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墟科学发掘80年来,殷墟文化经历了重构、再现辉煌和全面弘扬几个阶段.对殷墟文化的弘扬,应继续发掘和研究殷墟,充分发挥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要注重补偿殷墟范围内的群众,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和福祉,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殷墟发掘已历经80年,殷墟出土的实物史料与甲骨文相印证,使得商代历史真正成为信史。夏商周三代都城的发现,以及三代文化架构体系的确立,也是建立在殷墟发掘成果基础上的。殷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源地,在这里培养了一大批考古工作者,创造出一整套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推动了中国考古学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时期,殷墟的发掘与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搞清了殷墟的范围与布局,对殷墟文化进行了分期断代,对一些重大的学术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洹北商城的发现,是殷墟发掘以来最重要的收获。我们纪念殷墟发掘80周年,应该学习先辈的高尚品格和严谨学风,继承他们的遗志,把殷墟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3.
殷墟考古发掘至今已90周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将90年的殷墟发掘史分成三个阶段予以说明。上世纪30年代的考古发掘确定了商代晚期都城殷墟遗址的具体位置。它是中国科学考古发掘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后,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初步确定了殷墟的大致范围,对都城布局的初步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的殷墟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成就。进一步确定了殷墟新的范围,城市布局更加清晰,殷墟遗址面积扩至近40平方公里(含洹北商城遗址)。  相似文献   

4.
石璋如先生对殷墟科学发掘做出了巨大贡献,参加了多次发掘工作,并对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对殷代建筑方面有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郭震 《殷都学刊》2008,29(3):15-19
2008年是殷墟考古发掘80周年和殷墟博物苑建苑21周年。1987年,在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建议下,安阳市政府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发扬拼搏精神,仅用75天时间就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上建成了殷墟博物苑。该苑对带动海内外殷商文化研究,展示殷商文化精华,助推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安阳市形象,促进安阳市文化旅游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前以董作宾、郭宝钩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在殷墟首次进行田野发掘。他们为挽救殷墟遗址和殷墟甲骨,采取了这一重大举措,开创了殷墟田野发掘和殷墟卜辞研究的新时代。殷墟卜辞的研究,其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了文字考释、内容考证、商史研究、卜辞断代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邵家棚遗址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原邵家棚村中和村北,2019~2021年进行了发掘,总计发掘面积约6 500平方米。此次发掘共发现商代大型房基3处(18座)、车马坑4座6车、墓葬20多座及大量的灰坑、窖穴、道路等,出土了一大批商代青铜器、陶器、骨蚌器、车马器等。邵家棚遗址位居殷墟南区的中心位置,遗址分布密集,各类遗迹保存较完整,是近期殷墟南区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为研究殷墟遗址的范围布局、文化内涵、生产业态、聚落形态、社会结构等提供了新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殷墟的考古发掘源始于甲骨文的发现与探究。甲骨文的发现与整理,导致了殷墟考古的重大发现。殷墟考古发现对中国上古文化史研究的影响至大。在此之前,由于疑古之风盛行,连商代作为一个历史朝代的可靠性都趋于动摇,很多学者怀疑它的存在。正是由于殷墟甲骨文和殷墟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才根本扭转了这种局面,不仅使商代历史由此而得到深入、系统地研究,商代以前的夏代历史也由此进入了有益的探索阶段。从严格意义上的现代考古学概念来说,殷墟的考古发掘至今也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几十年来,殷墟考古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9.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的发掘,为商代考古研究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可以说是集中反映了冀中平原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举世文明的安阳殷墟,经过五十多年的发掘,正象一些学者所形容的那样:“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着绚丽的光辉。” 台西遗址到1975年为止,所发现的房子除两座(F_(10、11))为半地穴式外,其他12座均为地面建筑,且保存较好,有的山墙保存达3.38米,呈“圭”字形,基本保存了原  相似文献   

