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82-86
春秋时期手工业的生产较之前代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繁荣的手工业生产对当时的商业生产及其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一,私营手工业生产方式促生了当时商人集团的出现;其二,商品贸易的开展与繁荣离不开手工业的发展,而手工业的发展更促进了商品贸易广泛开展;其三,货币的大规模生产与货币流通推动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王嫚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41-144
新石器时代彩陶鱼纹的装饰特征,主要体现在装饰涵义、装饰技法、装饰形式三个方面,装饰涵义是原始先民通过彩陶鱼纹装饰反映出的精神需求.表达了人类自身的希望与渴求;装饰技法是鱼纹在彩陶上的绘制技法.当时人们主要采用毛笔之类的绘画工具进行彩绘;装饰形式包括彩陶鱼纹的构图方式、鱼纹的造型和鱼纹的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3.
4.
袁亚丽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8-32
近年来,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特别是吐谷浑时期大量手工业物品的出土,使我们看到吐谷浑手工业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其中较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有皮毛加工业、冶炼业、金属制造业、建筑业、酿造及制盐业等。 相似文献
5.
陈瑞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1):101-107
元代徽州路境内的手工业主要有矿冶、丝织、酒醋酿造、文房四宝制造、刻书等,其中尤以文房四宝制造、刻书等行业较为发达。官府经营和民间经营是元代徽州手工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官府手工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管理控制严格,官僚化倾向严重。民间资本与人力的投入和参与,使刻书业等民营手工业获得发展。元朝政府对徽州路手工业课税较重,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它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目前考古发现、文献资料以及口述史等研究情况来看,汉代西北区域在各民族闻的迁徙、交融与互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民族手工业规模与民俗文化生态。单从出土汉代西北地区的漆器来看,其手工生产、装饰设计与市场流通等维度上,确乎能反映出汉代西北区域手工业发展,更能窥探其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汉代西北地区漆器手工业是反映西北民俗文化、信仰与宗教的一个窗口,民族手工业与民俗文化共同形成了民俗文化生态层;二是汉代西北地区漆器手工业的造物思想与汉俗文化思想之间形成互动与共生的民俗文化形态;三是汉代西北地区漆器手工业生产与市场具有开放性与民族化,体现了西北民俗文化的包容性与自律性。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市个体手工业经济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沈阳市经济恢复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计划地把个体手工业引导上合作化道路,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个体手工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个体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前期是稳健有序的,后期出现过急、过快、过粗和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失误与偏差,以至于长时期遗留一些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深刻理解我国当前国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9.
李亚明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2-66
《周礼·考工记》是迄今所见中国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所记工艺分六类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抟埴之工等,分别记述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制陶和城市规划等内容。《考工记》手工业职官系统具有层次性和有序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化大背景下,许多传统的手工业已被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现代工业所取代。然而,近年来手工业因投资少、适合自主创业、劳动密集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振兴我国手工业、拓宽就业渠道,本文在分析手工业的经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手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参考国外手工业的发展思路,提出了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杭州湾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保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26-133
杭州湾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显示,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两支不同考古学文化发展阶段相一致,发生阶段性变化基本与降温事件吻合;两岸新石器时代文化经历“相似——趋异——渗透——趋同”过程,它与中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杭州海湾——钱塘江河口湾——杭州至湖州古河口湾的形成演变、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逐渐增强和两岸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新石器时代西南地区与祖国内地的文化交流愈加密切,共性愈加凸现;同时区域内文化的继承关系和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仍然十分明显。富有地方特色的新石器文化不仅对该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其晚期文化中所反映出的与祖国内地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的特点,是西南地区逐步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乡村手工业的商品生产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秋华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5
明清时期是原始工业化逐渐兴起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乡村手工业的商品生产规模明显扩大,其主要表现是乡村家庭棉纺织业的快速扩张,包括为乡村家庭工业提供原料的棉花种植量和棉花产量、棉布的产量及其远程交易的商品量、从事乡村棉纺织业的人数都有大幅增加。这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欧的原始工业化一样,存在着许多地区农村家庭手工业生产的重大发展,这些历史积淀为后来的乡村工业腾飞奠定了原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池万兴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2):60-64,70
新石器时代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既有别于旧石器时代,又不同于五帝时代.旧石器时代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关系,先民们还不可能去欣赏自然、欣赏美,创造艺术,而五帝时代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人类不和谐的音符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屠杀、人牲、殉葬、贪婪、残暴、血风腥雨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于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所表现的那种和谐乐观精神逐渐地演变为对于粗狂、狞戾之美的赞颂,对于怪异与丑陋的欣赏. 相似文献
15.
原始手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2):12-15
原始手工业与后世的手工业相比 ,虽非常落后 ,却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尤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和时代的认识比较模糊.本文通过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相比较,认为通江擂鼓寨遗址和巴中月亮岩遗址受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影响较大,绵阳边堆山遗址受宝墩文化影响较大,广元张家坡遗址、邓家坪遗址则受到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宝墩文化和三峡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在川东北地区的分布大致以嘉陵江为界. 相似文献
17.
李亚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09-113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自我国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由于独生子女较多,幼儿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幼儿园是幼儿重要的交往环境,多数幼儿在园期间的交往同伴仅局限于同龄之间的交往。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开设混龄班,这样不仅增加了幼儿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而且在混龄班与同龄班共存状态下,两种班型对幼儿个体发展影响不同。以赤峰市实验幼儿园中三个混龄班与三个同龄班的师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混龄班与同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影响,并针对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三峡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的新局面和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6):701-706
本文回顾了10年前学界对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的认识基础,检视了近10年来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认识,对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存的编年序列及文化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就此提示出三峡考古新局面下呈现的新的重要学术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李立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74-76,85
明代中叶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城乡手工业的发展达到很高的水平,出现了与近代欧洲早期相似的工场手工业,也就是早期工业化,这意味着在西方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现代设计"冲击"中国造物艺术之前,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基础而非空白,也就是说,西方现代设计的最初引入,中国并不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而是在传统设计的积累与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种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