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双独二孩"政策的陆续放开,让很多家庭将"生不生二孩"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即将启动的"单独二孩"政策也让渴望拥有二孩的妈妈们进入备孕状态。那么,有二孩计划的妈妈,该如何保持"孕力"实现二孩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杨冬梓为您支招。卵巢功能是关键"与初产妇相比,准备生二孩的女性最大特点是,年纪大、卵巢老。现在,很多女性生第一个孩子时,已经二十七八岁,几年后考虑生第二个孩子时,‘孕力'已大不如前。"杨冬梓主任说。她解释,怀孕就像种庄稼一样,首先要有优  相似文献   

2.
“双独二孩”政策的陆续放开,让很多家庭将“生不生二孩”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即将启动的“单独二孩”政策也让渴望拥有二孩的妈妈们进入备孕状态。那么,有二孩计划的妈妈,该如何保持“孕力”实现二孩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主任杨冬梓为您支招。  相似文献   

3.
"单独"二孩政策的启动,无疑是现阶段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一个重大调整,意义重大。试图通过对"单独"二孩政策的解读,一方面从法理上得出其是我国人权保障的一大进步,给予了家庭更多的生育自由和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则从我国现实来分析"单独"二孩政策对延缓我国老龄化进程和在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方面能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有利于解决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农村只允许独女户生二孩的一孩半政策有两方面的负面影响:(1)"一男孩价值二女孩"的心理暗示作用助长了重男轻女、产前性别鉴定与流产女婴;(2)一孩半政策本身造成了二胎女孩出生数结构性减少.通过家庭人口预测两性平衡模型分析可以看出,即使在完全相同的出生性别比假定条件下,如果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中年男子因婚龄女性短缺而找不到妻子的问题也要比"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严重得多.尽快启动二孩晚育软着陆是解决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严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实施"单独"新政是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符合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深得民心。但是,由于长时间在男女退休年龄上的差异,使职业女性对生育两孩心存疑虑,主要是生育两孩会影响职业和事业的发展。文章提出实行男女同龄退休政策对于实施"单独"两孩新政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学界的研究视角聚焦在人口政策上,影响了广大民众对计划生育的态度。从放开"单独"二孩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出台,把社会对生育政策的关注度推向了高潮,成为热议话题,众说纷纭。总体上看,指责计划生育(主要针对一孩生育政策)的偏多,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面对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应对人口婚育发展趋势的新变化,国家和家庭应采取积极互动的办法,未雨绸缪,防止"少子化"倾向在我国蔓延。  相似文献   

7.
基于两项调查数据,论文探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一孩育龄夫妇在二孩生育中发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一孩育龄人群在二孩生育上受周围他人行为影响而发生从众行为的比例大约在10%左右。其中,想生二孩者发生从众行为改变原有意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而不想生二孩者发生从众行为改变原有意愿的可能性则非常小。研究结果提示,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城市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水平只可能比生育意愿调查所显示的比例更低。这一结果对于更准确地预判“全面二孩”政策实际效果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热点。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对如何落实这个政策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和意见。"单独两孩"政策是基于"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的中国人口现状基础上制定的。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口政策取向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即我们在国家人口文件中所熟悉的表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而这次调整,就是在"完善生育政策"之前,加进了一个根据具体阶段不断调整变化的如何"完善"的具体措施: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全面放开"二孩",意味着实行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就此画上句号,但与此同时,对家庭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尤其是经济压力。在目前"低利率"和"资产配置荒"的双重压力下,普通家庭养育两个小孩实属不易,如何开源节流,合理进行资产增值,更成为当下打算生"二孩"家庭应考虑的问题。理财专家表示,"二孩"家庭一定要确保先将最重要、最基础的资产规划到位,再考虑投资理财规划。  相似文献   

