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民族认同在中国古代的表现形式,即通过认同儒家文化而认同一家一姓之王朝.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兴起之后,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通过想象"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为"中国"命名,并且建构起我们的民族历史.而由于中国民族国家仍在建构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思想上的障碍与争论,只有通过民主制度的建立与文化认同的回归,才能把民族主义从一种情绪转化为一种思想.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与特殊决定了今天人们所说的"全球化"不仅不会消除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而且还必然会在不同的形式上使之强化。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就缘于此。一方面,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在其出发点、总体发展过程、核心价值观念以及最终目标等方面不同,故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在许多具体的场合下它们在其阶段性目标、具体的发展理念和行为活动等方面又有相通之处。迄今为止,当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制度或国家形态而存在的时候,其所涵盖的内容就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了。其中,有三个主要因素: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主义因素,具有深厚的存在根基的民族主义因素,国家管理及其对外交往活动中的部分非意识形态因素。一般说来,只要这三者"各司其职",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能够顺利发展,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3.
二战之后,族裔民族主义开始在一些已经被确立为民族国家的国家中生长和繁殖,而其号召口号依旧是对共同历史记忆、血缘和文化的追溯。因此,我们必须看到,无论从何种角度去谈这一过程,各个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都无外乎是一种想象、创造、继承与历史的关系。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其必然要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间最有势力的共同体,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承认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主义是现代性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民族主义追求的目标本身就是超越传统的现实目标。因此 ,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表现为批判传统和追求现代性两个基本面相。批判是手段 ,现代民族国家是目的。中国民族主义的深层起源使它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对帝国主义掉以轻心。文化民族主义的社会功能在填补价值真空和民族认同。文化民族主义必须坚持自我批判以防止变成种族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5.
刘英侠 《理论界》2013,(5):130-132
辛亥革命标志着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专制时代的结束,也开启了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构建的新的历史征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政治思维方式,中国开始以民族国家的姿态进入到世界行列,开启了现代化意义上的国家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民族主义是相当晚近的发明。其理想和实利的自然结合使它颇受政治家的青睐。应充分认识民族主义的双刃剑功能。现代民族主义包括多种诉求 ,其中 ,民族文化是民族主义的深层载体 ,今天看来更有不同寻常的价值。现代民族主义和民族文化既面临挑战 ,又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比较而言 ,现代民族主义有强势和弱势之分。中国民族主义及民族文化的内涵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围绕着埃里·凯杜里的《民族主义》来探讨民族主义,并落脚到中亚国家的民族认同及其所反映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民族主义”这一外来思想对中亚现在及以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于民族主义在原因和后果上都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和民族国家内部发展两个层面,因而笔者主要从国际关系和民族国家构建两个层面分析和探讨了冷战后世界民族主义的原因和影响。从冷战后民族主义产生的国际背景看,其根源在于国际关系层面长期累积的矛盾,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在处理民族和国家关系上的不合理性,造成了冷战后民族主义产生的深刻历史动因。但从冷战后民族主义给国际社会造成的后果看,其消极性又大于其积极性。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看,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成因在于许多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的失败和失误,其影响突出地表现为它导致了国际范围内民族国家的又一次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9.
张谨 《天府新论》2012,(4):113-117
民族文化是具有民族个性和地域风格的文化样态。它是一种类存在,表现为一种主权文化,这种主权文化是一种软权力,内化为文化自觉。民族文化还是一种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是动态的、变化的和历史的,其民族文化身份理所当然地具有实践性、可塑性和阶段性特点。在全球化的交往中,一个国家的文化利益集中表现为高度的民族利益时,就会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民族主义。从理论上看,普遍的文化民族主义是文化多元主义;从实践上看,极端的文化民族主义是文化一元主义;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文化民族主义由"极端"走向"温和"。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与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申剑敏 《人文杂志》2001,(6):123-128
中国传统民族认同符号以华夏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形成一牢固的泛化政治文化秩序.在世界殖民体系的冲击下,华夏中心主义被动突破,导致了整个传统文化认同符号的结构性危机.中国先进分子从种族、文化、经济、政治四个方面,试图重新构建新的民族认同符号,形成一复杂交错的多元化态势.四种认同符号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最终无法构建新的民族认同符号.民族认同危机无法解决,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现代化的停滞与中断.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的未来”是一个大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不过,对于世界上许多事物来说,要紧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把它说清楚,而是要尝试着去说。说了,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引来更多的思考与讨论。而思考与讨论的深入,就可能渐渐暴露出事物的庐山真面目。   对“民族主义的未来”的探究,正是这样。前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世界范围内诸多国家间或国家内部民族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一些地区民族冲突的扩大化趋势,都使人们对当下的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少疑问。然而,问题还没有全面透彻研究下去,就有人已经在那里得出结论了:民族…  相似文献   

12.
