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闯天下,邂逅美好恋情我今年73岁,出生于地主家庭。母亲是父亲的小老婆,在家庭里没有地位,她感到十分压抑,生下我不到两周岁,就与父亲分道扬镳。母亲没把我带走,父亲在外做生意,一年365  相似文献   

2.
过完中秋就快到重阳节了,对于长年在外忙碌的我来说,这段时间是陪陪父母、尽尽孝道的好时机。当我赶到父母家,父亲正在做饭,母亲在厨房里指导着他怎么做。其实父亲以前很会做饭,现在不是忘了放油就是多加了盐,所以由母亲在旁边指挥。母亲的眼睛还没恢  相似文献   

3.
郭家宁 《新少年》2013,(Z1):60-61
我今年10岁,妈妈总是说我又小又淘气。寒假里,我自己在家,妈妈不放心,就请来了一位"保姆"照顾我,不过,我觉得这个保姆有点儿傻。因为她在我们家白干活,不要钱,还经常给我们家买菜,给我零花钱,你说她傻不傻?这个傻保姆,就是我的姥姥。那天,补习班下了课,姥姥在门口等我。一看见我,她就唠唠叨叨地批评我上课不认真(原来,姥姥一直在外面看着我),总搞小动作。身旁的同学听到后,都向我投来嘲笑的目光,让我觉得很没  相似文献   

4.
杨医师:我是个很孝敬父母的人,兄妹三人里面我最能吃苦、最体贴老人。前几年父亲患病住院直到去世,都是我和爱人、孩子在医院照料,哥哥和姐姐没有出一分钱,也没尽一分力,还惦记着老人的丧葬费。可母亲二话没说,就将家产进行了平分,甚至还瞒着我,悄悄地将我给她的一些零花钱给了  相似文献   

5.
父爱如杉     
《北方人》2006,(7)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去干活。  相似文献   

6.
事功夜静悄悄的,仰望天上的星点,不久便进入梦乡……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我独自蜷缩一团,正在盼望着阳光与温暖,还有明朗的天空。“丁冬、丁冬……”一阵急促的门铃声传入耳中,我去开了门,一个身体扁圆形、衣衫破烂的老婆婆站在我家门前。她见了我,用她沙哑的嗓子哀求道:“孩子,救救我吧!”我觉得很奇怪,便问她:“你是谁呀?怎么我没见过你?”“我,我是你们人类的母亲——地球呀!”“地球,就是那个长满碧绿的草,头戴鲜红的花儿的人,她有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可你像吗?”我又问她。那位老婆婆就哭了起来,她边哭边说:“是的,以前我是很美丽的,我的身…  相似文献   

7.
正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每当忆起母亲的点点滴滴,往事仍历历在目……柴火·炊烟我母亲是童养媳,生了六个孩子,父亲常年在外,全是她一人在家风里来雨里去,把我们拉扯大,一辈子没享到什么福,吃了不少苦。赣中农村有一个靠山很近的地方叫岭口罗村,那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儿长到18岁,后来参军到了部队。无论岁月  相似文献   

8.
宽心谣     
赵朴初 《社区》2002,(3):42-42
我经常在外边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来,肚子里难受极了的时候便先去卫生间里吐一吐,吐过了,难受会好一点。每逢这种时候我就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吃进去再吐出来?但我的应酬总是没完没了。每逢我难受的时候我的母亲总是很生气地说我:“你怎么又喝酒了,又喝酒了。”也仅此而已,母亲从来都不肯多说我什么。但她总想让我在她那里吃点儿什么,或者就让我拿点什么回  相似文献   

9.
晓蓉 《社区》2006,(10)
在我4岁那年夏天,母亲就病逝了。我还恍惚记得母亲去世1年多以后,就有许多亲戚朋友要给刚过30岁的父亲再介绍个女人,但都被父亲回绝了。父亲说:“晓蓉妈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是,她死后女儿有了后妈受气,那事等晓蓉长大再说吧。”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常听人说后妈是世界上最坏的女人,心毒如蝎,一旦有了后妈,父亲的感情铁定要倾斜。我便时刻提高警惕,严防别有用心的人乘虚而入,不但毫不客气地撵走那些前来说媒、可能置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有时还跟踪父亲,严密监视,一旦发觉蛛丝马迹就哭闹耍泼,搅得父亲束手无策,几天都不得安宁。10岁那年,在…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人》2006,(3)
给母亲打电话的时候,我听出来母亲的声音很不自然,好像是在极力控制着不让自己哭。但最终她还是哭了出来:“回来看看吧,孩子。和自己的父亲有什么深仇大恨呢?你惩罚了他五年还不够吗?”五年了,一转限就五年了。五年前离家出走的那一幕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现。1高中毕业后,我没有考上大学,也没有找到工作,一直在家里闲着,偶尔还  相似文献   

11.
唐如山从国外回来探亲。唐如山出去有五年了,在国外经商,生意做得还不错。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准备到医院探望生病住院的父亲。在国外的时候,就经常在电话里听到母亲及弟妹们抱怨父亲越来越固执了,根本就听不进别人一句话。有一次母亲在电话里哭诉说父亲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唐如  相似文献   

