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和日语都是色彩名称很丰富的语言 ,而且由于人类文化的共性 ,两种语言对颜色的表达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但是 ,由于各自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对颜色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 ,并且这些差异充分体现在了颜色词的表现和使用上。本文拟从颜色词的结构、对颜色的认定、联想和表达等方面入手 ,对汉日语颜色词及中日两国的色彩意识进行对比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这是反序词形成的一大前提。通过对汉日之间存在的反序词从词义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为汉日同形词及日语汉字词的研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并有利于促进中日两国语言的准确传达与交流;对两国语言教育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两国语言之间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在语言的具体应用中,汉语有副词,日语也有副词。从副词修饰的对象看,汉语和日语的副词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汉日语语法结构的不同,其副词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从副词的性质特征、语法功能等方面对汉日语副词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汉日语副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和日语中存在很多意思相近、用法相同的同形词,给语言相互的交流、学习提供了方便。但不留意的话就会掉入同形词的陷阱,使人们在交流中产生各种误解,严重的甚至引起摩擦。因此,中日同形词的对照研究对排除文化障碍也有意义。以中日同形词“先生”为例,对其在两种语言中的词义、用法、色彩等进行了对照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汉语的“先生”具有不稳定性,词义一再萎缩;2)历史地看在感情色彩方面汉语的“先生”含褒义、贬义、中性,日语的「先生」基本上为褒义;3)语体色彩方面汉语和日语的“先生”相同,都可用于口语和书面;4)汉语的“先生”只是一个称呼词,而日语的「先生」既是称谓又是职业;5)日语“先生”一词增加了“对他人亲密的或带有玩笑的称呼”这一义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日两种语言中五种基本味觉词的对比发现,汉语“甜”的引申义所表示的一般都是积极意义,日语“甘い”则多用于表示消极意义。这与古日语“甘し”有关。而汉日语的酸/酸い、苦/苦い、辣/辛い所表示的引申义则基本相同,都是表示消极意义。并且汉语中“酸”和“苦”的引申用法比日语的多。日汉语基本味觉词引申义的异同与中日两国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古代两国的文明进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动物设喻的成语在日语和汉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同语言中的动物形象所体现的文化色彩或相同或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日语动物成语中的文化色彩和汉语中类似情况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比较,从而揭示了两种语言在动物的联想意义上所反映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省略是日语和汉语中均存在的现象。日汉语言中的成分省略主要包括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等等。日语和汉语的谓语都有省略的情况,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相异点。本文旨在通过日汉谓语省略现象的比较研究来探讨日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的语言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大量地吸收了中国的汉字,对日语语言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到了近代,大量的日源外来词回流至中国,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日趋显著。文章从日源外来词进入我国的时间、我国吸收日源外业词的形式、日源外来词与日语原词相比发生变化,以及它对中国产生影响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因汉语指示词为三分法,日语指示词为二分法,日中指示词相互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日中两国文学作品中指示词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中日指示词机能上的不同,以及日语人称代词没有汉语人称代词使用范围广泛,中日“指示词+时间”的用法所表示的意义有一定差别.这是引起指示词不对应的重要要因.  相似文献   

10.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语的颜色词虽深受古代汉族文化的影响,但也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渊源。闽南话乃古代汉语之活化石,留存着中日交流的种种印痕。本文着重比较两个民族的色彩观与两种语言的颜色词之异同,并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1.
汉语、英语、日语中的色彩词“红”“青(蓝)”“绿”都有丰富的感情隐喻。由于人类有着许多共同的生理现象,从而使得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相同的隐喻;同时又由于文化的差异,这些颜色词在各语言中也有各自独特的隐喻,这里通过对比分析,以揭示它们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2.
色彩词在每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中都必不可少,其具有的独特语言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民族的色彩意识和传统文化。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中日色彩词语及其文化象征义,探究中日两国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语言中的量词由于文化和历史的渊源关系,在使用上存在着有异有同的现象.1.两国的量词汉字、意义及使用范围都是相同的;2.汉字一样,但在使用范围上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3使用范围完全不同;4.汉语中和日语中各自独有的量词等.  相似文献   

14.
对日语中出现的同素逆序汉字词进行多层次分析研究,从形式、意义和用法等方面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对应词进行共时的比较。一方面从共时平面加以统计和比较,揭示其各自特点;另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对日语中的同素逆序汉字词加以考察,厘清了它们的发展脉络。从跨语言比较语言学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日语中同素逆序形式汉字词的来源、概况及其与汉语的相互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表示颜色的词语,它们不仅表示色彩,在不同的语境下还具有多种寓意,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颜色词在汉语中的寓意不一定能被英语中相应的颜色词所表现,本文对含有几种主要颜色汉语词汉译英进行探讨,说明在将颜色词汉译英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颜色词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才能正确地译成英语,使3其在汉语中所具有的文化色彩的英语中得以准确再现。  相似文献   

16.
汉语和日语共同属于汉字文化圈,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国间的词汇交流不断深入,必然会导致中日词汇的相互影响。文章主要以汉语新词语中的日语借词为语料样本,从产生原因、定义、特点、流行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不仅在词汇、语法方面,还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研究汉语新词语中日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对研究当今中日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状况,以及汉语自身特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社会的镜子.中日美三国的语言分别依附于各自的社会文化,又为各自的社会文化服务.由于这三个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异同,三国的语言和语言习惯也就有了差异和相似.本文力图透过这二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对汉语、日语和美国英语三种语言以及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语言习惯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认为只有把握了特定国家中人们的思维模式,才能真正学好该国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和汉语共有的九种基本色彩中,"白"与"黑"是不同于其他七种色彩词(红、绿、黄、蓝、褐、紫、灰)的两个无彩词。这两个词的词义在两种语言中表现出共性和个性特征。本文试从共性和个性角度对它们的词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有助于理解两种语言存在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随着汉外语言比较研究的不断深入,汉语和日语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进展。不过,汉日语言的比较研究刚开始起步,有一些基本问题还需要我们加以讨论和认识,如目的和方法的问题,以汉语还是日语为参照系的问题,如何使比较研究进一步深入的问题,等等。本文将以现代汉日语法的比较研究为主要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一目的和方法汉日语法比较只是汉日两种语言比较的大部分内容。为什么要对汉语语法和日语语  相似文献   

20.
日汉“同形词”的不同之比较范淑玲日汉“同形词”是指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文字表示上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汉字传入日本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成为日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日本人民还借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词汇,有些还被吸收到汉语中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