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览“四害”史,发现王张江姚历来很注意数字。不过他们的“数字学”和一般不同,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特别“原理”。不信请看: 三十年代,“国防文学”牌号的投降影剧充斥国民党管辖阵地。仅江青粉墨登场或争演未成的就有:《自由神》、《求婚》、《大雷雨》、《狼山喋血记》、《赛金花》,等等。这一幕幕,一场场,可谓为“数”不小。但江青却认为此数太小,“还觉得不够、不够!”要人们大写特写这类“很有意义的优秀作品。”其“原理”就是:凡能博得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欢心的东西,其“数”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2.
1966年11月,在天津休养的周扬被拘押。从批判者一变而为被批判者,他生涯中特殊的9年开始了。其实,在此前的几个月,批判他的浪潮早已波澜壮阔。“文革”中的周扬批判,与著名的“文艺黑线”密切相关。文化大革命的经典文献《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指认了“文艺黑线”的存在:“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々了我们的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三十年代文艺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德两霸为了争夺欧洲,兵戎相见,把人类又一次投入了战争的火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一手挑起的,也是由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的“绥靖政策”酿成的。在当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这两个头面人物,一个大念“和平”经,一个急奏“绥靖”曲。这幕骗人的“缓和”双簧戏,演来演去,最终演出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来。  相似文献   

4.
在三十年代独特的政治文化氛围下,因其成员共同的政治文化意识,使三十年代文学群体事实上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呈现出“亚政治文化”形态,或体现出“亚政治文化”特征。在这方面,对三十年代自称为“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群体来说,也未能成为例外。本文通过三十年代“自由人”、“第三种人”文学群体所呈现出的“亚政治文化”特征的揭示,论证了在三十年代特殊政治文化语境中,文学组织或文学群体的政治化趋向的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5.
对三十年代文艺,本来毛主席和鲁迅早有定评,但是,这些年来,却被“四人帮”搞得混乱不堪,叛徒江青伙同卖国贼林彪把三十年代文艺诬之为“文艺黑线专政”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矛头直接指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真是荒谬透顶,反动至极! 毛主席说:“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毛泽东选集》第805页),它所向披靡,使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一败涂地,有过“伟大贡献”,尽管还有“许多缺点”(《毛泽东选集》第810页),但它却起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方面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随着系统论的创立,人们开始用系统的眼光来透视整个世界,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揭示出了新的东西,毫无疑问,系统论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在此基础上,一般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热心于创立一种“系统哲学”,以为系统哲学是一种“新的自然哲学”,但是,他并没有能创造出“系统哲学”来,这一事实从反面证明了客观世界以及人的思  相似文献   

7.
席勒的宗教观点立足于西方神人关系的传统,继承了近代康德的观点,但又把康德的道德象征的神变成了审美的神。在席勒那里,上帝只有作为审美假象的自由游戏的形象出现时才是自由和审美的神,才是值得赞美的。而“与现实和真理相混淆”的上帝则是席勒极力批判的。从人性的自由出发,席勒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是通过艺术把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其本性的自由和完整。但在席勒看来,真正的自由的人还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是审美教育的第二步,它通过崇高来完成,人性崇高的极限就是神性和上帝。所以,在自由的发展道路上,人从“完整的人”向“全能的神”不断地迈进,《强盗》中的卡尔·穆尔正是这样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从1838年孔德创立社会学这门学科以后,社会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19世纪三十年代至19世纪末的“草创时期”。(2)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勃兴时期”。(3)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建设时期”。至于和社会学有着源流关系的古已有之的社会思想和社会学说的研究,有的社会学史家把它划分在“社会学前史时期”。这,不在本文的论列范围。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是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首的新桂系在这个时期推行“四大建设”之一。从三十年代初开始,新桂第为维护其在广西“独树一帜”的政治局面,励精图治,进行“四大建设”,在当时颇引人注目,招致不少名流学者来广西参观考察。本文拟对三十年代广西经济建设活动作一初步探讨,以总结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形神”关系的不同辩难 ,与关于“神灭”论同”神不灭”论的论争 ,是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思想界的一个焦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看 ,“神灭”论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而“神不灭”论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从美学的意义上看 ,这场论争则大大提高了当时的思辨水准 ,深化了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超越性、丰富性和广延性的认识 ,并直接强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美学中的重“神”倾向。深入分析慧远、宗炳等人的“神不灭”论思想 ,可揭示出其与顾恺之、宗炳和刘勰等人在文艺领域里对“神”的重视与“神不灭”思想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正> “文化大革命”中被林彪、江青一伙污蔑为“中国修正主义新闻纲领”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以下简称《谈话》),最近收集在《刘少奇选集》上集中正式出版了。 从这次谈话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四年。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篇谈话没有受到重视。十年内乱中,林彪、江青之流为了达到阴谋陷害刘少奇同志  相似文献   

