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哈萨克民族音乐兼具欧亚民族宗教风格,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认为,研究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时.有必要把哈萨克族源考察置于首位。以构建历时性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族的古老发祥地 ,它不仅在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其民歌也如离离原上草一样繁茂。流传在呼伦贝尔蒙古人口中的民歌珍藏了民族的心音 ,表现了他们的独特习俗。我们从呼伦贝尔民歌———这一劳动人民世代创造并传唱的“心曲”中可以看到它所体现出的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发展和变化。这些表现蒙古族物质民俗的呼伦贝尔民歌 ,以草原奔放、豪迈的性格 ,为我们展示了当地蒙古族人民衣食住行的一幅幅画面  相似文献   

3.
论哈萨克族民族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不断分化并逐步融合而成的.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哈萨克民族音乐兼具欧亚民族宗教风格.独具特色,在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认为,研究哈萨克族音乐文化发展轨迹时.有必要把哈萨克族源考察置于首位.以构建历时性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流行音乐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形成了严重冲击,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振兴民族音乐教育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必须从"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实际,大力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的大兴安岭林区是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繁衍生息着诸多古老民族,其中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被呼伦贝尔人称为“三少民族”。三少民族在森林环境中,以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了丰富的森林文化。其中的思想、行为层面上的文化内容,具有鲜明的自然保护意味和深刻的环境伦理学意义,而其崇尚、敬爱、回报自然的传统思想尤为突出和重要。本文对三少民族共有的自然崇拜及自然观做了阐述,并简要分析了这一文化现象的客观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音乐方面更是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这样的民族音乐写成西洋乐器演奏曲谱,用钢琴来演奏时,民族作品与西洋技法的融合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蒙古族民族文化、演奏作品的内容等方面来理解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提高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能力。以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为例,从音乐特点、旋律和节奏这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7.
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有的高等音乐教育机制中 ,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这对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未来发展不利 ;同时 ,与国际音乐教育总趋势相违背。改变这种状况势在必行 ,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专业应首当其冲 ,更新教育观念 ,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努力建设师资队伍 ,承上启下 ,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作为重要专业方向 ,为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应大力普及民族音乐文化,增加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力度,把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音乐教育的主旋律,确立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应处理好民族音乐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文化的系统认知着手,详细阐释了其民族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从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诠释、民族艺术符号的建筑转化、民族精神意蕴的深层演绎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民族文化在当代建筑形态创作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族际文化交往的空间特性分析是认识滇藏川毗连地区这一多民族交错聚居区文化互动历程的一个全新而重要的视角。在梳理区内族际文化交往事例的基础上,从地理空间层面分析此区域内族际文化的互动发展,并概括出该地区交往空间的特性,包括交往空间的时空分异性、同一空间内多条文化带的叠加和文化因子传播的地域差异性,进而通过对地理环境因素的分析初步阐释这些空间特性的形成及其与这一地区特定地理环境间的耦合机理,完善了滇藏川毗连地区族际文化互动的空间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是我们弥足珍视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学校音乐教育在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加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面对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学体制无根化、教学内容畸形化、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化的诸多弊端,建构与完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草原文化是蒙古族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其蒙古族民歌历史背景和色彩区划分及重要价值,是了解科尔沁文化乃至蒙古族草原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13年7月14—1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主办,国际木文化学会、亚洲绿色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呼伦贝尔学院协办的第五届全国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4.
郭道甫作为东蒙古地区近现代史中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毕生都在从事民族民主革命活动,本文只是论述了郭道甫早期(1918年至1928年),在呼伦贝尔地区从事的民族自救活动.面对日、俄在呼伦贝尔的侵略和北洋政府的民族压迫,郭道甫组织“呼伦贝尔学生会”,积极探求民族复兴之路,为提高民族素质,呕心沥血地办学,先后创办了呼伦贝尔私立小学、莫和尔图屯小学和呼伦贝尔蒙旗中学;为富兴民族,孜孜不倦地办实业,创办呼伦贝尔蒙旗合作社等。这时其从事的活动更多地带有改良主义色彩,但随着苏、蒙革命的成功,革命的民族民主思想日渐成为郭道甫所倾心的内容,将呼伦贝尔学生会更名为“呼伦贝尔青年党”,开始走出温和的改良主义的圈子,走出呼伦贝尔,面向全国.  相似文献   

15.
隋、唐燕乐兴盛,佐证了"中国民族音乐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交流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汉族音乐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外国音乐文化相互交融,衍生发展"的轨迹。因而坚持保护和继承民族音乐,培养高素质的民族音乐人才是民族音乐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大学生中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改变一些大学生淡漠民族文化的心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同时,我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在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利于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增强民族情感,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音乐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互为影响、互为借鉴,形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少数民族音乐从表演形式上也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和民间乐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戏曲音乐,从这五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及各民族音乐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学校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为了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相协调,我们应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19.
由于朝鲜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朝鲜族所特有的人文背景,朝鲜族农村文化建设与其他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相比,具有特殊性。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的条件下,如何立足中国国情,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白地属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三坝区,是纳西族聚居地区之一,以纳西族原始宗教——东巴教圣地而在纳西族社会中享有盛名。据笔者一九八五年七月在这里考察时了解到的情况而言,白地在社会历史及自然条件、经济文化等方面,较其他纳西族地区有以下突出的特点:第一、东巴教影响较深;第二,位于纳西族与藏族地区交接地带,历史上较长时期都属于藏区所辖,接受了一定的藏文化;第三、地处偏僻山区,四周为雪山峻岭所环抱,长期处于封闭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