"国家建构"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概念,其行动目标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个体成员对国家的忠诚与公民意识,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公民。国家建构的基础不仅包含国家主权和强制力这种"硬件基础",也依赖于爱国主义或国家(公民)民族主义这样的非常感性的"运行软件"。在多民族国家,构建国家认同不是一个自然实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民族政治发展的趋向和道路问题,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现代国家建构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国家认同的问题还遭遇到内部政治统一的难题、外部恶性竞争的困扰。同时,中华民族从文化民族转变成政治民族的任务也还没有完成。所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是我们建构国家认同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论国家民族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文化 ,振兴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在当代中国 ,建立国家民族文化有助于消除旧的文化建构观念、抵御西方文化输出和文化霸权主义、保护民族文化、创建鲜活的民族形象和民族精神、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国家民族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民族具有族群性和国民性.在现代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其族群性和国民性相互交织.在不同群体被权益所驱使而建构成诸多民族的同时,以民族为主体构建现代国家的模式也在不断蔓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相互抵牾又相互促进,并最终在国家政治层面得到统一,即形成国家民族认同.现代国家理论虽有诸多的不同,但各种理论均对国家及其内部成员的民族性给予了极大关注.现代国家建立的现实基础依然是民族或族群,以民族为代表的群体权力的彰显就是民族政治与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不仅是民族主义的核心,而且是推进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进程中必须直面的一对基本关系.民族主义对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影响是双重的:其统一功能既促进了民族国家的构建,又捍卫了这些民族国家的独立完整和利益:而民族分离、分裂主义作为民族主义的极端表现,是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最大威胁.因此,应抑制和消解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引导其积极发展,推进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  相似文献   

16.
民族主义跟近现代国家产生的联系.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后来的意识形态虚构.似乎都使它具有了作为国家政权一个合法性来源的地位。但民族主义却是理论上很富争议,现实中很不轻松的话题。民族主义强调的民族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为国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凝聚力,然而这种特定认同主张中隐含的群体自恋和群体自我崇拜是一种具扩张性、弥散性和刺激民众狂热情绪的意识形态,它使民族主义行动起来往往偏狭和暴戾之气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的娱性文化逻辑建构了"狂欢中国"的形象,欲望叙事策略建构了"欲望中国"的形象,而其对民族主义情绪的生产与传播则建构了奇观化的"文化中国"形象,或隐或显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认同及其建构。由于将"大众"误识为"人民大众",将"欲望"等同于"民心",以及将"市场化"中性化,我们对大众文化缺乏深刻的哲学反省和有针对性的文化批判,而制度匮乏和制度剩余的状况同时并存则使大众文化生产缺少有力的体制引导。朝向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大众文化实践应在先进文化建设的框架内进行理念和制度的规划,以建构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经验与认同符号的"和谐中国"形象为旨归。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是霍布斯鲍姆与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共同关注的问题,但二人对此的认识角度却有所不同,并成为了二人民族主义理论产生差异的根源.强调对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历史影响进行反思,是霍布斯鲍姆民族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强调民族的历史通过建构民族认同,而赋予了民族主义巨大的力量,则是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的主要特征.霍布斯鲍姆尽管也承认民族的历史对于建构民族认同的重要性,但霍布斯鲍姆则着重强调民族历史建构民族认同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主义跟近现代国家产生的联系,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后来的意识形态虚构,似乎都使它具有了作为国家政权一个合法性来源的地位。但民族主义却是理论上很富争议,现实中很不轻松的话题。民族主义强调的民族文化认同和群体认同为国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有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不仅具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