10.
全面二孩政策是我国为解决当前面临的人口、社会问题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的最新调整。为了解全面放开生育二孩政策后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以行政区划为基础,随机抽取居民区作为调查点,通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四川省Z县300名城镇居民进行入户调查、访谈。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总体情况是:非常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城镇居民有2.0%,不愿意的有17.7%,对生育二孩表示无所谓态度的有22.3%,愿意的有47.7%,非常愿意生育二孩有10.3%。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有所不同,经统计学检验,这种差别在a=0.05水平上并不显著。总体而言,Z县城镇居民生育二孩意愿尚可。对影响城镇居民生育二孩的12个因素进行打分,计算各因素的平均分。根据平均得分情况得出,影响城镇居民生育二孩的主要因素有社会保障、家庭经济负担、生育保险政策、高房价、工作压力等。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严格落实生育保险政策、建立生育二孩补偿基金、完善政府、社会、家庭抚育二孩的共同担当和责任等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关生育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1.
解决符合二孩政策目标群体的后顾之忧是刺激生育意愿的重要措施。文章通过对中山市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群体展开实地调研,了解二孩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具体困难。研究发现,育龄群体的年龄、职业、婚龄、家庭夫妻性质、家庭年收入、一孩的性别和上学状况等与二孩生育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时间精力不足、经济状况不理想、年龄偏大、健康欠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是政策目标群体在生育二孩方面存在顾虑的主要原因。社区可借助自身优势为政策目标群体提供服务。然而,目前社区没有形成针对二孩家庭的专业性配套服务,人员、资金、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等都存在较大缺位。文章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为政策目标群体"抉择——孕期——产后"各阶段需求提供服务,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社区服务模式,力求发挥全面二孩政策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6,(9)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需要实践层面的具体落实。"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体现政府信用、推动未来经济发展、促进家庭幸福等。"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现实阻碍主要有家庭经济的压力、女性就业的歧视、高龄产妇生二胎风险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等。可以考虑从制定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政策、扫清体制障碍、调整教育结构、关照高龄育龄妇女、增加相关的公共服务等方面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14,(4):8-9
随着各地“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医院里咨询试管婴儿的女性逐渐增加.专家建议,试管婴儿并非“神来之手”,不要盲目尝试.  相似文献   

14.
"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采用多源流理论模型,对政策议程过程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分别进行归类梳理,对政策之窗的开启及三源流的耦合进行分析,解释"单独二胎"出台的政策过程,并检验多源流理论在分析中国政策过程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高幸 《家庭科技》2020,(5):18-20
正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缓步推进,大龄二孩家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大龄二孩家庭不仅意味着父母与二孩的年龄差距悬殊,更意味着同胞出生间隔过大。种种因素使得大孩社会角色认知发生混乱,同胞间形成特殊而复杂的社会关系,情感稀释与财产分割并存,亲密与隔阂共存。文章从大龄二孩家庭同胞关系展开论述,剖析特殊社会关系下同胞间可能面临的问题,并从父母层面与子女层面提出解决措施,促进同胞关系健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种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人口研究、制定人口政策进而解决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二孩政策是国家在准确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核心和内涵的基础上,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成果,是适用于中国发展的生育政策。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视角下,全面二孩政策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缓解人口老龄化、均衡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伟 《家庭科技》2021,(7):23-25
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 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据相关调查显示,二孩家庭的孩子与一孩家庭的孩子相比,沟通能力、包容能力及妥协能力比较强,而且很多家长选择生二孩是希望孩子日后有相互扶持的亲人,并且两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相互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情绪.实际上,这些美好的愿望并不是通过二孩的到来实现的,而是二孩到来后整个家庭的教育与氛围影响下实现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对两个孩子及即将到来的三孩而言,都有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人物:冯先生档案:31岁,浙江台州人,妻子是独生子女,2013年刚育有第一个孩子。"你会生二娃吗?"面对这个问题,冯先生淡定地回答:"应该会生吧。"同一个问题,冯先生的姐姐却持相反意见。理由是生二孩的精力、金钱"成本账"居高不下。她以女儿的周末辅导斑举例:"家长的周末都花在接送孩子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繁衍生息,是人类的本能。然而近日一题为"不给月薪2500元的老公生孩子"的网帖引发"生"与"不生"的争论,新词"孩奴"折射了大城市生活的压力。不生,传统观念在,心理需求也在;生,影响生活质量,未必能许他一个更好的未来。生还是不生,要不要做"孩奴",年轻一代在生育问题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传统家庭养老、社会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方式并存是当下中国式养老的理性选择。然而,“孝”文化的缺失、“孝行”的滑坡,养老金制度的缺憾,社会养老金储备和个人养老资产匮乏,以及家庭抚养比上升、子女异地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这种新型养老模式的推行陷入困境。对此,应积极完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养老贫富差距;强化个人养老保险意识,增加个人养老资产积累,提升养老消费能力;多种养老方式并举,着力培养养老专业人才;倡导追随子女“异地养老”,减轻子女压力;实施养老激励和“单独二胎”激励政策,并逐步由“单独二孩”向“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过渡等,从这些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