12.
吴晗同志从一九五九年以来写了好多篇关于海瑞的文章,还编了一出叫《海瑞罢官》的戏,在这些文章和这出戏里,吴晗同志给明朝的一个大官海瑞,加工塑造了一个非常高大的“清官,形象,狂热地加以歌颂。说什么海瑞“爱护人民,一切为老百姓着想,不怕封建官僚势力”;他“站在农民和市民的立  相似文献   

13.
平江花灯戏是湖南现存著名地方剧种之一,四百余年来为湘,鄂、赣边区数十县人民所喜见乐闻。(一)平江花灯戏原名灯戏,初期叫“歌戏”即中国早期的歌剧,外人叫它“平江花鼓戏”。“歌戏”一词见于乾隆八年编纂的《平江县志·民俗》:“元正献岁,邻里燕饮相庆,十二日止,谓之云开节,(旧县志)或者轮接雕神,搬演歌戏”。辞海则有详尽,明确的注解:歌剧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相似文献   

14.
黎烈文是三十年代在上海主编《申报·自由谈》的著名文化人。主编《自由谈》使他成为鲁迅先生,茅盾先生的至交、使他的这段生涯辉煌绚丽,成为三十年代一颗灿烂的明星。  相似文献   

15.
“神”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在先秦“神”先后经历了作为外在灵异的神(鬼神)、作为变化妙道的神(神化),和作为内在主体的神(心神)三个阶段的演变,这是“神”在后来整个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三个义项,其共同特征有灵妙性、不测性、整体性、精一性、纯粹性、贯通性、主宰性和光明性等等,其演变的趋势是逐步理性化、内在化、主体化。从信仰和安身立命的价值关怀来看,中国文化中非常丰富的关于“神”的讨论仍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由此,我们可以尝试构建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神”学。  相似文献   

16.
“傩”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巫术活动,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人类的祖宗戏”,是宗教与艺术混合的产物.傩长期以来根植于贵州广大农村地区,其发展经历了从“悦神”的傩祭到“娱人”的傩戏的转变,反映出贵州地域文化艺术受中原文化、荆楚巫文化的深刻影响.透过弥漫着神秘宗教色彩的贵州傩戏艺术,可以窥视到各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风貌、民风民俗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 凱因斯的經济学說是当代資产阶級庸俗經济学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流派,是“可調节的資本主义”理論的一个有影响的变种。这个流派竭力宣傳一种神話,說什么資本主义危机与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只要資产阶級国家担負起“調节经济”的职能,就可以防止失业与危机,挽救垂死的資本主义。当这个神話在本世紀三十年代由凱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唐戏的迷;还求作一个“唐伎通”,凡唐伎所在,都想抓住它的实质。三十年来,孤芳自赏,“独家经营”,固无人和我唱和,也无人对我“交锋”;固无人对我以“礼炮相迎”,也未遭到过什么“实弹射击”,因为我顽固执着己见,信唐戏的历史基建工程,好比钢筋水泥浇铸的,没有什么炸药可炸开;即便炸开,它们具备先天的还原力量,仍会粘合拢来。我在大病不死后,竟发于人事靡常、驻颜无术的一些道家概念,接连钻研起李白《上云乐》、孟郊《列仙文》、李贺《神  相似文献   

19.
滥觞于五四时期的中国现代小说至三十年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题材、背景和性格刻划来看,中国现代小说的进展清楚地显示了从二十年代早期以城市为背景的自传体裁转变到三十年代以后描写农村范围的乡土文学”。描写乡村社会农人生活逐渐成为三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主要题材,以至于当时甚至有人惊呼“几乎所有的作家全写农村去了”。其中左联作家的乡土小说创作获得了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从标举“新道德主义”的人文旗帜看,《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生命本体论》一文当属《新道德主义》这本文集中最重要的篇什。新道德主义者为什么只是“一个”而非“一群”呢?这一质问,不由使人想起相传是丘吉尔说的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三十岁以前不是自由主义者,他肯定就是没有心肝,而如果过了三十岁还不是保守主义者,那就是没有头脑。”知名青年学者刘士林当然是一个“有头脑”的人,但是,这篇文章乃至这本文集却隐隐约约地显示了一个有头脑的人“以手援天下”的时代性尴尬。由此,作为与这个时代有着密切关联的生存者和诠释者,我们显然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