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口译是一种典型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一个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为交际双方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作为口译主体的译员为了应对原语和译入语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取向,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灵活运用口译策略和技巧,从而确保交际的顺畅进行和翻译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口译活动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交际中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既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传播的障碍。本文通过探讨口译活动的目标、口译员角色的定位两个方面说明口译的过程是一个消除障碍、解决冲突的过程,口译活动也是一项协调活动。  相似文献   

3.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在英、汉口译过程中造成文化障碍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五个方面,即:民族习俗、文化沉积、认知体系、思维模式和非言语语言。众多的文化差异会对口译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口译的质量和信息的传递。然而由于口译本身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口译中文化的导入远远不够,造成口译者跨文化意识不强。因此培养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加强口译训练中的文化导入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随着译员主观能动性的凸显,译员的主体性理论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但是口译员主体性的发挥并没有在翻译实践中受到应有的重视。翻译理论中对口译员中立原则的强调;使口译员在翻译实践中不能更好的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本文通过探讨译员主体性及其发挥,阐述译员达到完全中立的困难性;透过口译的现场实例揭示主体性与创造性叛逆之间的必然联系,探讨在口译特定场合打破中立原则、合理运用创造性叛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口译已经成为融于国际贸易、金融、经济、商法、营销等多种商务场合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译质量关系到交际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和利益最大化,因此,高质量的口译是交际双方所期待和关注的.按释意理论所认为的口译程序即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之要求,口译员要想准确、顺利地理解和译出原语的涵义,除了应该掌握最基本的职业技能,还要注意在口译过程中对交际双方的语言进行适当解释、合理预测、注重意义对等、加强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口译员的主体性是口译员为了实现交流双方的交谈目的,在口译过程中尽量克服受动性而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发话方原意的琢磨,对听话方接受水平的预测,对话轮转换的把握都是口译员能动性的发挥。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辨证统一,因此,同样必须重视受动性对口译员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口译是一种传递与交流信息的交际行为,在口译过程中,演讲者、口译员与听者三方之间均存在着信息交流,其中对演讲者与口译员之间的交流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且这一交流因文化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口译员来说,除了掌握译出语语言表层次的信息外,更要掌握译出语语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口译过程中,若不恰当处理文化冲突,就会产生误解,导致交际中止。因此,口译员应不断扩大中西方文化的知识面,在实践中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沟通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吉尔的口译理解公式对译员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是口译的最基本环节.Gile提出的口译理解公式从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分析能力三方面对译员提出了要求.文章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指出,在口译实际操作中恰当地运用口译理解公式,可以提高译员的理解速度和质量,改善口译效果,并且认为口译员要重视语言知识积累、拓展言外知识空间,掌握分析方法以提高理解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建构和转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口译活动的特点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对源语的思维过程准确理解、重构,其中涉及诸多变量和个体差异,这些因素导致口译研究者很难针对口译实践中的具体现象进行深入系统剖析,就口译活动中语言策略的使用揭示元语用意识在语言选择过程中的运作,以及体现这一交际策略的语言手段所具有的元语用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说话人和口译人的元语用意识在语言结构层面上的凸显。  相似文献   

11.
图式理论是关于背景知识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的学说.在分析口译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图式理论在口译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应用.通过对图式理论对于口译的积极指导意义,指出在口译训练中,口译员应注意自我激活和建立图式,提高口译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苏涛 《宿州学院学报》2014,29(10):53-56
由于口译活动是不同语言双方进行的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不同语言的语调就给口译的理解造成影响。英汉语在语调的功能方面存在诸多异同,这些异同是对口译活动影响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必要的了解和掌握将有利于口译的有效开展。将英汉语调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功能角度对英汉语调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表态功能、语法功能、强调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并指出其对口译的影响,旨在帮助口译学习者了解英汉语调特点,从而提高口译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口译中的跨文化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进行口译时除要熟练掌握语言,还要掌握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同时,各个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习俗和习语及文化意象都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口译员应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4.
口译是使用两种不同语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思辨能力是口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思维过程.口译培训是一种专业化思辨能力培养贯穿始终的技能培训,没有思辨,听到的永远是孤立的词语符号罗列,而不是意义的再现.在支架模式支持下口译技能训练中加强思辨能力培养,使译员成为会思考的跨文化独立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也是主体性跨文化实施者与传播者,不再是被动的“鹦鹉学舌”的语言符号转述者.  相似文献   

15.
口译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口译员是通过以科学的、准确的方法及艺术的语言,在两种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本文介绍了口译的分类、概念、流程,根据衡量口译的六大标准,得出口译应该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培养语言训练、知识习得、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结论。并提出了可行性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6.
口译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手段,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不同,译员在口译工作中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以记者会中所引用的文化内容为例,分析了文化内容的口译策略并阐述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以期口译人员能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中进行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17.
口译是一种动态交际行为,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意义转换。在口译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同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将语境顺应论引入口译研究,并分析在口译过程中如何实施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动态顺应使译语有效再现原语的语用价值,进而提出顺应论下的口译过程包括理解原语、顺应语境、选择意义、策略运用和目的语重构五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言语转换行为,而且涉及不同语言间的文化转换,口译活动亦是如此。本文尝试分析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优点及不足,探讨口译员在跨文化视角下口译策略的选择以及提高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商务日语口译的特点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口译的特点和口译员应具备的素质,并重点阐述了商务日语在词汇、语言形式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商务情境下的口译要求。分析结果表明:商务日语口译人员应熟练掌握日语、通晓商务知识并需着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英汉口译中的文化传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语言即是翻译文化。英汉语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语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出现了视域融合和冲突现象。习语和诗歌典籍翻译是英汉口译中凸显的文化现象,这两部分的文化传递是口译员在现场信息处理的重点。口译的即时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译员应注重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加强双语的文化储备,即时进行双语的文化解码,充分发挥好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