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深的牵挂     
送父母上了回家乡的飞机,心中十分怅然。老父今年73岁了,家乡有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坚持要回家。 十年前我独自来深,为了弥补远离家乡给二老留下的伤感,我每月寄100元钱孝敬双亲。这事在当时的家乡小城可是“轰动新闻”,给二老挣了不少面子。几年后,100元钱已经不算什么了。看着年迈双亲,钱已经不能给他们带来安慰,哥哥也来深圳后,我们干脆将二老接来长住,儿孙绕膝,让他们不再寂寞。 父母那一辈,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老来个个一身病痛。我们兄妹4人毕业后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二老只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后,我在岛城的一家电台做节目主持人,工作忙,还没有男朋友。父母知道了,千方百计地找理由过来,想要把我养成儿时那般白白胖胖。带他们去了我租住的房子。我直截了当地问父亲:"你和妈是在这儿玩两天,还是真的要长住?"有点儿耳背的父亲大声嚷了一句:"我和你妈把老家的房子租出去了,你让我们回去在马路上睡?"怕他们孤单,我提出要给他们买台电视机。父  相似文献   

3.
正虽然人到老年,性格却像儿童一样,天真任性,希望被呵护,但又喜怒无常,他们就是"老小孩"。他们让人"喜",是因为人老了心态还年轻,身上带着不服输的劲头;他们让人"忧",是因为时常像小孩子一样,说风就是雨,太过执拗。现实中,很多家庭不乏"老小孩",虽然还在扮演父母的角色,行为却是孩子气的,不少子女被他们"折磨"得哭笑不得。其实,只要讲究技巧,与"老小孩"相处并非难事。  相似文献   

4.
父母老了,儿女长大后飞走了.没有我们的日子,他们是怎么过的?拿出我们从小到大的照片细细地看网友A:几年没有回家陪爸妈了,他们又一次打电话告诉我: “女儿啊,我们每天都要看一看你的照片,从你满月到大学毕业的,都看.你有新的照片记得寄回来啊,爸妈几年不见你,真怕记不得你的样子,认不出你……”听后,我泪流不止.  相似文献   

5.
怕封闭越封闭的老人衰老得越快。让老人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有利于老人的健康。怕赋闲赋闲在家,精神无以寄托,每天都打不起精神来,因而,老了就更应该找点事儿做。怕孤单年轻人在外边打拼,很少有时间陪父母,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我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可口的零食吃。每当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小伙伴在我面前穿着新衣服,吃着零食,我就会羡慕不已,甚至十分嫉妒。日子久了,我开始"恨"我的父母,"恨"他们没有能力让我跟其他小伙伴一样。我开始不再用心学习,三天两头逃课,故意给父母添堵。父母从家长会得知我的情况,很生气。当他们  相似文献   

7.
进入这个拥有27人的单位工作了近5年的我,发现其中有3位同事仿佛从没遭受繁重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总是时刻保持精神饱满,生活愉快,身心健康,与为工作为生活所累而精神萎靡、面容憔悴的同事对比鲜明.他们分别是老张、老李和老周.同事称呼他们时虽在前面加个"老"字,其实他们并不老,均四十来岁,这只是昵称而已.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着我,引起了我对他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位年轻的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三十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怕得要死,"这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出丑,我就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9.
正春节"十大劫"让大家成了"恐归族"有人说,春节就像住在我们隔壁,我们看见它被簇拥而来,却再难跟它撞个满怀……你有没有这种感受?春节临近,不少人少了些期待,多了些害怕;少了些欣喜,多了些烦恼,这是因为有了春节"十大劫"吗?一怕不发年终奖,无钱回家愁断肠;二怕工资太凄凉,不敢回家见爹娘;三怕春运难买票,还怕车站人挤人;四怕回家路上堵,除夕过节在高速;五怕催婚火太猛,姑婶姨婆齐围攻;  相似文献   

10.
正我婆婆的朋友圈是我见过的父母一辈人中最与众不同的。一般来说,朋友圈里各位六七十岁的叔伯婶子、大爷大妈都在忙着转发"太可怕了""不看后悔""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文章。我爸妈更是个中高手。我跟他们抱怨一句"工作活多钱少",他们给我分享一条《揭秘!国家主席一个月工资有多少》;一起看电视,但凡有个外国人说外语,而我没有马上反应出来他说的是什么,他们就会默默刷一条《还在找借口?  相似文献   

