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画像砖是我国极具特色的墓葬建材和艺术品,它在东晋时期产生了多砖组合的拼幅画像这样的新形式。这种新式线刻画像在南朝帝陵和王侯贵族墓中突然勃兴,出现了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羽人戏龙、羽人戏虎等这样的宏幅巨作。南朝晚期画像砖以浮雕为主,由线刻的"密体"发展为丰实的"疏体"。南朝时期,画像砖分布范围迅速扩大,形成了以都城建康和雍州襄阳为核心的两个中心区域。画像砖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画像砖形制多样,题材丰富,既有对传统题材的继承,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及佛教题材也大量出现。佛教对画像砖墓的影响呈现出一种自中间而上下、由周围向中心发展的趋势。南朝墓葬画像砖也对北朝和隋唐墓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墓室画像砖(石)艺术是古代墓葬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间接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以及艺术思想等多方面的情况。南朝与北朝墓室画像砖(石)艺术有着平行发展的艺术源流,都是对汉画像砖(石)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时由于南北社会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二者在艺术思想上又各异其趣。  相似文献   

3.
南阳汉画像砖墓的科学发掘和大批画像砖的出土为汉画爱好者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实物资料。尤其是《新野樊集画像砖墓》①和《南阳汉代画像砖》②的问世,汉画像砖的研究更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发表不少与之相关的专著和论文,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和看法。1南阳汉画像砖墓的排比分类研究赵成甫先生把新野樊集出土的37座画像砖墓分作A、B、C三型。墓葬的分型,为南阳汉代画像砖墓的深入研究及南阳汉代画像砖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③。柴中庆先生则把樊集37座画像砖墓分作甲、乙、丙、丁四组。分组的依据是按照墓葬的方…  相似文献   

4.
拼布艺术从生活中产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从简单的零碎布料拼缝发展至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无不体现着解构主义的艺术观念。本文从拼布的材料和工艺出发,研究现代拼布工艺材料的创新性应用,探讨现代拼布的工艺创新、艺术内涵和市场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从对画像砖的史料描述入手,重点分析汉画像砖艺术的绘画性特征以及它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和美学价值,并指出画像砖的丰富性、普及性的基础在于其民间性。  相似文献   

6.
从对画像砖的史料描述入手,重点分析汉画像砖艺术的绘画性特征以及它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和美学价值,并指出画像砖的丰富性、普及性的基础在于其民间性。  相似文献   

7.
包西铁路黄河特大桥施工中,成功利用现有的设备器材组成提升吊机、悬拼吊机等设备,进行钢桁梁的悬拼作业.严格按照钢桁梁的预拼、悬拼及高强螺栓施拧工艺进行钢桁梁各杆件的安装,确保了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8.
扬州漆器研究所和扬州漆器厂科研技术人员,不满足于旧工艺,研制成功彩漆平嵌新漆器。彩漆平嵌漆器是集平磨螺钿和多宝镶嵌工艺之大成,以各种彩漆片拼成图案镶嵌于漆面,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次研制成功的彩漆平嵌漆器地屏《春风十里》的选题,是借用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春  相似文献   

