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读到一篇发表在《中国社会导刊》的文章,题目是《“共产”理想的另类范本》。孤陋寡闻的我,在此之前,对文章所介绍的瑞士情况所知极少,更谈不上具体,读后有大开眼界之感。这篇文章由该刊特约记者、中国体改委研究所副会长杨启先撰写。文章告诉我们,在瑞士,政府最高领导人的工资,在税后只是一般职工工资的两三倍;一位相当于省政府办公厅主任的实际收入,与一对小学勤杂工夫妻的收入持平;私人农场里,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每周双休,比老板干活的时间还短。在这个国家里,人人都可以享受到终身免费教育;社会福利除了有退休养老、…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都处于精神成人过程之中,人在一生之中到底能体验到多少分量的幸福,关键在于人们所持的人生态度。幸福在于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平衡点的把握。  相似文献   

4.
说幸福、找幸福,解决了温饱、满足了基本消费的今天,幸福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幸福是财富、情感、健康、理想四方来朝;有人说幸福是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五子登科。幸福也许是个谜,100个人回答,就会有100种答案。幸福在何时?小学羡慕中学,中学羡慕大学,  相似文献   

5.
作为最先提出国民幸福总值概念的国家,不丹近年来构建了一套国民幸福总值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心理幸福感、健康、时间利用、教育、文化、政府善治、社区活力、生态的多样性与恢复能力、生活水平九大领域。通过对不丹全国范围内国民幸福总值的测算,国民幸福总值的政策价值逐渐显现。不丹的国民幸福总值测算,对当前我国幸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编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追求学生幸福的教学生活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生活世界是教学活动向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作为一种人的世界,追求幸福成为了不正自明的伦理价值追求。生活需要幸福,教学生活世界的最高价值亦是如此。在现代生活世界观的影响下,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更需要关注他们的生命发展,追求学生在教学生活世界中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眼下,一款名为找你妹的手机游戏风靡全国,贵阳市一位男士因通宵玩此游戏引发了眼中风。面对随处可见的电子产品,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呢?何为眼中风眼中风,与脑中风类似,医学上称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具体为血管硬化,血管皮内损害形  相似文献   

8.
正手机动辄爆炸的消息让不少消费者惴惴不安,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手机,但如果有个炸弹在身边也着实令人难以安心。在手机电池检测中,有一项为电池热冲击检测,该检测将锂电池放入150℃烘箱,以每分钟5℃的速率提高温度,烘箱温度升至150℃,保持30分钟,看电池是否会发生爆炸。日常生活中,手机很少接触到150℃的温度环境。如果电池放置不当,比如接触钥匙、硬币等导电介质,可能使电池短路。当保护电路失效时,会在瞬间产生较大电流,使电池瞬间产生较  相似文献   