12.
姐姐     
正母亲走的时候,她12岁,父亲给她擦泪,说不怕,还有我。虽然难过,但真的不怕了,父亲大山一样强壮的存在,让她心里很踏实。可,父亲也病倒了,在她读大一的冬天。那个夜晚的寒冷,足以让她终生铭记,凛冽的寒风,像无情的小小野兽,撕咬着她的脸——怎么办?给父亲治病要花钱,可他们家并不富裕,姐姐的婚期将至……除了退学,她似乎没别的路可走。她泪流满面,在天寒地冻的校园里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手机再一次响了,还是姐姐,轻声安慰着哭泣的她,让她放心,她已和未婚夫商量好,去婆家办完婚礼他们就搬回娘家住,一起照顾  相似文献   

13.
改嫁     
我8岁上没有了父亲,第二年母亲执意要改嫁,她向男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带上我。然而我认为母亲再嫁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死活不肯跟母亲到继父家中。母亲没有法子,只好含泪把我托付给我的二叔二婶,自己一人到了继父家中。母亲改嫁后,常回来给我送新衣服和好吃的东西,可我不但不穿不吃,而且一见到母亲回来就躲起来不肯见她。二叔二婶家并不富裕,可供我上学读书却不遗余力,我很顺利地考进了大学。大学三年级时,我回家探亲,二叔告诉我:你母亲中风瘫在了床上,你得去看看。二叔往常没少催我去看母亲,总是说她有病,这回没准又是在哄我。我很冷漠…  相似文献   

14.
史蒂夫是独生子,自从父亲去世后,史蒂夫便和母亲相依为命。史蒂夫从美国休斯敦大学毕业后,在加州开了家小公司,生意还不错。本来想将住在加州乡下的母亲接到加州城里来住,但母亲又舍不得离开她跟父亲一起住过的房子。因为忙碌,史蒂夫有时一个月才回一趟乡下,去看望母亲。有一次,史蒂夫刚将汽车停在院子里,还未进家门,便听到了母亲的说话声。母亲在跟谁说话呢?一向喜欢独处的母亲,可是很少跟别人来往的。史蒂夫悄悄地走进家门。发现母亲在跟一只猫说话:“安娜,快将这些奶酪吃完,那里还有很多面包呢。”  相似文献   

15.
陪伴母亲     
吃了晚饭,陪着母亲出来散步。在落日的余晖里,母亲的脸安详而红润。这么多年了,仿佛是第一次这么近、这么仔细、这么认真地看母亲。母亲老了,岁月的消磨和疾病的困扰,让她的身体那么快就衰老下来。她的头发变白了,变少了,没有了年轻时的光泽。 一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我停下来,很小心地替她整理好,然后把她领口的扣子系上。我看着母亲,她的眼睛依然清澈透明,神态里还保持着一直让我颇感亲切的优雅。我们  相似文献   

16.
唐风 《山西老年》2012,(10):27-27
母亲年逾七旬,我也已至不惑之年,可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也许自己在兄弟姊妹中最小吧,母亲总爱当着我的面唠叨。结婚以前我总嫌她烦,有时母子俩谈不上一会儿就不欢而散,顶撞母亲几句也是常有的事。现在自己的儿子也上了学,才发觉母亲的话总是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母亲勤劳、宽容、善良、节俭、大方。说她既节俭又大方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她的节俭体现在对自己,在我们姐弟几个没成家之前我没见过她给自己添置什么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总要先紧父亲和我们;而对外面的人她总是很大方,记得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紧张,但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妈妈总是尽自己的所能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客人。我们几个孩子怕大人吃了属于我们的好东西,有时就会向妈妈提出抗议,可妈妈总说“有手不打上门客”“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之类的“格言”。  相似文献   

17.
那天,我刚到家。妹妹打电话来,她哭了,哭得很伤心。我忙问她怎么了。她哭着说:"今天学校生活课老师做调查问卷,要求回答父母的生日和他们的喜好,我一项也没答出来……"放下电话,忽然想起,我也是大致知道母亲的生日在三月,而具体的日期并不晓得。父亲的生日呢?根本不知道。不知怎的,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前,每次外出旅游我都很高兴,看到美丽的风景总会不由自主想起仍在老家务农的母亲,母亲年逾花甲至今没见过火车,更不要说祖国的好山好景了,每每想到这里,我总感觉很是愧对母亲。母亲3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四女一子,我是家中的长女,当时也不过18岁。如今,我也到了年过不惑近知天命的年龄,于是我决定趁母亲身体还行带母亲去旅游,让足不出户的她也看看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光阴似箭,母亲离开我们一晃就8年了。然而,母亲慈祥的面容依然那么亲切,音容笑貌也历历在目,使我久久难以忘怀……母亲是一个性格很刚强的人,她19岁嫁给父亲,25岁时父亲为革命牺牲,那时我还不到2岁。面对当时孤儿寡母的家境,母亲独力难支,想带上儿子嫁人,但本家族人不依,说要嫁人可以,得把孩子留下,他是翟家的后代,翟家不能断了香火。我母亲舍不得把我留给本家,怕我受罪,说要遵循  相似文献   

20.
母亲年龄大了,就爱唠叨两件事:一是父亲,二是盆景。唠叨父亲是数落父亲的缺点;唠叨盆景是责怪盆景不给她争气,她那么不辞辛劳地养护,盆景却时不时回报她几片黄叶。有一次,为了讨母亲高兴,我顺着母亲的意思说:是啊,父亲年轻时不顾家,又很粗心,而且脾气暴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