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游戏与传统电影在表现效果和创作过程上都高度相似,经过独创性标准检验的网络游戏整体画面可被定性为类似摄制电影方法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归属于游戏开发商,在对涉案网络游戏画面侵权判定中,就其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判定时,可以借鉴"抽象—过滤—比较"的方法将网络游戏画面中的表达提取出来并一一比对,从而做出是否侵权的认定.  相似文献   

2.
"实质性相似"是当前判断作品侵权与否的关键要件.但由于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固有缺陷和网络游戏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当前判定网络游戏实质性相似困难重重.一方面,网络游戏不可避免地需要由大量的虚拟元素构成,这些虚拟元素才是一部网络游戏的核心竞争所在,如果不对其加以保护,难免会纵容网络游戏的侵权行为;另一方面,网络游戏是由各种类型的作品有机集合而成的综合性作品,此时倘若仅用单一的判定方法去判断网络游戏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难免心余力绌.因此,要探寻适合认定网络游戏构成实质性相似的方法,就需要突破传统思想表达二分法的禁锢,充分考虑和权衡虚拟元素在游戏中的重要性,同时,针对网络游戏构成元素多样性的特点,要运用综合的判定方法对其行为加以判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问题,通过分析现有的SSO标准的适用问题和“接触”的证明标准问题,对“实质性相似+接触”原则提出了见解。认为这一原则的关键在于举证责任。权利人对“接触”的举证应该只要求证明到“接触”的可能性即完成了举证的责任,此后的举证责任即转移给了侵权嫌疑人,由此提出“合理来源的解释”。如提不出,则可判定其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法中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与表达二分法是著作权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二分法为平衡公众接近信息的需要和报偿、鼓励作者创作的需要提供了一个基础.二分法不仅在著作权立法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在司法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特别表现为平衡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与广大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二分法原则在著作权法中的适用具有充分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创作物具有模式化创作和综合性作品片段使用侵权的特点。在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侵权认定中,适用实质性相似规则需要解决判断标准客观化问题,并且应当放宽认定标准。在合理使用规则适用中,需要考虑人工智能创作物转换性使用作品、跨类型使用作品、综合性作品片段使用量、使用作品片段质量及市场影响因素等问题。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侵权诉讼可以采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诉讼和共同诉讼模式。由此,可以使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侵权问题得到合理认定和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6.
因果关系的认定是医疗侵权案件中的一个难点.文章引用二分法的因果关系理论将因果关系分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个层次,认为对于医疗侵权纠纷,应根据不同的侵权形态,在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分别适用必要条件原则、实质要素原则和"错失机会"原则;在法律因果关系的认定上适用限制性可预见说,并应该充分考虑介入原因、取代原因和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品因其构成要素的有限性,尤其是流行音乐因其市场需求的有限性,导致音乐作品独创与抄袭之间界限的难以把握.音乐作品中独创性的部分应该给予版权保护,但功能性内容不能垄断.按照接触加实质性相似判断标准,有证据证明“接触可能”也构成侵权.“实质性相似”标准有定量和定性的要求,对流行音乐来说,专家意见是参考,普通外行听众可以成为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主体.在音乐抄袭构成版权侵权的前提下,潜忆抄袭可以成为版权侵权的有效抗辩理由,可以通过减轻责任承担来平衡版权人和潜忆抄袭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关键是从客观上认定行为人的侵权行为.要在学术论文侵权案中确认行为人的侵权行为,应当依据"表达和思想融合"的理论,将学术论文的表达分为受保护的表达和不受保护的表达,同时,考虑到著作权法的法律实质,在非"合理使用"情况下,对原告作品中的非"公共领域"思想观点形成保护,以保护原文作者的人身权利.在确定了被保护范围以后,经过分析、过滤、比较三步骤进行实质相似认定,以认定行为人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关著作权法律适用的立法至今仍付之阙如,不管从理论还是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我国著作权法律适用的立法都是必要的。在立法中应采用分割的方法,对不同的著作权问题规定不同的冲突规范。在著作权本体的法律适用上可采用保护国法与来源国法相结合的做法,著作权合同的法律适用可以采用一般合同的冲突规范,而在著作权侵权的法律适用上以侵权行为地法为主,法院地法为辅。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程序的著作权保护范围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尚存模糊。英国法院裁决的SAS案对计算机程序的保护范围作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该案认定计算机程序中的程序语言、程序功能和数据文件格式不受著作权保护。SAS案还对实质性相似加接触原则进行了解释和界定。欧洲法院在对欧盟《计算机程序保护指令》进行的解释中也认可了英国法院的裁决。SAS案对世界软件产业影响广泛,对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完善和司法实践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论对象是浩瀚无垠的宇宙自然,还是波谲云诡的社会人文,学者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耗尽才智与心血创造出来的学术见解,理应受到最周密严格的著作权保护。然而,由于我国法院对"思想与表达"二分法原则的理解存在误区,学术见解被错误粘上了不受保护的标签,以至于各种抄袭行为皆因披上了合法外衣而变得肆无忌惮,直接成了学术不端横行的诱因。但通过对该原则的渊源目的、适用运作以及利益价值进行深入探究,法院逻辑推演的脆弱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2.
剽窃的法律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思想的表达,而非表达的思想。剽窃是比较常见又难以认定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一样,其构成须具备四个基本要件。剽窃的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缺乏“独创性”。认定剽窃应与对作品的合理引用区别开来。司法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比较科学、实用的“三断论侵权确认法”来适用法律、认定剽窃。  相似文献   