10.
郭宝钧自1928年第一次参加安阳殷墟科学发掘,至20世纪60年代初仍然坚持在田野发掘第一线,毕生从事殷墟的发掘与研究,为殷商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新中国考古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并为新中国考古事业培养了接班人.他著书立说,弘扬民族文化,他的<中国青铜器时代>、<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 1 999年以来的 4年间 ,在甲骨文的故乡———河南安阳 ,考古发掘又有许多重大发现 ,诸如洹北商城宫殿基址、殷墟 5 4号墓、小屯南地有字甲骨的出土等等。与此同时 ,安阳市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对殷墟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和遗址的保护工作 ,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些新发现和新变化 ,已经引起海内外关心安阳、关心殷墟的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和重视。为了探讨新的考古成果向殷商文明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为了向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言献策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 ,推动殷商文化研究 ,经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与安阳市人民政府、安阳师范学院协…  相似文献   

12.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古埃及的罗赛塔石的发现相媲美,它开启了中国早期历史研究的进程。建国前的甲骨学研究,主要有甲骨文字的认定、时代及出土地点的判定、殷墟科学发掘、藏品的著录、文字的考释、分期的研究等。建国后的60年,甲骨学的主要成果有殷墟发掘的恢复、甲骨资料的集中公布、甲骨分期的深入研究等。甲骨学的研究要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作基础,应进一步研究甲骨的卜法,还要注意殷墟以外出土的商周甲骨,同时还要在甲骨学的基本工作上即考释文字方面多加努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殷墟近80年的发掘总了阶段划分,对每一阶段的收获作了简要的回顾。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殷墟以后的发掘提出自已的看法,认为随着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将得到更加完善地保护,殷墟的发掘也随之有着更强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殷墟共发现甲骨文15万多片,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自1928年正式发掘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掘工作,殷墟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个仅发现了宫殿遗址、王陵、墓葬、手工业作坊遗址等等,而且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但是甲骨文中没有记载人口的数字,因此对人口问题的研究是很困难的。本文试想通过墓葬的分析,看一看殷都的人口情况。  相似文献   

15.
兰州地区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很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本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安特生、夏鼐、何乐夫、裴文中等人分别在西柳沟以东、桑园峡以西的黄河两岸,进行调查发掘,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和许多宝贵的实物资料。解放后,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这里进行规模较大的,有组织的考古发掘,使兰州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概貌更加清晰。本文试根据已经发掘的墓葬遗址,对兰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作以简要的论述。 —、兰州的地理位置和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  相似文献   

16.
1928年10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了科学发掘。这是由中国考古学家主持发掘的第一处重要都城遗址,它标志着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在殷墟发掘60周年的今天,为了纪念这一中国考古学史上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于殷墟所在地安阳及北京两地,分别举行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一、简介 抗日战争以前河南省安阳殷墟的十五次考古发掘,是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的一次壮举,做出了世界考古史上第一流的成绩,为中国的现代科学考古正式揭开了帷幕。安阳的发掘并非出于偶然,而是有其深远的时代背景。学术史上的这一光辉片断,主要当然是归功于社会发展潮流对历史的推动,归功于近代科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学术界的影响;也还要归功于一批献身科学考古事业几十年的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当然首先是开拓这一事业的几位先驱者的引导和主持。这里介绍一下殷墟发掘的主将——李济先生,讲一讲他和殷墟发掘的关系,以此纪念安阳殷墟科学发掘的六十周年。  相似文献   

18.
殷商时代青铜器出土的历史,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如罗泌《路史·国名记》,吕大临《考古图》。从1928年10月到1937年夏,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进行了十五次发掘,当时出土的青铜礼器就有170多件。建国三十多年来,又在殷墟进行了多次发掘,据不完全统计,出土青铜礼器近600件,其中绝大多数是近几年发掘出土的。这些青铜器是研究殷商时代政治、经济、科技和美术的珍贵文物,也提供了研究殷商时代神话传说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殷墟的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试探郭睿姬几十年来,随着田野调查、发掘和理论探索的发展,对殷墟已经进行了多学科、深层次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有关当时的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却鲜有专文论述。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试作一些探讨,敬希方家指正。自...  相似文献   

20.
宋新朝《殷商文化区域研究》评介陈星灿殷商史是本世纪建树最多的传统学科之一。除了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外,这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甲骨卜辞的发现和研究;二是殷商考古的巨大进步。这一方面,自1928年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发掘殷墟以来,到1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