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偏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的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洗脑’课”、“政治说教课”或“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课”;二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缺乏学术含量的“水课”或没什么实用性的“虚课”;三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的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可有可无的“副课”或社会主义中国的“专利课”;四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是一门失败的课程,或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妨害学生的思想自由。对这些认知偏见进行深入地回应和驳斥,对于重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信力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鲁迅前期思想估价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鲁迅前期的主导思想是“进化论”;有的同志认为是“社会革命论”;有的同志认为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民主主义”,不同意说是“进化论”。二、关于“国民性”问题 (1)国民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不少同志认为鲁迅所谓国民性就是民族性,就是斯大林所说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民族的心理素质或精神状态。也有同志认为鲁迅的国民性并非民族性,鲁迅在不同文章中谈到国民性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王张江姚“四人帮”打着批“利润挂帅”的幌子,疯狂反对和破坏社会主义积累,妄图搞乱人们的思想,搞空社会主义的家底,搞垮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这是他们篡党夺权的一大政治阴谋,必须予以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劳动产品超出维持劳动的费用而形成的剩余,以及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从这种剩余中的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继续发展的基础。”(恩格斯:《反杜林论》第191页)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明确地指出:“要建设,就要资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05页)因此,要扩大  相似文献   

4.
“言”和“意”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对美学范畴,其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文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言”和“意”的关系主要是指语言能否准确无误地描绘社会生活或自然景观,表达作家的主观意图或思想情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开始就存在着分歧:儒家认为“言能尽意”,道家却认为“言不尽意”。魏晋至唐宋的理论家也各执一端,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虚实、形神、意境等重要理论命题。本文认为“言”“意”关系的实质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并且与虚实关系、形神关系、意境关系同根异脉,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5.
1 最近几年,人们在进行中西美学思想比较时,常把“和”作为中国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我觉得,笼统地谈“和”,并不能说明中西美学思想的差异。中西方的古典美学思想,虽然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强调“和”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西方自毕达哥拉斯起就认为,美体现着合理的或理想的数量关系,美的本质就是数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自然是最初的和谐,艺术摹仿自然以造成新的和谐。亚里斯多德则认为“美与不美的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古希腊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和谐静穆,这一点在文克尔曼·莱辛那里得到首肯,也为后代艺术家所公认。我认为,要区别中西美学思想和艺术的异同,不仅在于指出“和”是中国美学思想和艺术的特点,还应历史地具体地指出古代中国所谈的“和”的特点,考察“和”的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振铎先生在《司马迁的‘成一家之言’新解》(见贵州社会科学·文史哲版》一九八五年第五期以下简称《新解》,引文不另注)一文中,在列举过去许多学者把司马迁的思想归结为或“受道家思想影响”,或直称其“尊崇儒家”,或“尊崇道家”,或“既重道家也重儒家”等看法后,论述说司马迁的思想既不属于道家,也不属于儒家,更不属于杂家。据此,《新解》明确认为:司马迁的思想,根本不属于先秦学术思想体系中的儒、道、墨、法、名、阴阳等六家中的任何一家,“而应该把他当作两汉时期新出现的史家”。甚至说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悲剧戏剧的主导观念,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命运”或“正义”,因为它们都很难与古希腊悲剧文本完全契合,而是“和谐”,它表现为思想内容上的和谐社会观、民主政治观和中庸哲学思想,以及艺术上的和谐、中庸、静穆风格。这源于古希腊的和谐美学观、多神主义宗教思想和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和谐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校史文献考证,意于廓清西北大学100多年来依托西北兴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认为关中—陕西—西北—西部—全国—世界的互逆循环过程或关系,表现了这种进化轨迹,尤其是其中作为“根”、“根据地”和“立足地”的陕西最为重要。这一思想,在清末酝酿,在民初大致成熟,在抗战时期得以实践和发展,建国以来有反复和调整,并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传统技术观认为,技术只是一种运载物质或信息的工具,它并不能决定或改变它所运载的东西。麦克卢汉认为,这种技术观遮蔽了技术的本质特征。他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思想,认为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远远大于技术所负载、传递给人们的具体信息内容;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任何发明或技术都是人类躯体的延伸或自我截除;并最早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即电子技术将被拼音字母和印刷术所分割的世界“重新部落化”,使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麦克卢汉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人与技术的真实关系,拓展了技术研究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态度。既有认为它是集古代文明大成,主张全面肯定的,也有只看到它的短处,主张抛弃它而“全盘西化”的。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际,在中国改革的关键时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则变得更加纷乱复杂。对此,我国著名教育家、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中国孔子研究基金会会长匡亚明指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既有消极因素,例如君主专制思想、封建宗法思想、迷信落后思想等,又有积极因素,例如“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思想,因此,简单地加以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对的;一知半解,信口开河或裹足不前、漠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对玄学本体论提出批评 ,肯定佛教“般若绝境” ,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刘勰思想是“以佛统儒”。其实刘勰所否定的是将“无”或“有”绝对化 ,并未全盘否定玄学本体论 ,王弼本体论则为《文心雕龙》所本。刘勰从本体论角度肯定“般若绝境” ,认为般若学与王弼本体论相同 ,立论允当 ,能“诣正理”。因此 ,“以佛统儒”说是误解其所据的结果 ,与刘勰思想实际不合。  相似文献   

