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东汉对羌族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汉武帝设河西四郡,隔绝羌胡获得成功之后,在沉重打击了匈奴军事气焰的同时,也引发了汉朝同西羌的正面冲突。因之,在西汉时期就爆发大规模的羌汉战争。西汉政府在取得对羌战争的胜利后,设金城属国以处置内徙、降附的羌民。这一统治方式,对保障西汉时期西北边疆的长期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东汉建立后,一方面,大批羌民聚居于东汉边郡境内,受东汉政府的直接统治,另一方面,塞外羌人部落仍判服不常,并煽诱内附芜人反抗东汉政府。这一时期,羌族已发展成为西北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且随着匈奴军事力量的逐渐衰落,羌汉关系在西北民族关系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处理羌族事务成为关乎国家治乱兴衰的头等大事。因此,对羌政策成为东汉西北民族政策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设护羌校尉领护西羌 以河湟为中心的西羌地区,是羌人活动的根本之地,因此保证这一地区的稳定,是保证东汉西北边郡安定的关健。东汉初,隗嚣割据陇右,联络西羌豪酋,对抗东汉政府。隗嚣灭亡后,西羌豪酋并未屈服,“先零与诸种勾结,复寇金城、陇西”,严重威胁东汉西北地区的安定。建武十年(34),东汉政府派来歙率盖延、刘尚与马援等进击西羌于金城、大规模羌汉战争爆发。从建武十年至十三年(34—37),来歙,马援等先后平定了金城、陇西的先  相似文献   

2.
<正> 东汉时期,特别是在其中晚期,居住在东汉帝国境内的东,西羌以及塞外西羌曾同东汉王朝进行长期而激烈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寇敌略定矣,而汉祚亦衰焉。”(《后汉书·西羌传》)对于羌汉战争的性质,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是羌族人民反对东汉王朝的起义,当然,不同观点的争论也时有发生。近来,张大可同志在《东汉时期的安羌名将——凉州三明》(载《西北史地》1982年第2期)一文中,对羌汉战争的性质又提出了另外的见解。他认为;连绵不断的羌汉战争是塞外“西羌”侵边的“羌祸”,而不能简单地用羌人起义来概括。他对于其中影响较大的安顺二帝时期的东羌暴动,虽也予以肯定,指出由于当时东汉王朝政治黑暗,“羌人的起义是被迫的,他们的反抗是正  相似文献   

3.
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高荣羌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卜辞中就有很多的记载。我国许多古籍把羌族与华夏族并列,甚至认为二者同源异流。两汉时期,随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密切。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后,以河湟为中心的羌族...  相似文献   

4.
莫一大王是神话人物,也是传说人物,是壮族人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象征,也是壮族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十七世幻四十年代,清朝贵族侵入关内开始建立其残酷的民族牢狱统治后,曾遇到以汉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坚强反抗。1647年,广东人民和国内许多地方的人民一样,在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王兴、赖其肖等领导下,也掀起过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毛主席说:“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来解除这种压迫”。广东人民的抗清斗争,正是具有这种反侵略、反奴役的性质,因此有加以探索的必要。本文拟就当时形势与广东人民抗清斗争所起的作用以及几个领导人物的评价等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以备史学界进一步研究上述诸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起点,也是近代和现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起点。在这一年中,帝国主义强盗开始大规模地侵入中国。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互相勾结以压迫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其中以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从此,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自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这短短的六、七年中,中国人民就连续地举行过反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战争、反对英法联军侵略的战争、反对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的太平天国战争、反对法国侵略的战争、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和反对八国联军的战争。中国人同每一个侵略中  相似文献   

7.
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浪花,日夜汹涌不断地拍击着西南亚洲和北部非洲的海岸,中东大陆上的空气又在爆炸,在沸腾。显然,阿拉伯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熊熊烈火又冲起了一阵壮丽的和日益炽烈的火炎。他们争取独立的斗争已转入了一个新阶段。全世界人民的注意中心早已转向中东。中东地区在最近几年来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地区之一,进步的和反动的,争取独立的和坚持殖民压迫的,和平的和战争的矛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各族人民一起陷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阶级的双重压迫之下。生活在蒙古地区的蒙汉各族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尤为深重。当时,尽管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依然存在,但是,共同的民族命运和斗争事业将各族人民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意识,唤起了他们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觉悟。这是近代蒙汉各民族关系发展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人民之间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其缔造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当其处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存在阶级压迫,也存在民族压迫,因此引起了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甚至为了争夺国家统治权而导致国内民族战争.历史上这些民族矛盾冲突和武装对抗,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民族关系恶化,对各族人民来说都是不幸的事件.明末清初,就是出现民族不幸事件比较突出的一个时期.为了争夺全国统治权,明、清两个封建王朝和农民起义军之间,交错地展开军事对抗.其结果是:满族贵族建立的清王朝,镇压了农民起义,取得了中央政权;随即扫荡南明势力,消灭农民军余部,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清朝统治者在征服战争的过程中,对于敢于反抗的汉族军民,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勒令汉族人民剃发易服,肆行圈地,颁布逃人、投充等法令,推行了一系列民族高压政策,使广大汉族人民蒙受屈辱和灾难,从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诗文的核心思想及艺术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诗文的核心思想及艺术特色曾宪就梁启超的一生,是爱国革新的一生。他生活在晚清,那个年代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加紧进行侵略和掠夺,封建专制主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年代。在广大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影响下,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梁启...  相似文献   

