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文章总结了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人才培养的“市长现象”教育现象,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产生这一教育现象和人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以苏为师”,1952年前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院系调整的重点之一就是集中原有大学的相关系科,建立以北京钢铁学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单科性工业学院。回顾北京钢铁学院在1952-1966年学科建设的历史沿革和重要成果,总结这一时期学科建设的阶段特征、动力机制和经验教训,对于了解同期中国同类高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新时期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北京钢铁学院成立于1953年,作为全国冶金学科配备最为完善的高校之一,苏联专家在其学科建设过程中,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修订、实习安排、教师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批年青的教师和研究生,充实和奠定了北京钢铁学院乃至全国冶金学科的教师结构,在当时的国内冶金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钢铁学院形成了以“爱国、奉献、崇实、求是、争先、创优”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以“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崇实求是的学术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品格”为主要特征的大学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5.
大学学科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科是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是造就学术大师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使命的平台。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基础建设,是实现高质量的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涉及到学科布局调整、重点学科建设、交叉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学科建设必须立足创新,突出优势,优化结构,发展应用,扶持新兴;学科建设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准确定位,精心规划,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形成了“一中心三注重三结合”的办学理念,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实践、注重科研、注重体育,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现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历史逻辑、教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辨证统一。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北京钢铁学院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和学术成果,成为当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府。   相似文献   

7.
论学科建设的内涵、策略与措施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学科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学科方向的选择与确立,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文环境建设等.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分步实施,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加强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顺应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教育市场开放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和有效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商学教育为主线,以紧缺实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商法)人才培养为目标,努力建设国际化教育服务机构。围绕学科建设,国际商学院在专业设置、办学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组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建设,力争到2010年将学院建成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人才培养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新形势下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办学方向和目标、自身定位、办学资源、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等。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是明确办学理念,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准确定位,促进科学发展;依据自身特点,坚持特色发展;实施人才战略,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框架、层次及不平衡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中的两条工作路线。学科建设是影响高等学校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在我国高等学校实现多学科融合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将学科群的建设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带头学科是学科群的核心,学科群是一个相对变动的科学组织。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多重选择,最重要的是学科层次的定位,它包含水平层次、组织层次、内涵层次。学科发展中存在不平衡,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工作:集中投资经过优先选择的关键学科,以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采取“向上拉动”机制,将学科建设提高到较高的水平层次;发现和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  相似文献   

11.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自1952年到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形成鲜明特色。文章从地理与规划、建筑与树木、图书与设备、教材与刊物四个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成果。这一时期的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出鲜明的苏式风格,在校园绿化上呈现出鲜明的中国传统,在图书设备上呈现出鲜明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北京钢铁学院(原名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名北京科技大学)成为全国X射线学研究和教学的中心之一。文章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学术带头人——方正知教授的访谈,梳理出北京钢铁学院X射线学创建与发展的相关情况:在筹建金属物理专业之初,北京钢铁学院便将X射线学纳入科研和教学体系之中,具体科研、教学工作由方正知教授负责领导;1950年至1963年期间,北京钢铁学院金属物理专业X射线科研教学小组先后开展了变形合金的X射线线形分析、X射线小角散射等新技术研究,全国10余所高校派教师和学生前来进修X射线学和做毕业论文,为新中国X射线学的教育和科研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1949年建国后,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建立和发展军事工业材料方面的科研基地、生产基地和教育基地。根据冶金部的指示,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成为进行军工材料建设的教育基地之一,并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行政组织——“特种冶金系”。这是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反映出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下,政治对教育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特种冶金系早期创建人之一——王润教授的访谈,回溯了该系的创建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前身是北京钢铁(工业)学院金相热处理系,是建国后最早从事专业金属材料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机构之一,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文章对该系的创建者及重要领导人章守华教授进行了访谈,回溯了该系早期的创建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培养精英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历史担当和社会责任。文章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从精英人才的四个基本内涵、培养精英人才的三个关键环节、精英人才培养系统的三个关键因素、培养方案的三个主要模块、课程与活动组织的三个重要原则共五个方面,结合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精英人才的培养理念,系统总结了学校培养精英人才的主要做法,剖析了学校培养精英人才的基本经验,为新时期高水平大学培养精英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述了社会环境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以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的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为例,阐述了政治经济环境、教育方针政策、政治运动事件对学校早期文化形成的影响路径和机理,为理解这一时期新建院校大学文化形成中的社会环境影响提供了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