12.
科学理性的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蒂芬·霍金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奇点证明”和“虚时间假说”是新的世纪之交物理学和宇宙学最重要的成就。奇点预言了时间的起点和终结,那是科学规律失去规定性的地方,而虚时间假说却又否定时空奇点,试图在量子不确定的前提下重新恢复科学预见性,这使得霍金的科学思想极富思辨特质。借助思辨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关“世界”、“时间”、“存在”的思想对霍金思想的思辨特质敞开一种可能的理解或说理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主要传统在“社会科学哲学”中,可以区分两种主要的思想传统。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社会科学具有与自然科学相同的基本逻辑特征。他们所坚持的传统可以称为实证主义的。值得一提的是,“实证主义”或“实证主义的”传统,并非只是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有着全面的逻辑统一,而且坚持一种特殊的科学观。科学被认为是对社会现实或自然实在的某一给定领域进行“中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基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对研究对象的已有认识存在或泛化或狭窄的问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认为这一提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使研究对象的范围更为明确,能体现理论的严谨性,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政治性本质。并围绕思想价值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过程的规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包含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政治运动和反对封建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运动两个方面的内容。政治上五四反帝运动的爱国主义性质,众论一致。而对于思想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爱同主义性质,则往往被忽视或不承认。例如有论者说:“五四运动,既是爱国运动,又是文化运动,两者相辅相成。文化运动为爱国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爱国运动又推动了文化运动的发展。”作者在此至少是忽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爱国主义性质。又如,去年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在关于“五·四”精神(实际上是专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五·四”精神是“民主”与“科学”,有的认为是“批判”;也有的认为是  相似文献   

16.
关于鲁迅思想发展过程,有一种传统的看法:就是把一九二七(或二八)年以前的鲁迅,笼统地看作“前期”或“早期”,忽视和否认五四时期鲁迅思想的重大发展,同时又忽视从五四到一九二七年间鲁迅思想发展的具体“径路”。把进化论思想看作是五四以前,甚至是一九二七年以前鲁迅的“基本”或“核心”思想。恩格斯曾经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上述传统看法,也正是鲁迅思想发展研究工作中的一种惰性力,它紧紧地束缚了我们的头脑。但是说从五四时期开始鲁迅就已经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了,我们认为这也不符合鲁迅思想的实际的。关于鲁迅早期(五四以前)思想,我们已在(《鲁迅早期思想简论》·里提出了粗浅的看法。现在我们再具体探索一下从五四到一九二七年这一历史时期鲁迅思想的“变迁的径路”。  相似文献   

17.
孔子“和”的思想与其关于“人”的思想密不可分。本文认为 ,孔子的“人学”思想虽没有摆脱严格的等级规范 ,但尊重人的观念已提到相当高度 ,孔子“人学”思想全面地把握人的本质 ,高扬了个体人格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并且认为自然美与社会美都是个体生命充足、完满、和谐发展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18.
许抗生认为,《淮南子》十分重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无为”进行了界定,明确区分了“无为”与“有为”,发展了先秦道家的“无为”学说。刘康德认为,《淮南子》的治国理论强调天、人、器物三要素的作用,只有做到顺应自然、因循法度、发扬人的优良品性,才能治理好国家。金春峰认为,《淮南子.主术训》吸收了韩非的“法”、“术”、“势”的思想,发挥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先秦儒家、道家、法家“内圣外王”思想的继承。陈广忠认为,《淮南子》阐述了纳“异”而国治、谀“同”而败亡的道理,提出了“同”、“异”互补的治国思想,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确认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费尔巴哈派”阶段是马克思“从前的哲学信仰”之一,马克思此时崇拜费尔巴哈,深受其影响,其间的著作,虽有自己的创造,但总体上还是处于费尔巴哈的影响之下,还没有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我们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理解为辩证的唯物主义或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哲学或人道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20.
依传统观点,中世纪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黑暗世纪”,其理由在于它中断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科学思想,直到“意大利文艺复兴”从阿拉伯世界移译古希腊圣哲的经典。根据大量文献考察认为,鼎盛于公元4世纪至5世纪间的波修斯就开启了旨在按“七艺”格局将希腊经典特别是亚里士多德著述进行重建的“计划”,于是“七艺”成为基督教学校的基本教程,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基督教对上帝的理解特别是神学论证,成为中世纪知识积累的母体和科学革命的温床。波修斯是西方科学思想从古希腊延续到中世纪的文化英雄,不了解波修斯很有可能误解西方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思想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