11.
近现代的中国历史 ,是一部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民主自由而英勇抗争的光辉篇章。作为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革命运动 ,在她近百年轰轰烈烈的斗争中 ,不仅创造着少数民族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剥削压迫的民族精神 ,同时也充分反映出少数民族人民不断探索革命道路、追寻革命真理的艰辛历程。百余年来 ,少数民族革命运动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 ,从单一领域逐步走向社会各个层面 ,从民族性的斗争逐步走向政治上的觉醒 ,走向阶级的革命 ,并最终将其自觉地汇入到整个中国人民的民主革命洪流之中 ,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反…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与共产党(五十六)历史提出的问题,只有在历史中、也只能由历史本身做出回答。要问像苏共这样一度强大的党都已经失去执政地位而为什么共产党还有存在的必要,最简单的答案是:因为存在西方全球化和全球人民从这种资本主义全球压迫中解放出来进行属于自己的历史创造的必然要求。西方全球化从其出现就在被压迫、被剥削的民族和阶级中制造着反对者。资产阶级进行着自身的、同时进行着自己掘墓人即无产阶级的再生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为追求阶级解放而进行的斗争的产物,是人类为摆脱剥削制度压迫特别是资本主义灾难而进行的斗争的产物,是人…  相似文献   

13.
羌族是我国各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和绵阳市的北川县,是目前国内羌族的主要聚居区;近年来在贵州的石阡县和江口县,也发现有近千人的羌族居民。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羌族的研究,四川省民族学会于1990年11月17日(农历年十月初一日)传统的羌历年之际,与理汶茂北四县庆祝羌历年暨  相似文献   

14.
羌族原始宗教遗俗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宗教在中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渗透于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制约着各民族的进步和繁荣。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目前主要聚居于四川省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北川县等地,90年代初共有20余万人。历史上,羌族与中国西南、西北许多民族有渊源关系,羌族原始宗教也与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同时,也有自己的显著特点。羌族原始宗教遗俗对羌族社会还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一)本世纪50年代以前,羌族虽然受到佛教和道教的一些影响,但多数羌人仍然普遍信仰原始宗教。羌族原始宗教最…  相似文献   

15.
从秦汉时期到鸦片战争,壮族社会战争频繁。有本民族内部的战争,有本民族与封建王朝之间的战争,也有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战争。壮族人民从无数次战争中,逐步总结出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战略战术,它们是壮族人民实际战争经验的总结,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观点。产生于宋代的侬智高兵法,形成于明代的岑家兵法,就是壮族古代战略战术和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羌族碉楼建筑文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发展中,先民族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羌族人民在发展与生存中创建的碉楼建筑(邓笼),不仅丰富了中华建筑文化,而且对藏族等兄弟民族的建筑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要研究藏族建筑艺术,笔者认为就必须研究羌族建筑风格。遂成拙文,以期抛砖引玉。羌族自古以垒石建碉楼,其建筑艺术独特而精湛。《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冉驶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汉山郡……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十余文,为邓笼”。“邓笼”为羌语,意为绸楼。…  相似文献   

17.
二、唐与吐蕃 河西、陇右没入吐蕃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出自我国古老的羌族。羌族最初居住在青海一带。东汉以来,羌族先后进入西藏,广阔遥远的中国西部,从此逐渐得到开发,这是羌族对祖国的重大贡献。唐时吐蕃兴起,分立的小政权合并成统一的大政权,尤其是社会发展中的光辉标志。中国西部出现吐蕃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王小平 《天府新论》2006,(3):122-127
近代的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的入侵,给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凌辱的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创伤,激起了国人强烈的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和救亡的焦虑。如果说五四运动是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的意识激发下挽救民族危亡、渴望国家富强的政治斗争的预演,那末,抗日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理论陈立旭帝国主义压迫和中国反动政权压迫,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各民族的繁荣幸福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是中国各民族走向繁荣幸福的基本条件。实现中国各民族人民的解放包括两方面的任务:第一,消除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剥...  相似文献   

20.
小说创作理论的艺术辩证法,是毛宗岗《三国演义》评论的一个突出成就。 《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斗争,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都是矛盾着的现象。”因而战争也就充满了辩证法,比日常生活更加鲜明地显示着辩证法规律的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