,探讨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真理的根据和条件;他把真理表述为“此在”的揭示状态和“存在”的无蔽状态,并对”主客体关东”进行了批判。他通过“探索一种不从一切先决条件出发的哲学”,向现代人提示启发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舒红跃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3):48-53
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论在当今哲学界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评价是否定性的。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海德格尔的技术理论进行追问:第一,海德格尔哲学是存在哲学而非技术哲学,他对技术有着各种偏见和误解;第二,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象学运动之内和之外的各种资源来走出海德格尔式的技术迷思。 相似文献
5.
依据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两面性”、“中立性”、“座架性”、“原理性”观点和“生态学”、“现象学”阐释,确认现代职业教育应进一步扩大受众,加强技术伦理、职业道德教育等,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要让学生掌握静止的技术,还要促进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依据外部环境设置专业,使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做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技术、运用技术、发展技术. 相似文献
6.
张永安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4):56-58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开启存在者之存在,器具是自然物和艺术作品的一个过渡形式或媒介;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是通过照亮大地而建立一个世界;真理在作品中发生作用,艺术让真理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7.
王颖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5):71-75
海德格尔思考了支配科学本质的因素。他认为,科学蕴含着技术的本质,现代科学是现代技术本质的典范的功能和形式;形而上学的表象性思维方式为科学奠定了基础;存在本身是贯穿并支配着科学的本质事态。海德格尔的这一思考是为了返本开新,即返回原初的存在,达到存在本身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张洪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28-30
海德格尔认为由于科学的发展,柏拉图以降的哲学应当"终结"。而其"终结"是一种非尽善美的"完成",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是"全部哲学史聚集在其中"。由此而揭开了哲学消亡的序幕,也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一种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9.
在海德格尔丰富的思想体系中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分量和特点 ,尤其是在他后期的思想活动和学术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依据海德格尔的思想发展 ,揭示了他对现代文明和技术的主要看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并对其整个技术批判思想的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论生活儒学与海德格尔思想--答张志伟教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黄玉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42-49
生活儒学的"生活"观念不是海德格尔的"生存"观念,因为生活并不以"此在"为前提.生活即是存在本身,生活之外别无存在.海德格尔的此在确实是一种主体性观念.中西之间的形而上学是相通的.生活儒学致力于儒家形而上学在生活本源上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李霞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05-110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探讨科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观:科学作为人的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而现代科学本质上是作为数学筹划、研究和作为技术的科学;现代科学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海德格尔对科学技术价值的探讨超越了流俗的工具论而上升到形而上学层次,他的这些科学思想对于当今身处技术时代的人们反思科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贤根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54(4):413-418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其哲学基础之上的.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是在对传统美学的超越中完成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三个时期对应于他思想道路的三个阶段,即世界性、历史性和语言性.海德格尔美学思想对后来的观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梅洛-庞蒂等,以及后现代理论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山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2):19-28
与以往时代相比,我们身处在一个技术的时代,一个技术的意识形态弥漫横行的时代。要了解现代技术的本质及其风险,我们首先要了解技术的由所从来,而这一点与科学的古今嬗变脱不开关系。在哲人海德格尔看来,古今科学观在标准(严格性、精确性),对象(自然观)和运作方式上存在着绝然的分野。这种分野直接导致现代技术(作为订造着的解蔽)与古代技艺(自身涌现的解蔽)存在重大不同。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技术作为促逼的解蔽,不仅将自然作为可计算的能量之源,而且对人的自然进行促逼和订造,从而导致了现代人受到技术的宰制和霸占性主导。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属加种差式定义方式,而是试图通过概念流转呈现实事的现身方式。不过,应该看到,海德格尔的追问限囿在形而上学层面,缺少必要的政治哲学和资本分析的眼光。借助现代国家、资本和现代技术复杂关联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技术的发生及其可能风险,这为我们的自我救渡提供了必要的思之准备。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科学美与真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中蕴涵着真,也蕴涵着美,这种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性的美,既要符合客观世界自身的规律,又要符合人设定的标准和尺度。美与真相辅相成,由真及美,以美达真,二者共同统一在科学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推动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书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
作为一位思者,海德格尔一生都行进在“思”的林中路中,面对作为形而上学完成的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对人生命的侵扰和控制,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才能唤醒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才能找到失落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因此有必要从思之可能、思之发生以及思之期备三个方面来阐释海德格尔之思,以显现他对人之生存境遇的追问。 相似文献
16.
张贤根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1-5
海德格尔通过对作为现代科技基础的传统哲学与认识论的批判,消解了传统的二元对立,他对现代科学本质的揭示以及对技术及其本质的追问则引人深思.海德格尔对科技关系的崭新阐释和对人类未来的关注也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流俗的真理观念将真理看作是永恒的、自在的、客观的,是知识与人类理智的特性.此外,真理还被视为是一种符合,而且总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被讨论的.海德格尔早在<存在与时间>中就解构了这类真理观念的自明性.因为符合意义上的真理的存在论基础一直未经阐明.真理的源始追问就是要把真理敞开给思.随着这一敞开,流俗的真理观念再也不能维持其自明的假象了.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的语言体系中,常常用"科学"来表达"正确、有效、真实"之意.甚至直接等同于"真理"."科学"何以不等同于"真理",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理清二者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9.
蔡振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
海德格尔通过批判雅斯贝尔斯等人的技术观,认为技术其本质,并非中立的工具,也非人的行为,而是促逼着的解蔽,他称之为"座架"。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技术哲学家的技术观原因有三:一是深受自己构建的哲学理论思想的影响;二是从技术本身出发来追问技术;三是他着重探讨技术与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