9.
巨文利 《快乐青春》2009,(10):36-37
一所小学的一节作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愿望》。 一位小学生非常喜欢这个题目,便在作文本上飞快地写下了他的愿望。他希望将来能拥有一座占地十余公顷的庄园,在广阔的土地上植满如茵的绿草。庄园中有无数的小木屋,以及一座休闲旅馆。除了自己居住,还可以与前来参观的游客分享……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的本质规定性紧密相连,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表现。这种生活方式是在传统文化的幸福思想、幸福理念的指导下,能够使人们较好地遵循幸福原则去追求和获得幸福,从而内在地具有幸福功能。无论是传统的劳动与交往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还是闲暇生活方式,抑或是精神生活方式,都合乎并体现出幸福的和谐性、共享性、简单性、适度性、精神性等本质特征。因此,中国传统生活方式本质上就是一种幸福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从中萃取一种有益于现代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生活理念和精神元素,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幸福问题的关注,开始于阅读赵汀阳的旧作《论可能生活》。乔姆斯基在“knowledge of language”一书中曾经谈过两个非常有趣的问题:(1)为什么我们获得的材料如此之少,而产生的知识却如此之多(他把这个问题归给了柏拉图);(2)为什么可利用的材料如此之多,而得到的知识却如此之少(他把这个问题归给了奥威尔)。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这种发自内心的抱怨——烦死了,这过的叫什么日子啊!言语中满是对生活失望的嗟叹.说真的,除了在舞台上和小说里,我几乎没听过有人说这样的话:啊,我真幸福!对于美好东西的追求与占有,人们似乎没有满足的时候.而对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譬如抑郁、烦恼、苦难等,又有谁对它们贪得无厌呢?其实,大多数烦恼都来源于我们自身或是每个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李西乡 《南方论刊》2009,(1):118-119
【学校简介】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第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师生两千多人,校园环境优美,古色古香,和谐发展.校内有锦庭书室、绮云书室(市级文物)两座古书室,从这里走出中国第一个女法学博士郑毓秀。学校以“创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紧扣一个课题(才情趣综合教育),突出两个重点(国学、京剧),培养三高(才能高超、情感高尚、趣味高雅)人才,彰显办学特色,打造教育品牌,实现了“让孩子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质量节节攀升,特色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道德哲学的维度上,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生幸福具有三个联结点:一是需要的丰富和满足;二是“可能生活”的形成与展开;三是潜能的发挥和价值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生幸福内在相通,幸福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指向。而当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指向人生幸福时,它才越发具有现实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实践维度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历史维度: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动力支撑。现实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提供坚强保障。实践维度: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构的嵌入点。突出初心使命、价值追求的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与强调精神、心理层面的政治认同、情感归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管二者都有各自的理论属性、适用范畴,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存在相互促进的内在互构,并有机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之中。为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价值追求而团结奋斗,产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能。因此,遵循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逻辑,做到互促共进、同频共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实现。  相似文献   

16.
道德理想主义可以理解为宽泛的经济社会伦理或者伦理政治构想,但其更为本真的意义乃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古典纲领.“实践性”与“超越性”构成道德理想主义的根本特质.在已经告别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的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不仅表现为多元化与开放性的“盛景”,同时还呈现出物欲化与外在化、世俗化与平面化、虚拟化与感性化等种种隐患和危机.两个紧密相连的问题越发凸显:其一,道德理想主义如何摆脱现代文化困境?其二,现代精神生活如何消除隐患和危机?现代精神生活的建构呼唤道德理想主义所提供的精神典范,而道德理想主义倘若能够在现代社会摆脱文化困境,生活儒学的复兴与开展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面向生活世界,一种富有道德理想主义的幸福观既对精神生活的样式提出了高贵人性的要求,同时还赋予开放多元的精神生活以崭新的、超越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典型案例:离婚恐惧搅乱平静生活秦怡比丈夫大3岁。好心的朋友劝她:"现在看起来你们挺般配,但女人老得快,若干年后,你眼角布满了鱼尾纹,而他正是男人一枝花的时候,难保不会看上年轻姑娘……"前不久,姐姐打起了离婚大战,弄得全家人心惶惶,虽然大家极力劝合,最终还是离了。姐姐的离婚对秦怡触动很大:他们不仅青梅竹马,而且有十几年的感情,现在一下子一笔勾销,想起来就让人心寒。离婚后的姐姐不止一次地警告秦怡要看好丈夫,千万别步她的后尘。  相似文献   

18.
正民生幸福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民生问题成为党和国家着重关注的领域之一,十八大更是提出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民生问题、实现民生幸福是人民的基本诉求,也是党和国家当前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要实现民生幸福,应当从经济、文化、制度和价值四个层面进行构建。一、民生幸福的经济维度"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1]物质条件是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晚上,我给女儿盛好饭,一转身,却发现她碗里的饭突然多了很多。不必问,一定又是孩子的外婆外公怕她吃不饱,迁就孩子贪多的心理。难道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说我小时候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也是这个样子,总嫌自己碗里的饭菜少,每回都要很多,可又吃不完。天天如此,外公便习惯了每回给我盛  相似文献   

20.
《家庭科技》2012,(2):50-51
很少有一种技术能够像云计算那样,在短短几年间就集聚了雷霆万钧的势能,产生了横扫千军的动能.纵观全球,谷歌、亚马逊、IBM和微软等信息技术产业巨 头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推动着云计算技术和产品的普及.那么,云计算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