9.
传统铜钱纹拼布是中国传统拼布中一种较为独特的工艺类型,因造型上形似中国古代外圆内方的铜钱而得名,其形式多样,工艺讲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的19件铜钱纹拼布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收藏家私人收藏4件和田野考察中收集的37件实物资料,通过实物研究和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铜钱纹拼布色彩组合规律及产生的装饰效果进行研究;并在分析内外郭框架、钱“肉”和钱“穿”三个部位的色彩组合的基础上,揭示铜钱纹拼布汇集群彩背后的色彩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激光拼焊件拉深过程高成本、低效率以及工艺复杂等问题,文章建立了一个激光拼焊板拉深坯料焊缝 布置模型。首先通过单向拉伸实验获取高强度钢板DP780及超高强度钢板DP1180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代 入CAE模拟软件中,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经筛选确定2个极值代表方案,通过对比得出优化焊缝方位布置模型,并从 理论上说明了此模型优于其他模型的原因,其后对最优模型进行物理实验。实验证实该模型在完成拼焊板拉深工艺时, 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降低工艺复杂程度。该模型可为复杂拼焊件冲压成形的生产实践提供 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汉画(汉代画像石、画像砖、铜镜、汉墓壁画以及画像石、画像砖、汉墓壁画上所刻文字等的合称)是汉代民间结合自己的生存环境创造的一个象征世界,表达着他们的愿望和期待。作为一种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年,躲过无数兵燹战火的民间艺术,它真实地记载了一些早期佛教影响传统家庭观念的资料。这些资料展呈了早期佛教在民间的传播方式,反映了佛教对民间影响的程度,对之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对于丰富汉代早期佛教的研究资料和全面总结早期佛教的传播规律、纠正学界通说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早期佛教的研究引向深入,这些来自民间的汉画有着异常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徽文化中徽州雕刻的艺术美令世人瞩目。徽州雕刻包括徽州地区的木雕、石雕和砖雕等民间工艺,它们广泛应用在徽州地区各村落的门套、屋顶和柱础等古建筑装饰上,使其建筑极具艺术之美。徽州雕刻是明清时期崛起的徽派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间特色。徽州雕刻在艺术风格上注重张力、构图饱满、图像抽象、雍容华丽,焕发出健康向上的气息,表现了徽州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欧洲“中国热”渐入尾声,基督教传入中国,引发了东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与和解。西方列强入侵迫使晚清政府的思想观念从固守“天朝中心论”转变到接受“万国观”。在此背景下,中国美术工艺品开始以参展博览会的方式走向国际舞台。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美术工艺品就曾多次参展世博会并屡获大奖,进而形成了一种融合宗教、文化、技艺、经济等的土山湾美术工艺现象。土山湾的艺术创作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传习方式受教会和西方技术影响而发生的被动转变,客观上推动了中西工艺美术交流与上海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工艺不仅是一种现象 ,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对工艺内涵的界定 ,如果仅凭直观 ,是不可能满足定义要求的。为了正确地把握工艺的本质 ,需要运用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 ,在精神层面展开研究。同时 ,将其纳入人类审美文化发展的广阔的视野 ,才能进一步看清工艺的审美属性 ,了解它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磨睺罗"(mahoraga)是佛教的"乐神",和比丘罗睺罗的名字在翻译时虽有两字相同,但不能据此把双方等同。前者是中国宋代民俗艺术的作品题材,元代被禁用后,其名就不再出现在民俗艺术中。但题材的"求子"意义在民俗艺术中一直存在,其形象则有所整合,更广泛出现在民间工艺中,反映了中国民俗艺术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玄学作为主要思潮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史学、工艺美术设计等领域。在存世数量不多的出土工艺品、实用物品和砖印壁画中,魏晋特有的莲花纹和忍冬纹这两种我国装饰艺术史上最早出现的成熟的植物纹装饰及细腰、身材修长的人物造型,体现出玄士风范的美学特征和清秀神俊、韵逸洒脱的工艺美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的蓬勃发展,手工艺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性无法被现代设计和工业化所取代。对待传统设计的态度应该是,传承与现代同步,传承与创新同步.传统与现代交融,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了对传统手工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同时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创造和培育现代手工艺文化,是我们在设计艺术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各区域和民族间的民俗艺术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上虽然具有趋同性,但更多的是作品之间形式语言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决定了各地区、各民族民俗艺术作品鲜明的风格面貌。民俗艺术的鲜明风格,不仅取决于其表现内容的独特性,更在于其作品的形式语言的乡土性和唯一性。在民俗艺术作品的意义分析上,无论研究民俗图像艺术还是戏曲或口承文艺,都需要我们站在宽广深厚的人文主义知识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与拓展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建立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生态链"是现代社会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必然之路.文章指出"惠山泥人"的保护与拓展问题应该纳入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为创造无锡市城市品牌形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汉代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和陶明器,是汉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产物,具有特定的艺术功能,也是汉代艺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浙江、云南、内蒙等地。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农业题材的有农业技术、农具改良、普及牛耕、水利灌溉、粮食加工、畜牧和养殖等。为我们研究和了解汉代艺术风格特点和农业生产发展状况,提供了直观和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