11.
不老     
正有好几位朋友都这么说:"没见着阁下的时候,总以为阁下有80多岁了。敢情阁下并不老。"是的,虽是将奔四十的人了,我倒还不老。因为对事轻淡,我心中不大藏着计划,做事也无须耍手段,所以我能笑、爱笑;天真的笑多少让人显得年轻一些。我悲观,但是不愿老声老气地悲观,  相似文献   

12.
亮出你自己     
当学生时,我最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而且发现周围的同学也和我一样。每次上课,当教授提问时,我们总是习惯地把头低下,生怕教授的眼光扫到自己。 一次上外语课,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做讲演。讲演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的。于是他问,教室内有多少学经济的同学,可是没有一个人答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可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相似文献   

13.
正结婚成家后,每过大年,我和老公都会给双方父母备点年货。前几年日子紧张,加之父母体谅,我们给父母备的年货总是一个小红包外加米、面、油。这样的习惯持续了很多年,以至于日子慢慢好转后,我们还是按习惯给父母备年货。他们从不在我们面前流露不满,我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一天,听同事聊天,小张说,他过年给母亲带回两张京剧戏曲碟片,母亲喜欢极  相似文献   

14.
许多父母一旦发觉孩子交上来历不明的新朋友,便会暗自担忧,怕孩子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但大都不敢干预他们的交往,担心伤害同子女的感情。也有一些父母采取强硬手段,逼迫孩子与新朋友断交,这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5.
父母的婚姻景象: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留在孩子心中的印迹:爱是恐惧,爱是负累,爱是一旦开始就注定悲剧的结局父母在我两岁的时候就离婚了,法院把我判给了妈妈。听说他们离婚的原因是"性格不合",而性格不合的解释总可以有很多。在妈妈的概念里,以爸爸为代表的爷爷奶奶以及姑姑被统称为"他们家"。而我们之间也总是比较自然地回避与之相关的话题,不去回忆、不去讨论也不必期待什么。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我不能像同龄的孩子那样,有漂亮的衣服穿,有可口的零食吃.每当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小伙伴在我面前穿着新衣服,吃着零食,我就会羡慕不已,甚至十分嫉妒.日子久了,我开始"恨"我的父母,"恨"他们没有能力让我跟其他小伙伴一样.我开始不再用心学习,三天两头逃课,故意给父母添堵.  相似文献   

17.
任天军 《家庭科技》2014,(12):19-19
在每个家庭中,往往看到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好像我们给下一代的爱总会超过给上一代的。父母也需要关爱,要学会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情,经常说些父母爱听的话。 态度上充分尊敬 面对父母时,一定要心怀敬畏,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权威。可以把遇到的问题向他们请教,或者放低姿态、主动找他们商量。这样做不仅会让我们自己受益,父母也会非常有成就惑。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只能年轻一次,大家都歌颂青春无价,千万别浪费它。但是,每个人也只能中年一次、老年一次。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珍贵,何必妄自菲薄呢?老实说,我并不喜欢年轻时的我,我觉得当年的我不够充实,鉴赏力不足。看以前的照片,我只对自己高瘦的身材有点怀念。人都会老,老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老得顽固和老得懊恼就不值得。我们有肉体年龄和精神年龄,家父说他50岁之后,生日便开始倒数,所以今年算起来才"20岁"。  相似文献   

19.
我父母都是五十几岁的人,有骨质疏松。我给他们买了些钙片。但母亲有胆结石(平时无不适),请问,补钙会不会增加结石?  相似文献   

20.
正尽管我已在外漂泊了8个年头,但父母那颗惦念的心却始终未减,因为在他们心中,我始终是个长不大、时刻需要他们照顾的孩子。元旦前的一个周末,平日里极少主动来电话的父母一大早就打来电话。电话中,母亲支支吾吾地说道:"你爸想问你过年能回来吗,想要什么礼物?"听完母亲的话我沉默了。是啊,新年到了,我都没有想过要为父母购置礼物,他们却早早地为我打算。"妈,我什么都不缺,倒是我应该给你们准备新年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