13.
技术措施和反规避条款的出现,旨在使网络环境下具有纯粹公共产品属性的作品恢复排他性,从而为私人提供作品创设激励条件。然而,技术措施和反规避条款的存在实际上赋予了版权人一项新的"接触权",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危害公众利益的"超著作权"效应:公有领域信息的私有化、合理使用制度和权利穷竭原则的适用困难。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中,只有通过修改反规避条款的适用类型、设置间接规避的例外、引入自愿加第三方介入模式保证反规避条款例外的实现,以及对违法加密行为进行制裁,来重构技术措施保护制度,才能重塑网络环境下版权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4.
等同原则是判断是否存在专利侵权的一项重要准则,在社会实践中专利侵权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等同侵权。等同原则最终目的是实现公平。我国的立法中一直没有对等同原则作出明确规定。国外专利法中等同原则的适用对我国启示颇多,应借鉴、移植外国研究成果。我国等同原则适用中的判断主体、判定侵权的时间标准以及“等同特征”的判断标准等是在专利侵权判定中适用等同原则应注意的重要问题。等同原则适用体系应在立法上及适用限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作了原则规定,但仍不尽明确和完善。文章从归责原则、赔偿原则及赔偿数额的确定等三方面对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作了探讨,明确了在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中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坚持补偿性赔偿,赋予权利人赔偿方法的选择权,兼顾举证积极性和合法权利的保护,酌情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16.
针对应用程序商店存在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分析并对比安卓与苹果应用程序商店的商业经营模式,认为两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属性:苹果应用程序商店更接近于网络交易平台,负有审查义务且不适用"避风港"原则,只能构成直接侵权;而安卓应用程序商店属于信息储存空间类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不负有审查义务且适用"避风港"原则,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并存;提出对应用版权的保护不仅要达到版权人、应用程序商店与公众三方之间的利益平衡,更要注重不同性质的应用程序商店在版权保护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衡量一部作品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关键是从客观上认定行为人的侵权行为。要在学术论文侵权案中确认行为人的侵权行为 ,应当依据“表达和思想融合”的理论 ,将学术论文的表达分为受保护的表达和不受保护的表达 ,同时 ,考虑到著作权法的法律实质 ,在非“合理使用”情况下 ,对原告作品中的非“公共领域”思想观点形成保护 ,以保护原文作者的人身权利。在确定了被保护范围以后 ,经过分析、过滤、比较三步骤进行实质相似认定 ,以认定行为人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8.
电子游戏经历了早期的成型期、发展期后,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步入“网络游戏”时代。成型期及发展期的电子游戏以单机游戏为主,玩家对游戏的参与度有限。早期司法案例在确认电子游戏“视听显示”独立于计算机程序受到著作权保护的同时,坚持游戏视听显示的作品性质不因玩家的参与而改变。传统电子游戏玩家只是游戏的“被动使用者”。网络游戏时代的玩家乘MOD流行之势,加深了对游戏的参与度,开始兼具“游戏开发者”身份。无论一般的MOD,还是“完全修改版”MOD,只要能通过思想/表达二分法、独创性检测,达到作品标准,玩家就不应只是普通消费者,应凭其创作活动取得“作者”身份,得享著作权。  相似文献   

19.
传统手工艺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近年不断面临知识产权争议及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从传统手工艺品之"工"与"艺"的二元审美结构入手,探讨"思想与表达二分法"理论适用于传统手工艺品保护面临的局限性问题.从知识产权功能性与功利性相协调角度,分析破解传统手工艺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之法制对策,包括重新审视其"独创性"判断基准,明确其二元审美结构,从而完善著作权许可使用制度,厘清其在先作品许可使用权的合理边界;改造其著作权行政管理与司法审判制度,完善有关传统手工艺品的知识产权集中运用与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新《环境保护法》第64条规定生态破坏责任适用《侵权责任法》,但《侵权责任法》没有明确规定生态破坏责任适用何种归责原则.生态破坏责任适用严格责任原则或是过错责任原则,抑或二者并列适用,学界存有争议;而司法实践由于欠缺明确的依据,也陷入案情相似但处理结果大相径庭的困境.生态破坏具有“危险性”,符合严格责任归责原则依据,应按《侵权责任法》第2条和第7条规定,在足够有效的立法层次上制定环境侵权特别法,明确规定生态破坏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