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赖国爱 《职业》2008,(14):84
技校生的逆反心理是数学课教学的一大障碍,它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努力防止和消除技校生对数学教学的逆反心理,是提高数学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数学课教学技校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及对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行为偏差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数表现为厌学、述课、撒谎、偷窃、自卑等逆反心理及行为.多数学校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的同时,也应以矫正学生行为偏差为重点,通过学校内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外部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可对矫正小学生行为偏差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我国职业教育呈现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人数也快速增长.但不能忽视的是,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曾在中、高考中失利,很多人存在自卑、厌学、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问题,在校期间又缺少职业心理素质训练,导致他们毕业后在工作中缺少敬业精神,竞争能力、承压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等明显不足.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或求助心理咨询得到解决的,故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周方 《职业》2013,(35):118-118
本文在分析技校生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提出教师和家长以及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情况、分析原因,设法解决学生厌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赏识教育的原因 笔者从事职校班主任工作十多年,深感职校班主任越来越难做.这个难,难在"问题学生"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贪玩厌学、沉湎网吧,种种原因导致成绩滞后、经常违纪.进入职校后,他们并没有立志发愤,而是互相学习彼此之间的短处,变得更加自卑、逆反和自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容易在学生中间互相传染,这使得"问题学生"的队伍不断地壮大.  相似文献   

6.
技校学生的厌学现象较为突出,只有解决了学生的厌学问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逐步提高技工人才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激发技校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分析探讨技校学生的厌学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厌学的心理表现 大部分技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自信心不足;对理论抽象的知识接受能力差;个性好动,动手能力较强.这样的学生更易厌学,表现为上课走神、不翻书、不做笔记、闲话打岔、做小动作、睡觉等.  相似文献   

7.
当前,技校生源体现出三个明显特点:第一,整体文化基础水平下降.很多学生存在厌学倾向.面对这样的学生,一些教师也产生了"厌教"情绪.第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滑坡.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技校生基础相对较差,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学校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不能有效地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学生学习心理上的被动性,使技校学生的厌学心理加重.也因此,技校教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越来难教,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中、高级技工的需求巨大,就业形势良好。为此,大批学生跨入技校的大门。然而技校生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学习动机不足等问题。本文拟探寻其厌学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眭桦  朱炼 《职业》2016,(1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说"是最基本的,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众所周知,技工院校的学生很多来自农村,地方性的方言、口音比较重,因学习成绩差而导致的自卑、内向更让他们不敢表达.因此,从技校生自身的发展来看,在语文课上进行口语训练十分必要.本文针对技校学生的口语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毛建昌 《职业》2017,(1):44-45
管理是一门科学,学生管理也是一门科学,技校的学生管理更是一门与众不同的科学.当前的技工学生总体存在综合素质偏低,难于管理,具体表现为文化基础差、厌学、旷课、打架闹事等诸多问题.搞好技校生的管理,具有与众不同的挑战性,探索一套行之有效并合乎自身实际的办法,是技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王素斐 《职业》2007,(15):72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技校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的兴趣较低.尤其是面对生涩枯燥的物理知识更是如此.面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毫无兴趣、十分厌学的现象,笔者分析原因,寻找根源,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3.
李睿 《职业》2013,(6):115-115
心理健康是技校生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实现成功人生的基础。因此对于技工院校来说,技校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校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南燕 《职业》2013,(26):69-70
笔者结合多年技工学校教师管理经验和教学实践,针对近年来入读技校的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等现象,对技校生厌学心理的主要特点、原因以及对策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厌学情绪是启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按钮 作为技工院校的老师必须认清学生的现状,课堂上要克服两个心理障碍:一是师道尊严, "我讲你必须注意听"的观念;二是认为不听讲就是不学习.  相似文献   

16.
李素莉 《职业》2013,(6):140-140
针对现阶段技校生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厌学的情况,利用多种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陈颖 《职业》2009,(36)
众所周知,技工学校承担着为企业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合理的专业课设置和重要的实践操作学习是技工学校不断追求的目标,然而技校学生的整体学习技巧和学习方法不够科学,基础差、厌学、欠缺吃苦精神是他们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种客观现实下,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就成为使其成才的关键.本文从培养技校生职业兴趣的必要性、原因分析及培养途径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杨炜 《职业》2011,(24):149-150
当前,技工教育强调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语文等文化课教学却被忽视。技校学生的生源构成、个性特征、心理偏差等实际情况,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多数技校生在初中饱尝学习上失意与失败的滋味,因长期不得志而产生逆反厌学情绪,加上相当部分学生是因为基础差考不上好学校被迫来技校学习的,导致他们对学习语文既无基础又无兴趣。  相似文献   

19.
技校生大都是被传统教育观念认为的所谓"差生",当公办学校的大门对他们紧紧关闭时,他们在无奈之中选择了技校.他们只有十五六岁,是一群不安分而又活蹦乱跳、棱角分明的鲜活的生命.尽管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但他们毕竟是孩子,在其他方面可能有天赋、可能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无限令人惊讶的奇思妙想、充满发掘的潜能和可塑性.那么,我们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在学习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力求寻找科学的依据,并初步探索出适合技校生的教育教学模式,试图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完善,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现就技校生的个性化教育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梁勇莉 《职业》2011,(21):74-74
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责任,因为它关系到技能人才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一、技工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1.技工院校学生的弱势技校生是选拔考试下的失败者、应试教育下的被淘汰者,大多数的技校生以及他们的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